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中關村賣場 > 正文

京東打亂中關村價格體系 網購機型被疑偷工減料

日期:2012-05-15  來源:北京晨報
[字體: ]

 價格體系被京東打亂

  進入2012年,劉強東的反對者們心照不宣地對京東商城發起了“總攻”,窮追猛打,一貫張揚的劉強東都來不及一一回應。在他們的眼中,劉強東是“破壞者”、“大話王”,甚至是“騙子”,但是,他們中的大部分人也承認,起碼在眼下,已經搞了8年電子商務的京東商城仍然是一個最重要的對手——頭號“敵人”。

  中關村的小商戶們也不愿再私下抱怨了。不久前,他們圍攻了中關村在線(ZOL)總部,要求其撤掉京東商城投放的廣告,成為“反京東”陣營中最新的成員。作為一個“銷售促進型”的網站,ZOL被認為每天影響著數百萬的IT采購用戶,是最具商業價值的經銷商平臺之一。

  劉強東在微博里披露了這件事,并且提出了建議,稱商戶“沒必要死抱著注定沒落的中關村老路子走到底”。比如可以做維修、上門服務、轉行,“連毛利最低的行業都做過了,你去代理服裝就是小菜一碟!”

  “站著說話不腰疼。”一個中關村商戶認為劉強東的表態只是風涼話,很不以為然。而家電產業專家、帕勒咨詢董事羅清啟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小商戶們阻撓京東廣告投放不近情理,不過風波也反映出京東和中小商戶,甚至很多經銷商、代理商的矛盾已經很深。

  在過去幾年里,京東在3C、數碼領域的快速發展,極大地沖擊了線下零售商戶,中關村商戶的生意更是因此蕭條了很多。

  他們中的很多人曾經是京東的供貨商,“因為廠家不給京東直供,京東商城就從代理商、經銷商手里進貨。經常是京東賣一款手機,要找二三十個經銷商供貨。”一個電商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然而,京東的模式不可避免地帶來了價格混亂,并最終打擊了經銷商。“為了低價流量沖規模,京東自己買來,再賠本賣。比如一臺手機1000元,有人買了你的手機,再賣950元,那誰還會再買你的貨?”羅清啟認為,這是電商發展不可避免的結果。線上不多的市場份額改變了整個零售業的規則,京東在原本一套產品體系嚴格對應一套價格體系的“鐵板”上戳了一個洞。

  傳統家電商發起總攻 “說大話的京東打不了持久戰”

  劉強東在輝煌不再的海龍、鼎好的面前拿出了“高姿態”。但面對一些新進入者,事情就遠沒有那么輕松。

  有5億上網用戶的中國市場已經成為一個高地。在去年,大型家電零售商們紛紛宣布把電子商務提升到戰略高度,在他們眼里,京東是一個強勁對手,但同時也漏洞百出。

  馬云當年與eBay爭奪C2C市場時的口水戰,為淘寶節省了不少廣告費。劉強東發揚了這種高調,但卻被他的反對者們譏諷為“說大話”。劉強東曾稱,京東將在2012年下半年實現盈利,2014年超過國美和蘇寧,五年后,超過淘寶。但至今,京東的銷售規模、資金狀況頻遭質疑。而對于老牌零售商而言,甚至京東拋出的采購大單,都是“靠不住的”。

  京東商城本月宣布了一項3年800億采購額的家電采購計劃,以顯示在獲得廠家直供方面的重大突破。

  “行內人一看就知道,所謂采購意向就是隨便一說,真的能采購那么多?”蘇寧易購市場管理中心常務副總監閔涓清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因為是“信口開河”,京東在這次宣傳時甚至出現很多低級錯誤,“他們合作客戶的名單中出現了伊萊克斯、惠而浦等等,這是絕對不可能的。這兩家與蘇寧都有排他性的獨家供貨合作,后來,京東解釋說是筆誤。”

  無論是蘇寧易購還是國美商城,正在采取同一個策略——把京東拖入一場曠日持久的價格戰。

  國美網上商城品牌負責人于良釧告訴記者,“低價戰會保持常態,畢竟我們在家電市場的年銷售和年采購有超千億的規模,打價格戰根本不吃虧。”

  蘇寧易購的“E18”計劃,有意把每月的18日作為其促銷活動的固定時點,這樣的選擇“別有用心”。“6月18日是京東的店慶日,到時候我們的力度會更大、更狠。”

  閔涓清認為,與天貓相比,京東商城可以說是家電網購的頭號“敵人”,但京東打不了持久戰。“低價打一年,他們打不起。實際上,京東的價格已經下不來了。”他認為,沒有線下龐大的銷售規模,京東的低價只能建立在兩個基礎上,“一是虧損,二是賣殘次機型。”

  蘇寧董事長張近東曾向記者指出價格戰背后真正的邏輯,風投幾億下去了,最后不但沒有掙錢,還需要繼續融資,否則資金鏈就斷裂,“我至今沒有看見過哪個企業能通過這種方式取得最后勝利。”沒有價格優勢,沒有高增長的京東,誰還會對京東一擲千金?

  消費者心生動搖 網購專供機型其實就是偷工減料?

  不過,對于京東商城而言,最可怕的批評聲可能是來自用戶的。即使在線下也有可能發生的質量問題,在網絡環境中更容易被放大。

  一位電商企業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目前部分網購平臺的廠家“網購專供機型”高達30%到40%,所謂的廠家網購專供、特供產品型號,其實就是偷工減料、降低品質、縮減成本。

  而近日,經濟之聲連續報道了消費者在京東商城網購的愛仕達同一型號炒鍋厚度相差兩毫米的問題,讓這個敏感的話題再度引發關注。節目播出后,愛仕達方面表示,之所以電商產品與超市產品的厚度出現兩毫米的差異,是因為他們正在改進產品所致,但仍然無法打消消費者對于 “正品”的懷疑。

  當然,讓用戶心生動搖的,還有價格。在媒體工作的孫小姐是京東商城的忠實用戶。在幾次不錯的購物體驗后,她一直堅信與線下和其他購物網站相比,京東商城更加便宜、方便。“但現在有的東西漲價了。最近,我發現以前賣38元的貓糧,現在賣45元,但別的地方賣42元。”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中關村社區 版權所有 / 京ICP證05038935號

關于我們 | 廣告招商 | 聯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