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中關村投資 > 正文

碧水藍天繞京城:中關村新技術助力首都生態文明建設

日期:2013-04-12  來源:BTV在線
[字體: ]

  節能環保產業是中關村戰略性支柱產業之一,一批行業領軍企業在大氣污染治理、污水處理等方面 擁有國際領先的自主知識產權技術,成為首都 生態文明建設的主力軍

       這里是北京市八一中學高中部的一間教室,學生們上課使用的電,不再是通過原有的火力發電,而是由建設在教學樓屋頂的太陽能電池板發出來的。

       一直以來,太陽能發電主要用在大型工廠等商業項目上,在城市占大量面積的學校、辦公樓上利用率不高。從2011年開始,市發改委、市教委和市財政局聯合中關村高科技企業,啟動“金太陽工程”,計劃3年內在北京市1000所中小學建設100兆瓦太陽能發電設備,采用新能源代替原有的火力發電,降低大氣污染。目前已經在70所學校建成5兆瓦發電容量,每年降低燃燒標準煤2000噸。

       而在北京市郊的污水處理廠,成為世界上最先進的污泥處理技術展示廳。傳統意義上污染環境的垃圾,在中關村科技人員的手中變成了最好的肥料。

       隨著城市化的進程,相應的城市污水處理廠的污泥產量也急劇增加,污泥中的有害物質極易對地下水和土壤造成二次污染。2011年,中關村企業綠創公司自主開發的污泥終端處理處置技術,比傳統的污泥填埋技術,處理效率提高了40萬倍,實現了污泥處理的“日產日清,就地處理”。

       2012年,中關村環保產業收入規模達到2075億元,上市企業達18家,自主創新專利技術超過70項,有力實現了技術促進首都生態文明建設的目標。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中關村社區 版權所有 / 京ICP證05038935號

關于我們 | 廣告招商 | 聯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