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關村管委會和中關村發展集團近日聯合舉辦了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高成長企業股權投資及中關村發展集團與銀行業銀企合作簽約儀式。北京市委常委、海淀區委書記趙鳳桐出席。
儀式上,中關村發展集團與18家高成長性企業簽訂了股權投資合作意向書,與5家院所高校、6家銀行簽訂了戰略合作意向書。這是繼5月13日中關村發展集團舉行第一次股權投資和創新合作簽約儀式后,中關村發展集團充分整合資源,不斷完善項目發現機制,凝聚社會資本共同支持項目落地,進一步加大重大科技成果產業化股權投資工作力度,在兩個月時間里取得的階段性成果的集中體現。
在18個高成長企業項目中,電子信息類9個、生物醫藥類4個、先進制造類3個、新能源和環保類2個,都符合《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行動計劃(2010-2012)》中重大科技成果產業化工程的要求,技術上都是自主創新、在國內外具有領先優勢、能夠支撐戰略性新興產業,核心團隊和帶頭人優秀,產業引領作用和規模化前景比較明朗。
5家院所高校都是在戰略性新興產業上產出重大科技成果的生力軍,是中關村發展集團挖掘重大項目的重要來源地。6家銀行將為項目落地發展提供更便捷、更有力的金融支持。由此,中關村發展集團在高成長性企業、重大項目和金融機構間切實發揮起紐帶作用,將為創新中關村示范區投融資體系作出有益嘗試。
促進科技成果產業化,加快重大項目落地,是北京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快產業結構調整的重大舉措。中關村發展集團董事長于軍在簽約儀式上介紹,中關村發展集團積極落實市委市政府戰略意圖,在重大科技成果產業化上注重發揮資源統籌優勢、股權投資方式優勢和資金組合優勢,通過不斷拓寬項目來源渠道,打造快捷高效的項目落地服務體系,推動重大項目成果落地,示范帶動一區十園的整體發展。
在成立僅100天之際,中關村發展集團已與34個重大科技成果產業化項目和高成長性企業、11家高校院所建立起以股權投資為主要方式的戰略合作關系,與6家銀行建立起旨在創新重大項目產業化融資方式、增強融資功能的銀企合作關系,在工作上已漸漸形成模式,建立體系。從參加簽約各方代表的發言中可以看出,中關村發展集團的運作模式已經得到了示范區企業、高校院所和銀行的高度認可。
趙鳳桐對中關村發展集團成立以來的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在當前復雜的宏觀經濟形勢和戰略性新興產業不斷興起的大背景下,要從首都發展全局出發,加快推進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要充分發揮政府股權投資專項資金的指引作用和放大效應,結合中關村發展集團自有資金,引導社會資本進入,形成資本集成,以股權為紐帶,為加快重大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提供強大支持。要大力推進重大科技成果產業化平臺體系建設,建立科學、完善的篩選機制、標準及服務體系,形成長效工作機制。
趙鳳桐在講話中提出,要利用示范區的影響力,吸引更多的重大項目在京落地,持續推動自主創新,切實帶動首都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為建設創新型國家及首都創新型城市提供強大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