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中關村賣場 > 正文

壓縮中關村賣場屬過度干預

日期:2011-05-31  來源:新京報
[字體: ]

  近日,海淀區宣布,將要對海龍、鼎好等以電子賣場為主的大廈進行調整,商業面積將要下降到大廈總面積的五成以下,調整規劃上明確表態:禁止小商戶電子產品維修和銷售等低端業態進駐。(據《新京報》)

  蹬著板車賣電腦,曾是中關村一景,正是無數小商人的艱苦創業,帶來了今日中關村的繁榮。雖然中關村賣場的商業信譽和經營方式都出現了一定的問題,但它的商業形態更多地要交給市場去決定,政府可以在管理方面加大力度,畢竟電子賣場的混亂狀況,和管理機構長期缺乏有效的監管不無關系,把改善經營業態當成解決問題的辦法,難免有懶政之嫌,可能是對市場行為的過度干預,會帶來一連串的問題。

  目前,中關村的經營業態是市場自發選擇的結果,其存在自然有其合理性在那里,而且,中關村幾大賣場也是國內IT、數碼行業最敏感的、最活躍的地方。政府部門不能因為其規模小、經營散就歧視之。須知道,如愛國者等知名的品牌,都是從攢電腦起步的。攢電腦的小商人未必不會創造出大品牌。

  另外,政府部門不能違背市場規律,硬按照硅谷、筑波等模式來改造中關村的商業模式。其實,現在中關村網絡、軟件、硬件銷售等產業混搭的模式,也有其獨特的優勢。因為在這里是創意離市場最近的地方。

  中關村的一些電子賣場,盡管的確存在強買強賣、價格欺詐、以次充好等現象,此時應該是職能管理部門“亮劍”,與賣場以及所有攤販一起進行形象自救,而非采取行政手段生硬干預。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中關村社區 版權所有 / 京ICP證05038935號

關于我們 | 廣告招商 | 聯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