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中關村投資 > 正文

中關村模式輻射進行時

日期:2012-11-09  來源:《中關村》
[字體: ]

 —— 青海海東科技園誕生記

  The Diary of Building Qinghai Haidong Technology Park

  作為中關村(5.55,-0.18,-3.14%)科技園區在北京之外建立的第一個輻射基地,海東科技園將對入駐企業在稅收、土地、人才引進等方面提供國家西部大開發和青海相關地方優惠政策服務。作為海東科技園的建設者和管理層,用海東得天的生態環境結合獨厚的資源優勢招商,推動海東科技事業的發展,已在海東上下形成了廣泛的共識。

  Haidong Technology Park will be settled in the country's western development. It will also introduce Qinghai relevant local preferential policies to companies settled in terms of taxation, land, talent introduction. 

  2012年6月8日,在中國高新區的發展史上注定是具有里程碑意義一天。這一天,“中國硅谷”中關村科技園區在北京之外建立的第一個輻射基地——海東科技園誕生。

  從模仿到傳授,以中關村為領頭羊的中國高新區經過20多年的發展,其模式已趨于成熟。“中國硅谷”中關村科技園區近年來也以不同形式孵化出各種獨具特色的高新區,而海東科技園的誕生,一開始便被冠以“西部硅谷”的美譽。

  在中國的版圖上,海東處在青藏高原與黃土高原的過渡地帶。國家“十二五”規劃把加快發展蘭-西經濟區,培育新的經濟增長極納入區域發展總體戰略后,青海省委、省政府審時度勢,超前謀劃,奏響建設東部城市群的號角。海東憑借區位優勢和良好的投資環境占盡先機。

  傍大牌:牽手中關村

  從中關村到柳灣村。繼西寧經濟技術開發區、柴達木循環經濟實驗區之后,作為青海產業鏈條的第三極,海東工業園自2011年3月成立,一年后2012年3月,海東科技園宣告成立,其定位是海東工業園區的園中園。于是海東高層構建了這樣一個平臺:能夠對園區產業規劃、布局提供相應的智力支持;能夠促成高新企業來海東投資,實現互利共贏;或引導核心上市企業到海東發展。這樣一個平臺無疑將對海東工業化進程和產業結構調整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必將對海東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發展方式、提供產業支撐方面打下堅實基礎。

  令人欣喜的是,機遇垂青有所準備者。幾年前,就展開的青海省和北京市的合作工作,為海東工業園的建設插上騰飛的翅膀。

  早在2008年,中關村科技園區就與海東地區簽訂了科技人才合作協議;2009年,北京市政府和青海省政府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從此,中關村的創新血脈和海東緊緊相連。海東破繭化蝶,將實現由農業經濟時代向工業經濟時代邁進的華麗轉身;2011年10月,來自北京市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及其下屬的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科技大學3所科技園與海東地區領導舉行會談,就建設中關村大學科技園青海基地達成共識;2012年3月,按照頂層設計、總體規劃、合理布局、加快發展的原則,中關村管委會與海東地區領導達成共識,輻射共建青海中關村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因此,海東科技園應運而生,規劃面積2180畝,位于曹家堡臨空綜合經濟區的平安縣柳灣村。這是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第一個輻射基地。

  2012年6月8日,海東科技園在柳灣村隆重奠基。青海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強衛,副省長高云龍,省政協副主席李忠保,中關村科技園區管委會主任郭洪、科技部火炬中心常務副主任張志宏,以及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工業大學、中國政法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微博]、北京交通大學等高校負責人及20余家大學科技園、40家來自北京的企業界代表、40多名留學生代表,共計200多名北京嘉賓出席了奠基儀式。期間,青海省省長駱惠寧親切接見與會代表。

  海東地委書記于叢樂在致辭中指出,以簽約儀式為標志,海東在依靠科技引領,調整經濟結構,促進產業升級上翻開了歷史性的新篇章。作為全國首家在北京市以外由中關村管委會支持建設的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必將為海東進一步拓展發展空間、依靠科技創新、轉變發展方式、加快新型產業體系建設帶來重大機遇與動力。

