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中關村渠道 > 正文

中關村“車庫咖啡”館:年輕草根創業者的聚集地

日期:2011-12-05  來源:北京日報
[字體: ]

  在位于中關村西區的車庫咖啡館,創業者們相互溝通拓展業務。在這里,點一杯咖啡便可獲得一整天的辦公空間使用權,低廉的消費和新穎的理念每天都吸引著眾多青年創業者。

  在一間車庫里,美籍華人陳士駿創辦了世界最大的視頻分享網站YouTube,僅僅20個月后就以16.5億美元賣給了谷歌。

  11月初,當他到訪北京中關村時,對另一個“車庫”感到震驚:“有那么多人在那里創業,即使在硅谷都沒有這樣的場景。”

  這個地方名為“車庫咖啡”,但不是一個普通的咖啡館,它力求營造一個開放式辦公環境,為早期的創業者和投資人提供更多對接的機會。如今,“車庫”活躍著十幾個創業團隊,而且成了投資人的項目庫。在高新技術資源集中的中關村,像這種以創業和投資為主題的咖啡館,還有貝塔咖啡和3W咖啡另外兩家,它們成了草根創業者的聚集地。

1

  “玩票”想法引來十多位投資人

  建立“車庫”的想法,最開始有很強的“玩票”性質。

  蘇菂,一家上市公司的投資總監,在工作中需要接觸創業團隊。他發現,平均每天見3到4個項目已經屬于高效率,很多時間浪費在了路上。而且隨著房租的急劇躥升,創業者也面臨著成本高企的難題,他接觸的許多項目,起初都是在家里或地下室辦公。

  能不能打造一個開放式的辦公環境,同時也給投資者提供一個溝通和聚會的場所?在一個投資者的聚會上,蘇菂的想法一呼百應。名字起的看似簡單,叫車庫。但在創投界,這個平實的名字卻具有神奇色彩——上個世紀30年代,比爾·休利特和戴維·帕卡德租下了加州的一間車庫,創立了惠普;上世紀70年代,喬布斯的蘋果誕生于車庫,蓋茨在車庫里有了微軟的雛形。上世紀末,Google也是兩位創始人在租來的一間車庫里創辦的……

  “美國的車庫多且價格低廉,這讓蘋果、惠普、Google等企業在初創時能以極低的成本創業。反觀中國,現在缺少一些適合早期創業的場所。”蘇菂說,能否建立一個場所,讓創業者不需花費太多就能坐上一天,而所有有投資意向的人也能以此為“據點”,溝通交流。

  這個想法讓諸多投資人熱血沸騰。資金,是不缺的。讓這些投資人愁的是一直沒有一個固定、安靜的地方聚會。如果真能在“車庫”培養出蘋果和谷歌這樣的企業,那他們就是英雄背后的英雄。至于這種模式能否盈利,大伙兒反倒不很在意。

  選址被鎖定在中關村西區。

  “作為中國硅谷的誕生地,中關村西區的地位無可替代。”蘇菂說,這里的創業資源、金融資源都是全中國最密集的。

  從中關村大街的海龍大廈往西步行,就進入了中關村西區。這塊彈丸之地,被公認為中國高新技術產業的發源地。漫步中關村西區,微軟、神州數碼、普天、新浪、愛國者……高科技公司的巨型LOGO接連不斷,一棟棟玻璃幕墻的高樓內是一家家正在崛起或已負盛名的IT公司。

 2

  創業者從東五環外趕來“上班”

  從2010年底下半年開始,蘇菂在中關村西區尋摸了半年多,就是要找到一個面積足夠大、位置相對偏僻的店址。他最終選擇的地點,位于海淀圖書城步行街,與微軟、神州數碼和PE大廈的距離都在1公里以內。與李開復率領的創新工場的距離,更是可以用米來計算。

  海淀圖書城步行街是一條南北走向的小街,兩旁是一家家折扣書店和服飾禮品店,行人較少,不像別的步行街那樣熱鬧。在一家平價賓館的招牌上方,記者找到了車庫咖啡綠底白字的招牌。在一溜兒五顏六色的招牌中間,這個招牌很不醒目,如果不是仰著頭尋找,極不容易發現。車庫咖啡就在賓館的二層。

  “這是我們有意為之。”蘇菂說當初選址就決定一定要遠離鬧市。“逛街逛累了需要找家咖啡店坐一坐的戀人不是我們的目標人群。”他說,“車庫咖啡定位是‘共享辦公’,辦公就要有安靜的環境。”

