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提示
日前,中央人才工作協調小組、北京市政府決定在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第一個國家級“人才特區”,先試先行13項人才特殊政策。
當年深圳試水“經濟特區”,以敢為天下先的姿態,挺立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潮頭,發揮了開路先鋒的重要作用。
今天,中關村作為國家人才政策的“試驗場”,又開始了一場前所未有的重大實踐。人才強國戰略背景下,“人才特區”建設將怎樣改變國家與民族的未來?
提供創業資金扶持
【鏡頭】2005年,北京思比科微電子公司創始人陳杰從日本回國創業。當時公司自有資金不足,為使“中國芯”真正走向世界,他只能求助市場,為借款到處奔走,歷盡艱辛。
中關村“人才特區”13項支持政策的落實,可以使原來在中關村不能實現的事變為現實,為像陳杰這樣的高端科技人才提供“綠色通道”。
面對中關村“人才特區”建設的未來,陳杰等人滿懷信心,隨著人才特區政策的實施,在全新的創業金融服務體系中,利用政府資金與社會資金、股權融資與債權融資、直接融資與間接融資有機結合的科技金融合作體系,來解決企業資金,就可以使類似的企業獲得可持續發展。未來,中關村“人才特區”將進一步完善創投孵化體系、資源共享體系、融資推介體系、職業發展體系和資金支持體系,努力將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觀點】戰略性新興產業是中關村最突出的特點,中關村能不能在這個領域站到世界的最高點,就要看是否能形成一個在世界范圍內擁有技術主導權的產業集群,而這些歸根結底靠的還是人才。
解決人才后顧之憂
【鏡頭】北京安迪亞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建偉親眼看到,昂貴的房價、戶籍的限制一直是困擾中關村人才的實際生活難題,很多人才由于房價和戶籍問題,帶著遺憾離開了中關村。
中關村孵化園內入住的都是“海歸”創辦的企業,原中關村國際孵化器有限公司總經理錢志兵說,這些“海歸”們懷著報國之心、創業之志來到中關村,關懷他們的冷暖是我們的職責。一次,一位孵化園內的創業者,為孩子上學的問題發愁,錢志兵得知后,克服種種困難,千方百計聯系學校,為其解決了孩子入學的問題。當時的艱辛,錢志兵至今難忘。這些問題如果放到如今的“人才特區”就會很順利地得到解決。
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中關村“人才特區”將不僅在資金、政策上對人才給予支持,為其構建發展平臺,同時還將提供良好的生活環境和生活條件,盡可能地為人才提供良好的環境,掃除他們的后顧之憂。
【觀點】為高端技術人才創業與發展提供特別支持的政策,既體現了中關村“人才特區”吸引人才的決心,也體現了“特殊政策、特殊機制、特事特辦”的建區特色。
簡化審批手續與流程
【鏡頭】上世紀90年代初,劉昊原的公司急需一筆從美國轉來的資金,但當他到銀行取款時卻被告知,這筆錢按規定要退回美國,重新打到他的外匯戶頭上,然后才能取出人民幣。自己賬戶上的錢取不出來,公司業務無法正常運行,這件事讓劉昊原至今耿耿于懷。
早期在中關村創業的“海歸”人才,大都有這樣的體會:繁瑣的審批手續往往造成創立、研發、生產等環節的時間延后,拖長了研發、投產周期,有的錯失了難得的市場良機,甚至出現技術人才流失、設備及材料價格發生變化等不利條件。
然而,中關村“人才特區”建立以后,劉昊原類似的問題和困難都可以在新機制和政策下迎刃而解。北京市人力社保局流動調配處副處長白玉杰說,中關村“人才特區”將簡化各項審批程序,建立綠色通道,盡可能快速地為中關村創業人員辦理相關審批手續。受理手續的時間也由每周3個工作日增加到5個工作日。其次,要完成點對點,一對一的服務,特別是對中關村入選工程的企業,要求所有的屬地以屬地服務為主,要求屬地的人力社保局直接跟企業上門溝通,專人專項來負責。“人才特區”將為創業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經濟的服務。
【觀點】中關村要像當年的深圳一樣,大膽開拓不斷探索,構筑我國人才發展戰略高地,為全國創新型人才優先發展戰略的實施提供經驗和可資借鑒的基本模式。
鏈接 中關村人才特區13項特殊政策
(一)重大項目布局。在人才特區布局和優先支持一批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戰略性 新興產業重大工程和項目。
(二)境外股權和返程投資。簡化境外股權和返程投資的有關審批手續,推動投資便利化。
(三)結匯。簡化外匯資本金結匯手續。
(四)科技經費使用。可在項目(課題)直接費用扣除設備購置費和基本建設費后,按照一般不超過13%的比例列支間接經費。
(五)進口稅收。對特定物品免征進口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消費稅。
(六)人才培養。支持人才特區內高校、科研機構與企業聯合培養研究生,支持企業設置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七)兼職。人才特區內高校教師、科研人員可以創辦企業或到企業兼職,企業專業技術人員也可以到高校兼職。
(八)居留和出入境。為符合條件的外籍高層次人才及其隨遷外籍配偶和未滿18周歲未婚子女辦理《外國人永久居留證》、2至5年有效期的外國人居留許可或多次往返簽證。
(九)落戶。具有中國國籍的高層次人才,可直接落戶北京。對申請加入或恢復中國國籍的高層次人才,優先辦理入籍手續。
(十)資助。為高層次人才創辦的企業優先提供融資擔保、貸款貼息、統籌資金等支持政策。
(十一)醫療。高層次人才享受醫療照顧人員待遇,由衛生行政部門為其發放醫療證,到指定的醫療機構就醫。
(十二)住房。北京市采取建設“人才公寓”等措施,為高層次人才提供一萬套定向租賃住房。
(十三)配偶安置。高層次人才配偶隨遷并愿意在北京市就業的,由北京市相關部門協調推薦就業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