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中關村·溫度”年度人物評選活動由中關村街道舉辦,昨天當選的十位“中關村·溫度”年度人物,可說是中關村街道25萬居民的縮影。作為一名轉業的特種兵,裘軍民始終以軍人作風嚴格要求自己和他所管理的巡防隊,在清理違法群租房和整治普通地下空間中發揮了先鋒作用。
被稱為社區“外交官”的社區民警,為首都疏解整治促提升做出突出貢獻的“先鋒戰士”,惠農助農的“互聯網+菜籃子”創客,會說外語的文明交通引導員……昨天,十位“中關村·溫度”年度人物揭曉,每一位人物都有自己的“溫暖故事”,雖然他們都是“凡人”,但凡人的“微芒”,也能溫暖這個寒冬。
經營社區便民店的車客家園經理李晶在講述創業故事。
“中關村·溫度”年度人物評選活動由中關村街道舉辦,昨天當選的十位“中關村·溫度”年度人物,可說是中關村街道25萬居民的縮影。在活動現場,一個個微紀錄片為大家講述了十位人物的“溫暖故事”。
他們中,有惠農助農的“互聯網+菜籃子”創客李晶。他利用“農社對接”新模式,把綠色蔬菜直接送到了居民家門口,讓疏解低端業態后的中關村地區居民的日常買菜和基本生活需求仍能得到保障。
他們中,有會講外語的公共文明引導員李君利。許多路過海淀黃莊路口的行人,都會對這位聲音洪亮、“飆”多國外語的文明引導員印象深刻,為他的工作熱情“點贊”。
他們中,有熱心傳播中華傳統文化的“義工之星”佘汪洋。多年義務教授書法的他說:“拾起這支毛筆,就是重新找回我們的精神命脈。我要發揮自己的專業特長,長期扎根社區,讓墨香飄進千家萬戶。”
他們中,有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的“先鋒戰士”裘軍民。作為一名轉業的特種兵,裘軍民始終以軍人作風嚴格要求自己和他所管理的巡防隊,在清理違法群租房和整治普通地下空間中發揮了先鋒作用。
他們中,還有義務教授“五虎棍”的非遺傳承人趙文岳。他是一名公交車司機,也是華清園社區民俗文化隊名譽隊長,更是海淀區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翰林院五虎棍的傳承人。每周六,趙文岳都會在雙榆樹公園義務教授五虎棍,他說他是打心眼兒里喜歡這項文化,“只要能把五虎棍發揚光大,花多少錢我都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