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中關村賣場 > 正文

中關村IT賣場從人山人海到門可羅雀

日期:2011-10-20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字體: ]

 從人山人海到門可羅雀的中關村電子賣場,生存越來越難。

  10月17日起,北京海淀區圍繞中關村電子賣場的兩項新政策正式實施。為完成電子賣場空間騰退,引進大品牌入駐,它將實施資金補貼。比如,對建筑面積不低于500平方米的品牌專營店,每店最高補貼500萬元裝修費。

  但這恐怕難以扭轉生存格局。

  冷清背后的政策調整

  說門可羅雀有些過,但原來人聲鼎沸的鼎好和海龍兩大賣場,確實沒了往日榮光。

  前天,《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先后經過海龍19家兜售PC的柜臺,僅一家柜臺有兩名顧客看筆記本,兩名售貨員向記者招呼,其余柜臺售貨員大多聊天、看視頻或玩手機。

  “人比過去少得厲害。”海龍三樓一家筆記本渠道銷售員對記者說。她回憶,以前一個柜臺售貨員至少10人,分別負責現場介紹、拉客、帶人上樓等,最近兩年減少很多,現在20平方米柜臺僅5個人。

  同樣情況出現在鼎好二樓。一家數碼相機渠道商銷售人員說,這兩年數碼產品還可以,能賺錢,尤其是賣蘋果產品,筆記本和臺式機不行了。

  有的賣場已經退出。與海龍和鼎好隔四環路相望的太平洋電腦城,今年6月已停業。除合同到期調整經營范圍外,另一主要因素是賣場業態生意大不如前。

  為改變現狀,政府方面一直加快調整。早在2009年,該區曾發出業態調整通告,打算將空間分為科技金融、科技中介、科技型企業總部、創意產業、新技術新產品交易及展示、配套服務等六大功能區,強調“不鼓勵”電子賣場等業態的發展。

  今年9月16日,海淀區政府又印發兩份文件。一是《促進中關村西區電子市場品牌專營店發展支持辦法(試行)》,二是《給予中關村西區電子市場主辦方資金獎勵支持辦法(試行)》。

  文件希望借助激勵政策吸引更多高端業態入駐賣場。比如,對于引入科技金融、科技企業等類型企業的賣場,給予很高獎勵。對建筑面積不低于500平方米的品牌專營店,給予裝修補貼,標準為實際裝修費的50%,單店最高達500萬元。

  出路艱難

  招商政策誘人,但實際執行可能打折扣。

  海龍、鼎好、E世界三家賣場總面積超過18萬平方米,擁有近3800家商戶,僅靠500平方米品牌展示店,短期不可能填滿空間。

  一位賣場人士對本報算了筆賬。目前電子城一家500平方米以上品牌展示店,平均一年至少要600萬元。其中用戶體驗區、品牌形象與新產品展示區面積要占一半。

  “如果補貼500萬元,意味著裝修費就要超過1000萬元,減去其他面積,再算上租金,剩下的銷售區域恐怕很難賺到足夠多的錢來支撐。”他說。

  此外,政策規定,每個品牌同類產品在該區店面是唯一的,這意味著補貼只給唯一的店鋪。一家賣場的高管對本報表示,如此,哪家經銷商都不敢放棄其他店而死守一家專營店。

  但中關村西區顯然沒有更多選擇。這里的業態已難以適應競爭。已有30年歷史的“電子一條街”,多年過去,已被人冠以“騙子一條街”。近幾年,黑導購、強買強賣、中小企業偷稅漏稅、盜版侵權等情況層出不窮,并曾引發多起暴力事件。

  另一不利因素是,IT大賣場中產品價格不透明正遭遇3C連鎖零售巨頭蘇寧、國美以及3C類電商巨頭京東商城的沖擊。它們一直侵蝕著中關村等全國IT賣場的生存空間。

  一位買家告訴本報,去許多次中關村,環境亂糟糟,還多次挨宰,甚至買到過假貨。現在他已經習慣網購,價格便宜,質量也有相當保證。

  一家電子賣場總經理坦陳,必須適應調整趨勢,但希望政府方面多給一些時間。

  但時間恐怕不多。海淀區政府正加快推進西區產業升級,目前已引入多家大型企業,包括微軟亞洲研究院等。目前,新的小型商戶很難入駐,許多已離開。

  但調整不會一帆風順。電子賣場出租賣場租金可達20元/平方米/天,遠高于5元/平方米/天的寫字樓租賃價格,短期內,如小商家流失過多,大品牌專營店招商不力,賣場將遭遇重大損失。

  中關村電子商會會長魯瑞清表示,問題總有解決辦法,不過目前商戶只能靜觀其變。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中關村社區 版權所有 / 京ICP證05038935號

關于我們 | 廣告招商 | 聯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