  咖啡店的裝潢風格乍看與普通咖啡館沒什么不同——老式的雙頁木質門,進門右手邊是一個半人高的吧臺,玻璃高腳杯整齊排列,晶瑩剔透。左邊是咖啡區,舒適的沙發簇擁著白色的桌子,綠植點綴其間。

  仔細看,這個咖啡店又與眾不同——一個個白色的“鳥巢”星羅棋布,“鳥巢”內是8個白色的“鳥蛋”,燈光從“鳥蛋”里投散開來。這個“鳥巢”的模型,創新工場的門前也擺了一個,暗喻著創新工場“孵化”的職能。而在“車庫”里,每張桌子上方都懸掛著這樣一個模型。

  還在“車庫”裝修時,一位知名投資人便在微博上發布了“車庫”的消息:“花十幾元喝杯咖啡,就能悠閑坐一天,還能受到投資人關注。”

  今年4月7日,車庫咖啡開業。這條微博為它招來了第一個顧客——大學畢業生小翼。

  當時,小翼剛從一家IT公司離職,組建了一支由四個人組成的創業團隊,從事移動客戶端的開發,正愁沒有合適的辦公場地和一筆投資。

  “‘車庫’開業時推出了促銷政策,頭15天最早進店的顧客,可以免費喝檸檬水,不需要消費咖啡。”蘇菂回憶,那些天,咖啡廳每天早晨8點半開門時,小翼就已經守在門口,進門后他便直奔角落里一個靠窗戶的座位。

  細聊中,小翼告訴蘇菂,他們的資金只夠撐3個月。為了省錢,他們租住在東五環外的東壩平房里,一個月的租金加水電才200多元。為了來“車庫”,要坐2次公交,再換乘地鐵,在路上要耗費將近2個小時。“當時我以為他們需要的資金應該不是一筆小數目,問后才知道,他們只需要20萬元。”蘇菂感慨,“可以看出,這些年輕的創業者并不僅僅是夢想家,他們很勤奮,也很務實。”

  開業當月,只有3個創業團隊常駐,生意清淡。算算每月近10萬元的房租和人力成本,蘇菂一度挺“郁悶”。

 3

  幸運兒一個多月就拿到投資

  接下來發生的兩件事,讓蘇菂看到了“車庫”的轉機。

  5月中旬,一位在“車庫”等項目的天使投資人對小翼的項目產生了興趣。在和他談了3次話,深入了解他的想法后,這位投資人決定投資。

  有了資金支持,小翼將團隊擴大到10個人,全都駐守在“車庫”辦公。今年10月,又搬到了新的辦公室。

  “前前后后才1個月多一點兒,沒想到進展這么快。”用小翼自己的話說,這筆資金就像“天上掉餡餅”。

  而美國一個天使投資人團隊在探訪“車庫”后,大贊“車庫”的模式,這也讓蘇菂逐漸有了信心。

  在這個過程中,薛蠻子、蔡文勝等知名投資人起了很大的作用。一方面,他們不定期出現在“車庫”,與創業團隊溝通和交流;同時也把自己在“車庫”的經歷發在微博上,擴大影響,讓更多的創業者和投資人了解“車庫”這個平臺。

  在車庫咖啡,有創業成功的,也有失敗的。

  小順開發出了一種新型的Flash技術,可以應用在安卓手機和iPhone的平臺。在“車庫咖啡”,他找到了一家風投機構。

  然而,就在他們準備簽約的前一晚,圖像和音視屏軟件巨頭Adobe公司發布了新款的Flash播放器,包含了小順研發的技術。投資計劃就此告吹,小順的創業之路無情受挫。

  不過,這一失敗沒有挫傷“車庫”里創投雙方洋溢的激情,反而警示了他們:高新技術瞬息萬變,搶占時間點非常重要。

  許倫是一家高科技公司的研發總監,生活富足,但他不甘于現狀。喜歡戶外探險的他想開發一種能夠自動記憶探險路線的軟件,裝在手機終端上,迷路時可以按照提示原路返回。

  為尋找合適的工作環境,許倫去過避風塘,也去過普通的咖啡廳,都沒有找到他希望的那種氛圍。后來偶然經朋友介紹來到車庫咖啡,發現在這里大家雖然素昧平生,彼此卻沒有距離。“‘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這才是吸引我的地方。”

