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端制造業基地內已建成投產的京西重工廠房
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以下簡稱“中關村示范區”)優化空間布局的大幕正式開啟。上周,中關村科技園區管委會與房山區人民政府正式簽訂了共建《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房山園》的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北京高端制造業基地”正式掛牌,成為了今年首個掛牌的產業集聚園區。記者注意到,中關村示范區空間規模和布局的調整,不是簡單的量變,而是質變。納入中關村示范區,為首都更多區域的創新發展裝上了新引擎,將加速區域整體經濟與社會建設的優化和發展。
各類創新要素將集聚“北高”
在總面積15.73平方公里的房山園中,北京高端制造業基地作為集“研發、生產、服務”于一體的實體經濟產業集群,今后將充分利用中關村示范區在政策、資金、技術、人才和服務等方面的優勢,從而邁上創新驅動的新臺階。
北京高端制造業基地管委會主任周文海接受采訪時表示,加入中關村示范區,對于北京高端制造業基地來說是一次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基地將聚集人才、技術、資本、政策、土地等各類創新資源,為入駐企業提供更廣闊的發展平臺。
周文海告訴記者,今后,北京高端制造業基地將同時享受中關村科技園“1+6”系列先行先試政策,深化股權激勵、科技成果處置權和收益權、科研項目經費管理、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工商管理、社會組織管理等改革試點,也能夠切實發揮政策的最大效應。
據介紹,下一步北京高端制造業基地在與中關村管委會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的基礎上,將建立健全基地與中關村管委會多渠道合作機制。建立科技成果轉化流通機制,通過建設標準化廠房、研究成果孵化基地、推廣利用研發中心等有針對性地承接科研成果轉化工作;建立與中關村管委會的人才流動機制,吸引中關村分流人才,到基地企業工作;通過與中關村管委會建立流通機制,積極推進全球資源“高端鏈接”和“走出去”戰略,提高企業對國內外創新資源的整合利用能力,大幅提升企業國際競爭力,并吸引國際先進項目入駐基地。
明年內“北高”6個項目達產
記者了解到,已走過兩年創新之路的北京高端制造業基地,位于房山區竇店鎮中部,于2011年7月21日成立,是本市惟一一個市級高端制造業基地,起步區規劃面積5.85平方公里,核心區12平方公里,擴展區30平方公里,是北京市南部高技術制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帶的重要組成部分。
據統計,目前北京高端制造業基地已聚集了一批在國內外具有影響力和產業帶動力的規模企業,打造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知名品牌。
長安汽車、京西重工減震器以及國能電力三維鋰電池等項目建成投產;北車軌道交通裝備產業園、北控綠色科技產業園、金朋達無人機等6個在建項目預計年內至2014年初將陸續建成投產;此外,還有一批園區配套產業和裝備制造領域的優質項目已經達成初步合作意向,項目落地細節的商務談判正在同步推進。
據統計,北京高端制造業基地投產、在建、簽約和在談項目約60個,2012年實現固定資產投資22.13億元,3家投產企業實現產值約8億元,解決就業1800多人。
預計“十二五”末,北京高端制造業基地年產值達500億元,解決就業約2萬人;到2020年,預計產值達2000億元,直接和間接創造就業崗位10萬個。
從電子一條街到創新示范區
記者了解到,中關村示范區經過20多年的發展,從“電子一條街”起步,經歷了“北京市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區”、“中關村科技園區”、“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三個重要發展階段,已經成為全國最重要的科技創新區域。
2009年以來,國務院批復的各項政策措施得到有效落實,“1+6”先行先試改革試點加快推進,中關村示范區深入推動科技創新、文化創新和體制機制創新,創新創業人才加快聚集,科技創新能力不斷提高,企業進一步做大做強,科技金融創新深入推進,示范引領作用進一步增強。
中關村示范區已經成為世界上科教智力和人才資源最為密集的地區,對于我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產業結構調整、實現戰略性新興產業跨越式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策源地、制高點和重要依托。對首都科技創新、經濟發展和城鄉建設等方面起到了重大推動作用,成為首都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
在新的歷史時期,國務院先后批復同意中關村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要求中關村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發展創新資源優勢,加快改革與發展,努力培養和聚集優秀創新人才特別是產業領軍人才,著力研發和轉化國際領先的科技成果,做強做大一批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型企業,培育一批國際知名品牌,全面提高中關村科技園區自主創新和輻射帶動能力,推動中關村科技園區的科技發展和創新在本世紀前20年再上一個新臺階,使中關村科技園區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空間優化調整實質是優化布局
2012年10月13日,國務院同意對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空間規模和布局的批復,示范區面積從233平方公里調整為488平方公里,涉及北京市所有區縣。
房山、門頭溝、懷柔、平谷、密云、順義和延慶7個遠郊區縣首次擁有了中關村園區,享受中關村各項優惠政策和配套政策措施。
“這次中關村空間布局優化調整,并不僅僅在于示范區空間數量的增加,其實質是布局上的優化。”中關村科技園區管委會副主任宣鴻表示,房山園的北京高端制造業基地率先掛牌,標志著園區優化空間布局工作實質性的開始。
多年發展過程中形成的一套完整的制度體系,將覆蓋到北京房山區,一方面園區核心區的高端科技成果資源轉化有了更大的發展空間,此舉將改變西部地區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另一方面,人才、金融、服務等高端要素也會聚集到房山的高端制造業新區里來,這必然會促進區域整體經濟和社會建設的優化和發展。
據介紹,空間規模和布局調整后,中關村示范區的創新發展布局將顯著優化。到2020年,中關村示范區將基本形成以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為主要形態,以“兩城兩帶”為重點,各分園之間分工明確、布局合理、相互聯動、協同發展的“一區多園”發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