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開展股權激勵試點,允許院所轉制企業以及國有高新技術企業科研人員技術入股;深化科技金融改革創新,推行知識產權等無形資產質押貸款試點……記者從昨天上午召開的建設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動員大會上獲悉,國務院已批復同意在中關村科技園區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而相隨批復而至的是促進中關村實現新飛躍的一系列好政策。
1988年,國務院批準在中關村建立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區(后改名中關村科技園區,簡稱中關村),從此拉開了中關村人建設國家高新區、加快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序幕。20年間,中關村已成長為世界上少有的科技智力聚集區,2008年,中關村經濟規模突破1萬億元,相當于20年前的700多倍,成為全國最大的科技園區。
隨著國務院正式批復,中關村以自主創新示范區為契機,迎來了發展的新機遇。
據了解,為支持中關村科技園區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國務院同意在中關村科技園區范圍內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中,開展職務科技成果股權和分紅權激勵的試點;在中關村科技園區范圍內院所轉制企業以及國有高新技術企業中進行股權和分紅權激勵改革,對做出突出貢獻的科技人員和經營管理人員實施期權、技術入股、股權獎勵、分紅權等多種形式的激勵。
事實上,早在上世紀90年代,中關村就涌現了諸如聯想集團柳傳志等一批用人力資本或技術成果入股的風云人物,但由于當時政策尚不明朗,這種股權激勵模式曾一度引起爭議。如今,政策層面已經明確,對于匯聚眾多國有高科技企業的中關村來說,無疑是一個重大利好。
融資難,一直困擾著我國不少的科技型企業。
近年來,中關村在全國率先開展了企業產權制度、投融資體制、企業信用、知識產權等方面的改革試點工作。特別是經國務院批準,在園區開展了非上市股份公司進入證券公司代辦股份轉讓系統進行股份報價轉讓、中小企業信用體系建設、高新技術企業集合發債試點,以及中小企業信用貸款等改革試點。
為進一步深化科技金融改革創新試點,國務院批復中明確提出,要完善中關村科技園區范圍內非上市公司進入證券公司代辦股份轉讓系統的相關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各層次市場間的轉板制度,建立具有有機聯系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在中關村科技園區范圍內注冊登記的產業投資基金或股權投資基金,適用國家關于股權投資基金先行先試政策。同時,建立科技型中小企業貸款風險補償基金,完善科技型企業融資擔保機制,鼓勵銀行加大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的信貸支持,建立適合科技型中小企業特點、專家參與的風險評估、授信盡職和獎懲制度,開展知識產權等無形資產質押貸款試點。
批復還明確提出,中關村科技園區范圍內承擔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項目(課題)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業等單位,可以按照有關規定,在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項目(課題)經費中核定一定比例的間接費用,主要用于項目(課題)承擔單位組織實施項目(課題)過程中發生的管理、協調和監督費用,以及其他無法在直接費用中列支的相關費用;在電子信息、生物醫藥、航空航天、新材料、清潔能源、現代農業、先進制造、節能減排等重點領域,支持中關村科技園區的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等新型產業組織和民營科技企業參與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科技基礎設施建設以及有關科技計劃項目。
此外,根據批復要求,財政部、稅務總局還將研究支持中關村科技園區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的稅收政策;發展改革委、科技部、財政部及其他有關部門,將會同北京市政府,研究制訂到2020年的中關村科技園區發展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