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中關村人才 > 正文

中關村高科技企業面臨人才成本高昂困境

日期:2012-06-07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體: ]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人力資源成本迅速攀升,高人力成本衍生出來的實際問題令企業倍感壓力。在新形勢下如何彰顯中關村人才優勢、應對來自高人力成本的挑戰,成為中關村人才論壇的焦點。

 

  第八屆中關村人才論壇6日在北京舉行,企業董事長、CEO、中高層和HR管理人員,以及資深學者、專家等各界精英相聚一起,共同探討敏感話題“如何讓企業變高工資為低成本”。

  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教授文躍然稱,工資上漲是發展趨勢,不可逆轉。很多企業面對工資上漲顯得有點害怕、恐懼和束手無策。其實,美國工資上漲了30年,其經濟沒有因工資上漲而崩潰,反而越來越強勁。他認為,工資上漲如果用的好的話是推動經濟增長的正向力量。

  面對高工資增長時代,高科技企業如何面對難關?文教授算了一筆賬后說,美國的人工成本絕對高,但是美國帶來的產出比我們要高7倍,而我們的產出比他們低4倍。由此得出的三個結論:高工資可能帶來高人均產出;工資高并不意味著人工成本高;只要方法得當,高工資可以變成“低成本”。

  神州數碼董事局主席郭為在發言中,首先引用了電影《天下無賊》中的一句話:“進入21世紀最貴的就是人才”。怎樣提高人力資源成本的效率,應該是每個企業都應該考慮的重要問題,人才的高成本已經成為企業發展的瓶頸。

  郭為透露,隨著企業薪酬的不斷上漲,企業人力成本不斷攀升,北京企業人力的成本可與臺北持平。他說,企業發展要隨時與市場需求進行調整,企業只有在技術、商業模式上創新轉型,才能獲取經營效益的提升;企業經濟效益好了,才能留住人才,才能持續發展。

  據了解,中關村通過實施千人計劃、海聚工程、高聚工程等,已經形成了高知識、高科技、高人才的密集區。目前,北京地區有629人入選“千人計劃”,其中80%聚集在中關村。

  中關村率先建設中國第一個人才特區,引進以海外高層次人才為代表的各類高端人才。2011年,中關村人才特區通過各種人才專項計劃,引進海內、海外人才4962人,新增海外高端人才436人。目前,中關村2萬多家企業聚集的各類人才總量達到了138萬。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中關村社區 版權所有 / 京ICP證05038935號

關于我們 | 廣告招商 | 聯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