2016 年度內部控制評價報告 共7頁 北京中關村科技發展(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2016 年度內部控制評價報告 北京中關村科技發展(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全體股東: 根據《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及其配套指引的規定和其他內部控制監管要 求(以下簡稱企業內部控制規范體系),結合本公司(以下簡稱公司)內部控制 制度和評價辦法,在內部控制日常監督和專項監督的基礎上,我們對公司2016 年12月31日(內部控制評價報告基準日)的內部控制有效性進行了評價。 一、重要聲明 按照企業內部控制規范體系的規定,建立健全和有效實施內部控制,評價其 有效性,并如實披露內部控制評價報告是公司董事會的責任。監事會對董事會建 立和實施內部控制進行監督。經理層負責組織領導企業內部控制的日常運行。公 司董事會、監事會及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保證本報告內容不存在任何虛假 記載、誤導性陳述或重大遺漏,并對報告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完整性承擔個 別及連帶法律責任。 公司內部控制的目標是合理保證經營管理合法合規、資產安全、財務報告及 相關信息真實完整,提高經營效率和效果,促進實現發展戰略。由于內部控制存 在的固有局限性,故僅能為實現上述目標提供合理保證。此外,由于情況的變化 可能導致內部控制變得不恰當,或對控制政策和程序遵循的程度降低,根據內部 控制評價結果推測未來內部控制的有效性具有一定的風險。 二、內部控制評價結論 根據公司財務報告內部控制重大缺陷的認定情況,于內部控制評價報告基準 日,不存在財務報告內部控制重大缺陷,董事會認為,公司已按照企業內部控制 規范體系和相關規定的要求在所有重大方面保持了有效的財務報告內部控制。 根據公司非財務報告內部控制重大缺陷認定情況,于內部控制評價報告基準 日,公司未發現非財務報告內部控制重大缺陷。 自內部控制評價報告基準日至內部控制評價報告發出日之間未發生影響內 部控制有效性評價結論的因素。 2016 年度內部控制評價報告 共7頁 三、內部控制評價工作情況 (一) 內部控制評價范圍 公司按照風險導向原則確定納入評價范圍的主要單位、業務和事項以及高風 險領域。 1、納入評價范圍的主要單位 母公司:北京中關村科技發展(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醫藥業務:北京中關村四環醫藥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包含:北京華素、海南 華素、山東華素、蘇雅醫藥) 房地產開發及建筑業務:哈爾濱中關村開發建設有限責任公司、北京中實混 凝土有限責任公司、山東中關村醫藥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北京美侖房地產開發有 限責任公司 其他業務:重慶海德實業有限公司、北京中科泰和物業服務有限公司、北京 中關村科貿電子城有限公司、北京中關村青年科技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北京中關 村數據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四通國際科技商城物業公司 公司于2016年1月完成對多多藥業有限公司的股權收購,并將其納入公司財 務報表合并范圍,公司按內部控制的要求對其內部控制進行了整改完善,但需執 行一定時間穩定后才能正確評價。按照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發布的《上市公 司實施企業內部控制規范體系監管問題解答》(2011年第1期,總1期)的相關豁免 規定,本年未將多多藥業有限公司納入內部控制自我評價范圍。 納入評價范圍單位資產總額占公司合并財務報表資產總額的89.52%,營業收 入合計占公司合并財務報表營業收入總額的82.82%。 2、納入評價范圍的主要業務和事項 納入評價范圍的主要業務和事項包括:公司層面控制、流程層面控制和信息 系統控制三個方面。包含內部環境、風險評估、財務報表關賬及披露管理、銷售 管理、采購管理、工程管理、研究與開發管理、存貨管理、固定資產管理、融資 管理、稅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資金管理、費用報銷、全面預算、合同管理、 關聯交易、對控股子公司的管理、重大投資、對外擔保、信息與溝通、信息系統、 內部監督等。 3、重點關注的高風險領域 2016 年度內部控制評價報告 共7頁 公司通過開展年度風險評估工作,確定了內控重點關注的高風險領域:競爭 風險、現金流風險、銷售管理風險、合規風險、并購重組風險。 (1)競爭風險 主要包括:與同行業或有產品替代性企業進行競爭的風險。 應對策略:風險降低、風險承受 主要控制措施:建立合理的競爭對手信息收集與分析機制,擬定應對策略 以防范競爭對手沖擊;充分重視產品/服務技術研發,加強知識產權保護;關注 市場環境變化,對于行業及產品相關的政策法規變動及時給予反應,根據產品及 服務銷售需要合理分配支持資金;優化人力資源結構,促進公司人力資源的良性 循環。 (2)現金流風險 主要包括:融資風險、債務管理風險、應收/預付賬款管理風險等可能造成 企業資金短缺的風險。 應對策略:降低風險。 控制措施:加強應收賬款管理,縮短現金周轉周期;建立預算差別化管理內 部政策;加強融資前可行性研究;建立風險預測體系,利用財務信息平臺的數據 對公司整體財務狀況實時監控。 (3)銷售管理風險 主要包括:銷售業務中營銷體系、銷售渠道、銷售模式、市場定位、銷售策 略等風險。 應對策略:降低風險 控制措施:完善營銷體系;結合產品的特性選擇企業銷售模式,拓展產品銷 售渠道;對目標市場進行細分,準確進行市場定位;及時根據企業內外部環境變 化調整營銷策略。 (4)合規風險 主要包括:違反外部法律、法規、監管要求、企業內部規章制度的風險。 應對策略:降低風險 控制措施:研究監管要求,跟進監管變化,采取及時準確的應對措施;依據 法規及企業授權對規章制度進行審核、對“三重一大”決策進行評估。 2016 年度內部控制評價報告 共7頁 (5)并購重組風險 主要包括:資產估值與定價風險、盡職調查風險、執行與整合風險等企業并 購重組活動中的風險。 應對策略:降低風險。 控制措施:制訂符合企業發展戰略的并購重組規劃;嚴格進行并購對象的篩 選及溝通;注重盡職調查,準確評估目標企業價值;選擇有利的并購支付方式, 設計合理的融資方案;重視并購后對目標企業文化的整合;充分發揮中介機構在 并購中的作用。 上述納入評價范圍的單位、業務和事項以及高風險領域涵蓋了公司經營管 理的主要方面,不存在重大遺漏。 (二)內部控制評價工作依據及內部控制缺陷認定標準 公司依據《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企業內部控制評價指引》、公司內控 自評管理辦法和內控自評手冊組織開展內部控制評價工作。 公司董事會根據企業內部控制規范體系對重大缺陷、重要缺陷和一般缺陷的 認定要求,結合公司規模、行業特征、風險偏好和風險承受度等因素,區分財務 報告內部控制和非財務報告內部控制,研究確定了適用于本公司的內部控制缺陷 具體認定標準,并與以前年度保持一致。公司確定的內部控制缺陷認定標準如下: 1.財務報告內部控制缺陷認定標準 公司確定的財務報告內部控制缺陷評價的定量標準如下: 從財務報表的重要性水平來看:是指對公司整體報表總體重要性水平影響 (總體重要性水平指公司上年度經審計的合并財務報表總資產千分之五)。各子 公司根據實際情況確定重要性水平。 一般:潛在錯報金額小于上述總體重要性水平的25%; 重要:潛在錯報金額大于或等于上述總體重要性水平的25%,小于上述 總體重要性水平的75%; 重大:潛在錯報金額大于或等于上述總體重要性水平的75%. 公司確定的財務報告內部控制缺陷評價的定性標準如下: 參考《企業內部控制審計指引》的相關內容,對于某些性質的控制缺陷,即 使其潛在錯報金額小于總體重要性水平的25%,其缺陷的認定結果也應調高,甚 2016 年度內部控制評價報告 共7頁 至視為重大缺陷,如: 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舞弊; 更正已經公布的財務報告; 注冊會計師發現當期財務報告存在重大錯報,而內部控制在運行過程中 未能發現該錯報; 審計委員會和內部審計機構對內部控制的監督無效。 2.非財務報告內部控制缺陷認定標準 公司確定的非財務報告內部控制缺陷評價的定量標準如下: 一般缺陷:缺陷影響小于上一會計年度經審計的合并財務報表總資產萬 分之五以下的; 重要缺陷:缺陷影響介于一般缺陷和重大缺陷之間的; 重大缺陷:缺陷影響大于上一會計年度經審計的合并財務報表總資產千 分之五以上的。 公司確定的非財務報告內部控制缺陷評價的定性標準如下: 參照《財政部解讀“企業內部控制評價指引”》的相關內容,以下跡象通常 表明非財務報告內部控制可能存在重大缺陷: 是否涉及管理層任何舞弊; 是否存在會計基礎缺陷; 是否存在財務報告相關的關鍵信息系統缺陷; 是否對公司的經營管理造成重大影響,例如對以下因素的影響:生產安 全、質量、合規性,以及可能需要高級管理層介入處理; 該項控制與其他控制的相互作用,該項缺陷與其他缺陷之間的相互作用; 控制缺陷在未來可能產生的影響。 (三)內部控制缺陷認定及整改情況 1.財務報告內部控制缺陷認定及整改情況 根據上述財務報告內部控制缺陷的認定標準,報告期內公司不存在財務報告 內部控制重大缺陷、重要缺陷。 2.非財務報告內部控制缺陷認定及整改情況 根據上述非財務報告內部控制缺陷的認定標準,報告期內未發現公司非財務 2016 年度內部控制評價報告 共7頁 報告內部控制重大缺陷、重要缺陷。 四、其他內部控制相關重大事項說明 報告期內,公司對《2015年年度報告》、《2016年第一季度報告》、《2016年半 年度報告》中相關財務數據做出會計差錯更正,但不構成內部控制的缺陷認定, 具體詳見《北京中關村科技發展(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關于會計報表及部分附注 內容的更正公告》(公告編號:2016-090)。 董事長:侯占軍 北京中關村科技發展(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二零一七年四月十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