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晚,趙葆秀、杜鎮杰、譚正巖等北京京劇院老中青三代京劇名家齊聚中山音樂堂,演出《紅色娘子軍》、《杜鵑山》、《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紅燈記》等紅色經典選段,為建黨90周年獻一份大禮。
6月27日至7月2日,中山公園音樂堂“獻禮中國共產黨建黨90周年系列音樂會”將隆重舉辦。6月30日上演的“北京京劇院獻禮建黨90周年·京劇名家紅色經典大型演唱會”,是北京京劇院與北京保利紫禁城劇院管理有限公司的首度合作。據北京京劇院院長李恩杰介紹,這是中山公園音樂堂北京京劇院系列品牌首場演出。屆時,老中青三代京劇名家趙葆秀、李崇善、杜鎮杰、李宏圖、朱強、陳俊杰、楊少鵬、常秋月、譚正巖、姜亦珊等加盟,傾情演出《紅色娘子軍》、《杜鵑山》《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紅燈記》、《紅云崗》、《奇襲白虎團》等記錄了黨的光輝歷史的紅色經典選段,再現一幕幕感人至深的革命場景。
“老旦狀元”趙葆秀重量加盟
趙葆秀嗓音甘醇甜美,韻味純正,演唱細膩,感情充沛,高低自如,扮相端莊大方,臺風極佳,基本功扎實。多年來她對藝術執著追求,其表演既重傳統又不拘泥于程序,集名家之長,廣納博采,銳意創新,以唱念做舞,虛實結合,神形兼備的綜合表演去塑造人物,表現出朝氣蓬勃的藝術生命力和時代感。她為老旦行的表演藝術默默耕耘,能吃苦,耐寂寞,不為其它所動搖。形成其“聲情并茂”的藝術風格,她是當今京劇舞臺上老旦行當中的佼佼者,享有“老旦狀元”之美譽。
杜鎮杰、李宏圖兩大當紅名流盡展豪情
著名楊派老生杜鎮杰嗓音清脆明亮,音質純音色美,四聲講究韻味淳厚,情動于衷以聲傳情,全無矯揉造作之氣,獨具空靈淡遠之風。聽杜鎮杰演唱確是耐人咀嚼品味。藝術導師譚元壽先生惜才愛才,親授其譚派劇目。白元鳴、李甫春先生親授骨子老戲《搜孤救孤》、《珠簾寨》《問樵鬧府、打棍出箱》,引導杜鎮杰在藝術研究探索之路上更上一層樓。
著名葉派小生李宏圖,曾拜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葉少蘭為師,成為正宗葉派小生傳人。李宏圖作為京劇新生代翹楚,天賦出眾勤奮過人,以英武俊美的扮相、瀟灑大方的臺風、高亢甜美的嗓音和文武兼備功夫扎實的嫻熟演技,贏得業內外人士的一致好評,是當今中青年京劇實力派明星群體中最活躍,觀眾聲望最高的葉派小生名宿。
譚正巖、姜亦珊后起之秀綻放異彩
譚正巖出生于梨園世家譚家,是譚門的第七代傳人,師從張慶良、錢榮順、白元鳴、李金聲、曲永春、陳增坤、馬玉章、杜鵬、楊少春等學習文武戲。2004年底曾獲紅梅獎大賽金獎,2005年十月獲cctv電視大賽金獎(老生組第一)。張派青衣姜亦珊2004年獲中國戲曲紅梅大賽金獎。2005年獲全國青年京劇演員電視大賽金獎。他們這些青年演員的加盟將為6月30日晚的演出注入一股青春的活力。
“京胡圣手”燕守平加盟演奏
6月30日晚7:30,大型民樂演奏將拉開這場京腔京韻演出的序幕,著名胡琴演奏家燕守平親歷加盟。七十年代他以《杜鵑山》一劇的伴奏成功響譽全國,6月30日他將用手中的京胡引出這段歷史的故事。燕守平先生通曉京劇武樂、文樂的各種演奏技巧,對京劇、昆曲傳統曲牌和現代音樂知識有著廣博的積累和深厚的素養。他對京劇各個流派的唱法爛熟于心、了如指掌,演奏起各種流派、各個行當的音樂唱腔來,無不得心應手。
京劇敘黨史 臺上臺下互動壓軸
演出通過經典京劇片段講述黨史,每個時期都穿插了京劇。八一南昌起義打響了對國民黨反對派的第一槍,揭開了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斗爭和創建革命軍隊的序幕。京劇《八一風暴》選段率先唱響,展現這段振奮人心的紅色片段。《杜鵑山》是反映秋收起義的優秀劇作,劇中的家住安源、亂云飛唱段更是成為一代人的永恒記憶!都t色娘子軍》選段中,100多位窮苦的農村女青年不怕犧牲、英勇殺敵,為瓊崖革命立下了不朽的功勛,F代京劇《紅燈記》廣為人知,其中“我家的表叔數不清”唱段響遍大江南北,演繹了不同姓的三代人在革命信仰的感召下產生的屢屢濃情!都t云崗》選段歌頌了軍民魚水情!督恪愤x段“繡紅旗”、“紅梅贊”、“山城旭日”令聽眾為之感動!杜褪癁场愤x段表現了廣大軍民為保衛祖國海防而戰斗的精神風貌。
值得一提的是,演出最后,大合唱《奧運2008》展現文明古都的新篇章,藝術家將邀請聽眾上臺,共同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