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中關村投資 > 正文

中關村留創園“類海外”創業環境助海歸人才創業

日期:2012-05-22  來源:人民網
[字體: ]

圖為海外人員參觀考察中關村軟件園。

  在2012年度中關村留學人員創業服務體系工作會上,中關村留創園提出要“借鑒先進國家和地區建設高科技創新創業區域的經驗,打造‘類海外’創業環境”。

  以政策為基礎保障

  “類海外”創業環境,即模仿海外環境,為海歸人才創業提供一系列金融、落戶等政策支持,構建創業最適宜的環境,促進人才創業。

  中關村提出“類海外”創業環境這一理念,與充分利用國家相關政策是分不開的。2011年3月,中組部、國家發改委等15個中央單位與北京市聯合印發了《關于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人才特區的若干意見》,提出要在中關村范圍內實行13項特殊政策,打造國家級人才特區。

  目前,中關村不斷加強孵化器體系建設,推動多種經濟主體參與創業孵化,同時完善對創業企業的服務支持體系,特別是普遍缺少的金融支持體系的相關政策。這一系列措施將促進中關村科技園區在原有良好創業環境的基礎上,進一步打造成更加適宜的“類海外”創業環境。

  憑環境引高端人才

  良好的創業環境是海歸人才創業成功的必要條件。中關村管委會人才處處長李志磊表示:“海歸人才回國創業會遇到融資困難、團隊人才不足、缺乏創業指導等問題,我們建立‘類海外’創業環境會首先集中解決這些問題”。同時,“類海外”創業環境將在重大項目布局、科技經費使用、人才培養、房租補貼、扶持資金等諸多方面為海歸創業提供便利,完善了引才體系,有助于吸引更多海外人才。

  “類海外”創業環境也將吸引到了一大批“洋專家”。李志磊說:“我們現在已經開展了‘外專千人計劃’來吸引‘洋專家’,以彌補我國非華裔外籍高端人才過少的不足,從這點上說,中關村的‘類海外’創業環境的意義就不單單是吸引海歸人才了。”

  在實踐中繼續完善

  中關村過去在引才和創業環境構建中所做的實踐為“類海外”創業環境的構建打下了基礎。截至目前,中關村有1.5萬名留學歸國人員,創辦了約6000家企業,建成的33家留創園孵化總面積達320萬平方米。留創園設立的創業投資基金規模已達8.5億元,累計投資企業155家,這都和構建“類海外”創業環境的實踐分不開。

  但是,作為一個全新的理念,“類海外”創業環境的標準和要求決定了它還需要在實踐中進一步完善。 “接下來,我們要加大對留創園高端人才的培訓力度,考慮開展國際培訓課程,如赴美國硅谷地區培訓等”,李志磊說,“我們還會建立企業和企業家信息數據庫,加強海外人才基地的建設,加大‘走出去’的步伐,繼續完善‘類海外’創業環境。”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中關村社區 版權所有 / 京ICP證05038935號

關于我們 | 廣告招商 | 聯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