  撒火種:定位高科技

  青海中關村高新技術產業基地暨海東科技園,依托中關村高新技術產業優勢,以開發高新技術和實現科技成果的產業化、國際化為目標,促進科研、教育與生產相結合,建設科技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綜合性基地。

  在筑巢引鳳上,海東科技園緊緊圍繞國家“十二五”加快發展新型產業要求,根據企業產業鏈、技術含量,把具有頂端技術的企業引進到科技園來,為青海以資源型為主的企業提供技術支持和革新,輸送血液,使其煥發活力。

  按照青海省第十二次黨代會提出的低碳、綠色、集聚、循環的要求,海東科技園計劃在5年時間內實施“5318”工程(即:力爭在五年時間內,入駐科技型企業達到300家,園區總產值達到100億元,凝聚各類高端人才達到8000人)和“5223”工程(即:5年內,吸引海歸200人,博士200人,技術和管理領軍人才300人),建立青海留學人員創業園、軟件園等10個配套設施比較完善的專業園,搭建企業孵化平臺、金融服務平臺、人才培育平臺,設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成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引進風險投資公司和培育上市公司。通過科學規劃、精心建設,將海東科技園打造成為青海省的“科技創新中心、人才集聚基地、創業孵化基地”,成為引領全省科技成果產業化的先導和技術創新的重要示范區。

  為了實現這一宏偉藍圖,海東領導層馬不停蹄奔赴在第一線。

  3月9日,海東地委書記于叢樂帶隊赴北京,廣泛接觸中關村項目,密集的走訪日程看出,北京高等院校、中關村園區管委會、規劃設計研究院、知名企業一個都不能少。

  5月18日,青海百能匯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青海能高新能源有限公司、海東道通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分別在青海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和海東地區工商行政管理局辦理企業工商注冊登記。海東科技園招商工作初見成效。

  5月22日,海東科技園與國基建設集團簽訂戰略框架協議,海東科技創業大廈建設方案拉開建設序幕。作為科技園起點建筑,海東科技創業大廈正式啟動。

  6月27日,海東地委書記于叢樂、行署專員金長華等會見了美國A-monix公司全球高級副總裁Guy Blanchard等一行,并就聚光光伏項目進行會談。

  7月22日,中國政法大學科技園總經理帶隊到海東科技園洽談西部知識產權中心建設事宜。

  10月18日,海東地委書記于叢樂率領地委、行政公署、工業園區、科技園、樂都縣主要負責人,就海東規劃建設和服務體系建設,再赴中關村展開一系列考察、訪問、洽談和觀摩活動。

  目前,入駐海東科技園的項目包括計劃投資1億元的百能儲能項目、計劃總投資1.5億元的高新能源項目、投資5000萬元的道通新一代信息物聯網項目,得到中關村的關注,相關支持工作業已展開。

  在海東科技園的規劃藍圖上,海東科技創業大廈、百能儲能項目、能高新能源光伏項目和中國移動[微博]青海數據(云計算)中心4個項目已動工。除此之外,另有一大批中關村項目的招商工作,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當中……

  中關村是我國科技智力和人才資源最為密集的區域,也是我國最具代表性的高端產業功能區,被稱為“中國硅谷”。海東科技園是中關村園區在北京之外建立的第一個輻射基地。中關村管委會主任郭洪說,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管委會將積極推薦中關村園區高科技企業到海東科技園落戶和發展,推動中關村園區內的26家大學科技園在海東建立分園,并在技術轉移、人才培養、企業孵化等方面對海東科技園進行支持。而海東地區也將配合和優先支持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管委會推薦的高科技項目和企業,對入駐企業在稅收、土地、人才引進等方面提供國家西部大開發和青海相關地方優惠政策服務。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中關村社區 版權所有 / 京ICP證05038935號

關于我們 | 廣告招商 | 聯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