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民事調解員,卻多次成功調解鄰里糾紛;不是交通協管員,卻在學校上下學高峰時義務疏導交通;不是居委會人員,卻積極主動協調社區事務——近日,中關村所轄社區共計成立15個互助社共計45個互助小組。
據了解,45個互助小組包含鄰里關懷組、文體組等,成員多是60歲以上的熱心老人。其中骨干力量超過200人,分布在街道所轄各個社區。
互助社甫一成立,熱心老人們積極上崗。近日,在中關村街道科育社區,經常看到銀發老人社區義務服務的身影。
“我們愿意當孩子們的馬路天使”,科育社區一互助社骨干趙大媽稱。據了解,科育社區里有中關村一小、三小及中科院第三幼兒園三所學校,每逢早晚孩子們上學、放學的高峰就車水馬龍,孩子過馬路很不安全。科育社區互助社的夕陽紅們就到學校周邊多個路段維持秩序,疏導交通,帶孩子過馬路,等等。
據了解,中關村街道轄區老年人口比例較高,為給轄區老人營造一個和諧快樂的生活環境,自去年以來,街道積極引導轄區各社區成立老年互助社,以此為平臺發動社區熱心公益和志愿服務的老人參與社區服務,提升居民為老敬老愛老意識,推動鄰里關懷,調動社區為老服務積極性,發揮老人余熱,促進老年人群體自我服務,從而促進社區為老服務更好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