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中關村生活 > 正文

300場精品演出亮相2017年中關村金秋演出季

日期:2017-10-01  來源:中青在線
[字體: ]

日前,由北京市海淀區文化委員會、海淀演出聯盟主辦的2017年中關村金秋演出季盛大舉行。本屆演出季持續百天,來自海內外數十家演出團體將在海淀劇院、國圖音樂廳、中間劇場等12家區域內劇場帶來300余場視聽大餐。

  本屆金秋演出季根據項目不同特點,精心策劃了原創佳作、經典賦格、文博視聽及國際先聲四個主題單元。在原創佳作單元,七幕人生、丑小鴨、中間藝 術等優秀民營制作團隊打造了《我 堂吉訶德》《絕對小孩》《呼吸》等一批精彩原創劇目將首次在演出季中亮相;在經典賦格單元,則帶來了眾多在話劇舞臺上常演不衰的經典劇目,喜歡懷舊的觀眾 可以去重溫經典作品;在文博視聽單元,囊獲了京劇、豫劇、滬劇等不同門類的戲劇,更有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中央歌劇院等國內頂級院團傾情參與;本屆演出季 還為積極在劇目創作上突破傳統模式,創新表現形式的劇目搭建了國際先聲單元,邀請到美國國寶級光影偶劇《雙生姊妹》登錄本屆演出季,故事講述了失去了雙胞 胎姐姐艾娃的七旬老人艾達,一直孤獨的保持著姐姐在時兩個人的生活習慣。然而,一場奇異狂歡節和一個怪異的鏡子迷宮使她開啟了一段跨越生命和死亡的時間之 旅。該劇亮點在于表演團隊使用老式投影儀、多個屏幕、現場攝影機、演員現場表演及現場多聲道音樂合奏,結合了手工木偶、電影技術、創新的音效及音樂帶觀眾 進行了一場沉浸式的視覺之旅,為觀眾創造出一個創新的觀演形式。

  本屆演出季開幕大戲《情濃海淀鎮》,是一部原汁原味反映北京京郊第一鎮——海淀鎮風土人情的現實主義話劇,也是一部地地道道的原創話劇,它以海 淀鎮村民周鶴梅一家及其同村人的命運為線索,再現了海淀鎮不同歷史時期的生存風貌,這里有童年的蟋蟀藕塘、六郎莊的京西稻,四柳居的茶棚、玉泉山下的鴨 場……還有存留在人們心中濃濃的鄉情、滿滿的愛。在策劃創作過程中,堅持以“反映海淀鎮百姓生活,表現海淀鎮時代變遷”為宗旨的創作導向,融入海淀鎮的歷 史古跡傳說、三山五園風光、六郎莊五虎棍等非物質文化遺產、既傳承了歷史,也弘揚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為加強文藝創作源頭建設,深入挖掘海淀區創新創業發展歷程和典型人物事跡,激發反映海淀精神作品的創作活力,海淀區文化委于2016年舉辦了 “聚光海淀人·大寫中關村——2016海淀主題劇本征集活動”,通過征集涌現出眾多以海淀區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為題材的優秀話劇劇本。經過藝術創作、緊張 編排,《五道口》《中關村守望者》兩部作品登上本屆演出季的舞臺,其中《中關村守望者》以1987年到2017年30年間中關村地區的典型創業故事為主 線,以三個創業者為主要人物,描述了在時代大背景下和個人努力奮斗的過程中從騎著平板三輪車一路創業的艱辛,希望通過中關村的歷史風云變遷,謳歌這片創新 創業沃土上耕耘的各行業建設者們。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中關村社區 版權所有 / 京ICP證05038935號

關于我們 | 廣告招商 | 聯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