  一個多月下來,許倫每天都從東直門的家趕到車庫咖啡“報到”,一天工作12小時以上。許倫說,這里的創業者們都這么玩兒命,“豁出去了”。

 4

  投資經理每周定期“坐臺”

  團隊成功融資的消息,激勵了越來越多的創業團隊入駐“車庫”,也吸引來了嗅覺靈敏的投資機構。

  “每周二去車庫咖啡值班,歡迎創業者前來溝通。”今年7月,險峰華興的投資經理王京發出微博,他也因此成為首批在“車庫”值班的投資人。

  險峰華興是一家主要關注TMT(科技、媒體和通信)行業的早期風險投資基金,聯合發起人是華興資本。雖然成立不到兩年,但已經投了二三十個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項目。

  王京最初管這叫“值班”,后來不知哪位投資人戲稱為“坐臺”。這個詞迅速風行,被包括王京在內的廣大投資人接受。在微博上,王京等經常發出“明天去‘車庫’坐臺,歡迎創業者前來溝通咨詢”的邀請。

  一杯咖啡,一臺電腦,王京通常坐在靠近窗邊的5號桌。在靠近過道的一側,桌牌上寫著:“險峰華興 王京 投資經理”。

  王京的“坐臺”時間從早上10點持續到晚上8點。一般上午來溝通的創業團隊比較少,主要集中在下午,一撥還沒談完,另一撥已經在旁等候,忙得王京經常連一口水都顧不上喝。

  王京的公司在東邊的CBD辦公,對于雷軍、徐小平等發跡于中關村的投資人來說,“車庫”同樣是他們的光顧之地。戈壁投資董事總經理童瑋亮、高禮天使基金副總裁簡江、清科創投投資經理劉一昂等投資人每月也會固定現身“車庫”,接洽創業團隊。

  事實上,中關村的這些高科技資源,近些年引來了眾多金融資源和科技中介資源的垂涎。數據顯示,中關村示范區發生的投資案例和投資金額均占全國1/3左右。今年1至9月,創業投資在中關村示范區的投資規模已超過2010年全年水平,達到210億元。

  而中關村管委會和海淀區政府順勢而為,加速中關村西區業態調整,對金融機構、民營孵化機構等中介提供房租補貼、利息貼息等優惠政策。就在“車庫”的東邊,有一棟銀白色玻璃幕墻的高層建筑,名叫PE大廈。過去兩年來,鼎暉投資、德同資本、英飛尼迪等超過50家PE(私募股權投資)機構相繼入駐。從這座大廈落成啟用,到專門為中小科技企業提供貸款的14家銀行信貸專營機構(科技支行)的相繼開業,再到創新工場、中國技術交易所、首都科技中介大廈等一批孵化和中介機構的落地,中關村西區已經成為中國創新創業和風投聚集的核心區域。

  對于在“車庫”內洽談項目是否最終投資,諸多投資人都以商業秘密為由不愿多說。但蘇菂透露,目前,常駐車庫咖啡辦公的團隊里,已經有12個團隊的項目得到了在“車庫”淘寶的投資人的垂青。

 5

  “招聘墻”引出合作“情緣”

  為了打造投資和創業的主題,蘇菂頗費了一番心思。門兩旁的兩面“招聘墻”,讓25歲的創業者吳超連聲贊嘆,“太有用了”。

  吳超本科畢業后在一家私企工作,幾個月后離職創業,創業失敗后不得已去了一家國企,但一年后他再次出來創業。這次,他的點子是要建立一個在線工作平臺,讓人們通過這個平臺獲得工作機會。

  他和一個同學選擇在“車庫”駐點辦公。一位投資人看好他們的項目,但要求3個月內必須上線。時間緊,任務急,他們在“車庫”“招聘墻”上發出了招聘貼,決定再找一位合作伙伴。

  沒想到,合作者源源不斷前來洽談。正好有個人想創業,經過一番洽談,成了吳超的第3位合作伙伴。

  在車庫咖啡進門的兩側,“招聘墻”上是一張張需求投資和技術合作的帖子。帖子用釘子釘在一起,有厚厚的一沓,而且每天都有新帖。不少像吳超這樣的團隊就這樣組建起來了。“在這兒招聘,比參加招聘會和網絡招聘有效多了。”

