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愿意花大價錢給手機買個所謂的吉祥號,希冀給自己帶來好運。但一個后五位都是6的吉祥號,卻將原機主吳先生和現機主劉先生等人牽扯到一場官司之中,并沒有達到號碼寓意的六六大順的美好愿景。昨天,一場手機號爭奪的官司在東城法院開審。
事發:手機號碼突然易主
原告吳先生因身在外地,委托律師出庭,而三被告中,關鍵人物王先生也未出庭。吳先生訴稱,他于2001年以200元的價格購買了尾號是五個6的手機號碼,一直正常使用至2008年11月底,突然間號碼無法使用。吳先生隨后從通信公司營業廳了解到,2008年11月25日,王先生在外地一營業廳補辦了手機SIM卡后,隨即在北京的營業廳將機主由吳先生變更為本人。兩天后,王先生又以10.5萬元的價格將該號碼轉戶給崔先生。
去年4月,吳先生提起過一次訴訟,法院判決確認吳先生與王先生之間的過戶無效。雖然有法院判決,但號碼卻已經被王先生再次過戶,吳先生還是未能追回自己的號碼。通信公司認可法院的判決,但是表示自己已盡了合理的注意義務,目前也沒有辦法。吳先生只能將通信公司、王先生和崔先生共同起訴至東城法院,要求判決三被告將號碼返還原告,并賠償經濟損失3000元。
調查:號碼如何轉讓成謎
目前手機號的使用者是劉先生,他在京經商,被吳先生起訴的崔先生是他的姐夫。“當時我托他去辦的手續,就過戶到他頭上了。”劉先生在庭上表示,自己已經實際使用了該手機號兩年多,并不同意將號碼再交給吳先生。
“我不知道這個號碼有問題,要不我就不買了。”劉先生說,使用該號碼后,他也接到過找吳先生的電話,“后來不認識的號碼我都不接了。”劉先生在庭上多次表示,號碼是自己合理合法取得,吳先生和王先生之間的問題跟他無關。雖然王先生并未到庭,但根據法院已查明的事實,王先生將號碼過戶到自己名下時,有一名持有吳先生身份證的人參與,因此通信公司才辦理了手續,但現在發現這名吳先生可能使用的是假身份證。
此案并未當庭宣判。
買賣吉祥號成為產業
吳先生說,2001年,他購買這個后五位都是6的吉祥號碼的費用是200元,但王先生在從所謂的吳先生手中購得該號碼時,已上漲到7.5萬元。崔先生則告訴記者,王先生發短信向他推銷該號碼時,開價12萬元,他砍價后才得以10.5萬元的價格成交。不到7年的時間,一個手機號價格上漲500倍。
“我就喜歡吉祥號,花多少錢我都樂意。”劉先生說,他給妻子、母親都買了吉祥號,至少也要花數千元。記者調查發現,正是像劉先生一樣對吉祥號有喜好的人,促使吉祥號高價買賣的市場生意興隆。尤其是做生意或是從事銷售等工作的人士,更是喜歡多6、多8的吉祥號碼。
其實,相比在通信營業廳中的號碼,買賣吉祥號的商家手中的號碼豐富得多。“我們大約有10萬個號碼,一部分是我們收購的,還有不少是代銷的。”一選號網站的主管說,隨著網購的普及,現在很多人都愿意通過網上選號,買得最多的是叫價500元以下的號碼。而對于為何商家能有如此豐富的號碼資源,主管沒有過多解釋。
吉祥號動輒上萬一個
昨天,在一個商家提供的報價表上看到,尾號是四個6的號碼,標價都在2萬元以上。包括連很多人都不喜歡的四個4相連的號碼,也能賣出2.5萬元的高價。商家在銷售號碼的同時,也在收購號碼,從一名商家口中得知,如果是吳先生這樣的五個6的號碼,商家至少愿意花2萬元收購。
吉祥號也并非都是連續多個6、8,商家還歸納了很多種吉祥方式,例如生日號碼,或是有著諸如168(一路發)等寓意的號碼。銷售人員表示,每月僅停機保號的費用,就是一筆不小的開支,“號碼賣得貴些,你也就不難理解了。”銷售人員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