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中關村生活 > 正文

“現挖野菜”網上熱超市冷 網購更需謹慎

日期:2011-04-23  來源:千龍網
[字體: ]

野生馬蘭頭

  “這小根蒜啊,我們老家叫‘大腦瓜兒’,蘸醬吃過癮!”昨天(21日)下午,在北京工作的東北姑娘萌萌收到了快遞,網店寄來“現挖現賣”的新鮮小根蒜帶著泥土,店主還送上一小盒自家制的蘸醬。

  香椿芽兒、蒲公英、馬蓮菜,還有煙臺產的大櫻桃……最近一段時間,上網購“春鮮”的消費者多了;在家輕點鼠標就能嘗到價格便宜的鮮菜、鮮果;尤其是田間地頭現挖的“有機”野菜很受歡迎。但相關人士也提醒消費者,網購生鮮食品更需謹慎,以免“買”回健康隱患。

  時令野菜打“有機”牌

  “我家屋后就是山,顧客下了單現去采摘的,綠色無污染。”昨天下午,專營農家特產的淘寶店主“山村秀健康”的網店里,一種叫“馬蓮菜”的野菜銷路不錯,每半斤售價12元。店主出售的“馬蓮菜”產自河北,是一種入口清脆,吃法很多的野菜,“清炒、涼拌著吃都好,包餃子更香。”掌柜說,最近他已經賣出快10斤了,“抽真空包裝,到顧客手里也能保持新鮮度。”

  記者在淘寶網上搜索發現,新鮮野菜有470個寶貝,像“三峽農家”銷售的野生魚腥草、折耳根250克3.5元,30天售出560件。“桐媽野菜農家菜”銷售的新鮮野菜蘆蒿、艾蒿、籬蒿等,8.5元/斤,30天售出392件。凡是銷售野菜的店鋪基本都配搭了野菜的圖片、保健作用和食用方法,令網友“吃”得明白。

  山野菜也賣“精品禮盒”

  記者看到,做野菜生意的網店幾乎全國都有,除了常見的蒲公英、馬齒莧、花椒葉和香椿等,在網上還能買到地方特產的干鮮山野菜。例如珍珠花、蕨菜、刺嫩芽、楠芽、竹筍、野橘梗、水芹、枸杞葉、苔菜等品種,價格每斤在10元至40元不等;如果顧客的城市比較遠,店家通常還能提供抽真空服務,或者干脆幫忙做成辣菜、咸菜和干菜等“半成品”發貨。

  有些店主還做起了“精品禮盒”的生意。在一家網店里,一種“大別山特產”精品野菜禮盒賣到448元的價錢,如果按10公斤的總重量計算,平均每公斤44.8元的價錢當然不算便宜,卻攔不住顧客的購買熱情。還有一些店主則主打“純手工自家制”,將春鮮野菜搭配蘸醬、辣椒等調料湊成禮包,價格當然也要比單買貴一些。

  網購春鮮食品更需謹慎

  網購山野菜、農產品吃的就是個新鮮勁兒。業內人士提醒消費者,雖然店家都主打“有機綠色”牌,但實際上消費者對其生產、采集過程無法監控。“如果菜是在馬路邊生長的,就可能污染比較厲害。”

  不少喜歡網購山野鮮菜的網友則貢獻了自己的經驗:“如果這個店一向專營特產、時令菜生意,即使價錢貴一點應該也靠譜。”“買鮮菜盡量選擇距離近的省市。如果北京顧客一定想吃云南產的野菜,買鮮貨不如買菜干。”

  運輸問題也令一些網友頭疼。“定的菜在路上耽擱了兩天,到我手里都已經蔫兒了,有的都爛了。”

  網店推薦

  淘寶商城“土本特旗艦店”:長白山山野菜、干菜、蘑菇等,自家制的黃瓜干很受網友歡迎。

  淘寶網“津沽園藝”:出售各種野菜種子,號稱是“淘寶網最全的種子店”;苦麻菜、刺老芽、臭菜、菊花腦等一應俱全。野菜種子售價一般在五六元。

  “野”菜超市遇冷

  本報訊(記者楊濱)清熱解毒、醒脾開胃的香椿,排毒補虛的馬蘭頭、薺菜,利水祛濕的馬齒莧,還有蕨菜、野蔥、折耳根……長在山間地頭的野菜如今成了市民餐桌上的新寵。春食野菜,在于這一筷子綠意在口中釋放的清新爽快,不過,記者采訪發現,除了香椿、折耳根等少數幾種,山野菜在大超市中難覓身影。

  昨天,在超市發雙榆樹店,貨架上擺著綠綠的香椿,價簽上寫著18元/500克。“一天大概能賣20斤”,超市人員告訴記者,前幾天還有薺菜等品種,但顧客買得不太多,就撤柜了。記者隨后在物美、家樂福等門店也沒有見到新鮮野菜的影子。

  清炒馬齒莧、雪菜炒地衣、涼拌馬蘭頭、干煸蕨菜、蒲公英蛋湯、香椿炒蛋、薺菜豆腐羹……餐廳里的野菜菜肴光看菜名就令人胃口大開,然而一些市民不太會烹制野菜,對野菜印象不佳:“炒了以后吃著有點兒老”,“味道怪怪的”,這讓超市里的山野菜受了冷落。除了市民烹飪不對路外,業內人士認為,野菜新品上市的宣傳還有待加強。人們只知道有香椿、蘆蒿、馬蘭頭、薺菜等少數幾種,而像蒲公英、芝麻菜、珍珠菜等則普遍不知道,新品野菜只能是“養在深閨人不識”。

  專家“點”菜

  這樣吃野菜最鮮

  據蔬菜專家介紹:大部分野菜烹飪有別于家常菜,市民對蔬菜的燒法大多是炒著吃,一番爆炒燜煮后,野菜往往色萎、口感老,其實像薄荷、芝麻菜適宜做色拉;珍珠菜與香干冷拌,味道勝過馬蘭頭拌香干;蒲公英最適宜做火鍋蔬菜;番杏炒著吃口味不佳,而上湯番杏則非常可口。

  專家同時提醒:野菜雖好,不宜多食。食用前浸泡時間要長一些,仔細清洗,最好現買現吃,久放的野菜不但不新鮮,營養成分也會大大減少。對不認識的野菜、拿不準是否有毒的野菜,堅決不采不食。另外由于野菜中含有一些特殊成分,加之“野性”猶存,建議孕婦謹慎食用。

  北京自產野菜

  近150種

  身邊常見的野菜有哪些?能做成什么樣的菜肴?什么時候采食最好……北京12316農業服務熱線最近咨詢量暴增。

  據車老師介紹,目前北京地區可食用的野菜已經達到了近150種。閑暇之余和家人朋友到野外郊游,順便采集一些野菜,做成美味佳肴,也可以調整人們的膳食結構。不過車老師特意提醒市民,春季采摘野菜時不要在市區公園內,綠化帶旁以及醫院、河溝邊上等,因為這樣不但會破壞環境還可能采到受污染的野菜,市民可以到空氣較好的遠郊區縣去采摘,且食用時一定要洗凈煮熟。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中關村社區 版權所有 / 京ICP證05038935號

關于我們 | 廣告招商 | 聯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