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著名的電子賣場集中地中關村傳來一條震撼性的新聞,村內知名電子產品賣場中關村E世界宣布停止自有鋪位招商及租賃,重新開業時間擇期再定。而在此之前,太平洋(601099)已經在2011年宣告關門,鼎好、海龍也逐步轉型寫字樓。中關村E世界此次停業,正式宣告了傳統的中關村四大家的瓦解,中關村的衰落已是不爭的事實。
從繁榮到衰落,在行業的角度來看,中關村大型電子賣場的消亡頗讓人感到惋惜,但站在消費者的立場上,卻很少有人感到留戀。興衰敗亡豈曰無征?早在這些標 志性事件爆發前,曾經的中關村“假貨滿地走,騙子多如狗”的亂象,就早已讓許多從90年代一路伴隨中關村成長起來的電子產品擁躉者們心灰意冷。越是老資格 的電子產品玩家,就越容易給出“別進村”的告誡。而失去了這些骨灰鐵粉,中關村的繁榮根基也就自然松塌了。除此之外,中關村電子賣場以自有鋪位為主的散亂 管理模式,也是中關村越來越不合時宜的重要原因。在當年,中關村最火爆的時候,人聲鼎沸的現場,眼花繚亂的柜臺,往往是給予眾多前往中關村“朝圣”的玩家 們最初的震撼,甚至成為許多外地消費者回去之后都津津樂道的見聞。但如今,隨著消費者購買電子產品的觀念和認知日益成熟,對消費體驗越來越重視,這種熱鬧 就轉而變成消費體驗差的代名詞。核心消費群體流失,消費體驗落后,中關村的衰落也就自然成為不可阻擋的事情。
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中關 村的衰落,卻并不代表電子產品市場的萎縮,甚至不能代表傳統電子賣場模式的衰弱。恰恰相反,隨著智能手機的興起,電子產品市場正在進入最好的黃金時代。與 中關村賣場的境遇相反,類似迪信通這樣和中關村同為賣場模式的品牌,幾乎是在伴隨著中關村的衰落而愈發高歌猛進。與中關村的沒落相比,迪信通的門店數量達 到了破歷史記錄的三千家。而就在中關村賣場的最后一個堡壘——中關村E世界陷入經營窘境的時候,迪信通卻反而傳來了首次IPO成 功的好消息。這說明無論是電子產品消費者還是資本市場,都沒有因為中關村賣場的運作不佳,而否定傳統賣場模式。事實上中關村賣場和迪信通品牌賣場,在很多 方面像是一個硬幣的兩面。中關村賣場治理能力弱,假貨欺詐幾乎到了無法控制地步,但迪信通21年積累的經驗模式,反而使得在普通消費者心目中確立了專業可 靠的品牌形象;中關村賣場的整體布局,還停留在上世紀80、90年代的管理形式,但迪信通的門店管理則早已與時俱進,在產品布局,消費體驗等等環節更貼近 現代消費者的需要。
不僅如此,迪信通統一品牌 的優勢,還使得迪信通的管理運營在很多方面能夠規避導致中關村衰亡的種種因素。例如在中關村賣場對于線上線下模式反復糾結多次錯過歷史機遇的同時,迪信通 卻早早就已經開始了線上線下兩步走,產品銷售,用戶導購,虛擬運營商運營等多種業務整合的步伐。相比中關村賣場這樣內部殘殺,互相壓榨,逼的所有商家不得 不投機取巧的經營關系,而迪信通的統一規模渠道,則在價格談判產品定制和產品規劃上,都有了更大的發言權,不僅保證了自身的利潤水平,也為用戶爭取到了更 多的福利。
正是這些因素,導致了迪信通賣場與中關村模式的命運背離。在新的一年,中關村E世界關門的同時,迪信通賣場卻在大力宣傳4G 平板,希望借著新技術新產品的東方,開拓更多新的電子產品戰線。可以說中關村破敗,只是整個電子產品賣場經濟大潮中一朵浪花一段插曲,是傳統賣場經濟去舊 布新的另一種開始。在不遠的將來,以迪信通為代表的品牌賣場模式,勢必還會搭乘新世代的快車,繼續飛速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