  如今,吳超和他的團隊創辦的有魚網已經上線。他們還準備再招第四個和第五個合作者。而招聘方式,依然是“車庫”。“除了在‘招聘墻’上貼‘英雄招募帖’,我們還準備參加‘車庫’在店內舉辦的求賢會。”吳超說。求賢會是“車庫”最近才推出的專場活動,專為尋求創業合作的創業團隊準備。

  在推出求賢會之前,“車庫”基本上每天都會舉辦沙龍或講課,主題均圍繞創業或投資,包括技術探討、法律實務。在這些活動開始前,還有一段“Case Show”,讓創業者在眾人面前介紹項目,由業內知名投資人或參與者點評。

 6

  常駐辦公有望享受優惠待遇

  下午3點,是“車庫”一天中最熱鬧的時候。

  11月24日,一個穿著運動棉服、挎著黑色雙肩包的年輕人在“車庫”的招聘墻前駐足良久,半晌才挑了一個明顯位置,貼上一張尋求合作伙伴的招聘公告。

  這個年輕人叫袁錚祿,來自西安,大三時休學創辦了一家網絡訂餐服務平臺——飛飯網。此次來北京主要是為了和一個投資人洽談,同時慕名到車庫咖啡看看。兩天前,他第一次來“車庫”,與許多創業者及投資人進行了溝通,發現“車庫”里“牛人”云集,很多人也在尋求合作伙伴,他便擬了招聘公告, 尋找機會。

  在“車庫”,像袁錚祿這樣的外地創業者不在少數。李嘉庚來自廣東東莞,5個多月前他來這里準備尋找一位技術合伙人,未能如愿。后來回到老家,嘗試通過微博、招聘網站等方式繼續尋找,但不理想,于是上個月他又來“車庫”蹲守。“現在都說中關村是創業的沃土,這里技術天才多,天使投資人也多,成功機率更大一些。”

  有了這樣一批擁躉,“車庫”的營收逐漸好轉。最近兩三個月,“車庫”每月的營收能達到10萬元,如果不算裝修和設備折舊,已經達到了收支平衡。開業第一年,就能取得這樣的成效,出乎蘇菂和其他投資人的意料。

  創新工場投資副總裁郎春暉將其歸功于中關村的大環境優勢。她說:“中關村西區經過這些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了創新創業和風投聚集的氛圍。”

  對于未來,蘇菂現在比較有信心了。他在賓館一樓到咖啡店的樓道里設置了六七個廣告位,雖然目前還空著,但已經有許多投資機構希望能在上面刊登廣告。

  政府也注意到了這個民營的“孵化器”。據蘇菂透露,中關村管委會的領導曾經考察過“車庫”,今后有望將“車庫”納入民營孵化器的支持體系,享受政府的資金補助。而在“車庫”辦公的創業者,也能獲準以“車庫”的地址在中關村示范區注冊,享受優惠政策。

 相關鏈接

  3W咖啡:

  3W咖啡位于中關村西區的立方庭大廈一層南側。由一群互聯網人士通過微博發起,股東有100人,包括紅杉資本的沈南鵬、新東方聯合創始人徐小平、拉卡拉董事長孫陶然等。

  咖啡店的落地玻璃外墻是五顏六色的文字——阿里爸爸、舊浪、周易、土豆泥等,都是著名互聯網企業名稱的變體。店牌上寫著:3W。

  這里是互聯網的圈子。它分為上下兩層,底層錯落擺放著六七組不同風格的桌椅,二層是沙龍風格。店內的桌子以各大互聯網公司的名字命名。定期舉辦和互聯網有關的活動。如果在咖啡店里出現好的投資項目,股東里的投資人會率先關注。

  貝塔咖啡:

  位于中國技術交易所大廈,創新工場的樓下。

  這家咖啡店最早來自于支付寶首席用戶體驗規劃師白鴉,此前他在杭州阿里巴巴附近開辦了一個類似的咖啡屋。創建資金采用股份制,1萬元1股,總共100股,沒想到在幾天之內就募齊了資金,股東一律是各大互聯網、電訊公司高管。開業那天,貝塔咖啡差點被300多位到訪者擠爆。

  今年,白鴉在北京復制了這一模式,推出了貝塔咖啡,被譽為IT人士的“小據點”。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中關村社區 版權所有 / 京ICP證05038935號

關于我們 | 廣告招商 | 聯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