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中關村渠道 > 正文

中關村雍和園: 打造胡同里的創意工廠

日期:2012-08-28  來源:中國經濟網
[字體: ]

 在今年舉行的“創意點亮北京”文化藝術節上,許多人在西街展區的一輛環保型宣傳公交車上知道了北京“胡同里的創意工廠”。

胡同——老北京的象征,其格局分布記錄了北京城歷史的變遷,其脈絡發展承載著北京城千年的文化積淀。胡同里的灰墻紅門、綠蔭雀鳴以及在這里居住的人們和游客,編織起北京的胡同文化。如今,老北京的胡同不光有承載歷史的四合院、悠揚的京胡聲兒,還隱藏著現代氣息的脈動,“胡同里的創意工廠”成為煥發胡同新生的動力,使老北京老胡同有了新視角新感受。

自2007年以來,中關村科技園區雍和園通過政府引導、多主體參與的模式,引導一批閑置廠房“騰籠換鳥”,植入創意產業元素,打造了獨具雍和園、東城區特色的“胡同里的創意工廠”。目前,在東城區范圍內已形成包括方家胡同46號、人民美術印刷廠、東雍創業谷等在內的16家創意工廠,吸引了超過500家中小型文化創意企業入駐,突破了原有的科技企業孵化器模式,建立起集創業服務、娛樂休閑和創意旅游等功能于一體的新型文化企業成長基地。

原本藏在胡同深處的院落、老舊廠房,通過引入創新創意的概念,借力文化產業的資金,已經變身為傳統文化和工業遺跡的保護與文化產業發展完美結合的產物。以前人們在胡同里追尋歷史,現在人們在胡同里看到的是科技和時尚前沿的風向標。“胡同里的創意工廠”如同散落在胡同里的耀眼珍珠,成為代表新北京新胡同文化的響亮名片。

縱觀世界著名城市發展歷程,舊城區的保護與升級始終是一個核心課題。雍和園模式的獨特性,在于其突破了傳統科技園區以招商引資為生命線的擴張型發展模式,而是走出了一條通過內部循環更新實現發展的新路徑。在產業結構上,堅持引進和培育空間占用少、附加值高、產業張力強的科技文化融合型企業,保證了對城市中心區寶貴空間資源的集約利用。在空間布局上,始終遵循風貌保護為先的原則,以保護帶動發展。將文化產業打造成為連接文物古跡、胡同風貌和工業遺存的紐帶,激發創新創意活力,促進了城市文化自身的有機更新。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中關村社區 版權所有 / 京ICP證05038935號

關于我們 | 廣告招商 | 聯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