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中關村投資 > 正文

發揮“中關村”要素 發展“高精尖”產業

日期:2014-11-05  來源:金黔在線-貴州商報(貴陽)
[字體: ]

記者昨日從貴陽市第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八次會議獲悉,園區規劃布局及產業定位不夠清晰、融資能力不強、土地資源利用效率低等問題成為該市產業園區建設發展的難題,尤其是園區基礎設施建設進度滯后,已成為制約園區及縣城經濟發展的“短板”。

困難:規劃不清、定位不準、投產率偏低

“2013年以來,貴陽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以中關村貴陽科技園為統領,以高新技術產業和現代制造業為龍頭加快發展現代工業。”貴陽市工業和信息化委 主任康克巖談到,但是具體到各個園區,規劃控制范圍統籌不夠,不科學、不合理;產業定位不夠清晰,部分園區仍存在項目布局散亂、主導產業不突出等現象。

同時,貴陽市人大財經委主任委員毛基木指出,通過調研發現,貴陽市產業園區項目投產率偏低。

針對該些問題,貴陽市工信委提出下一步規劃布局,將緊扣中關村貴陽科技園“一城兩帶六核”的總體規劃布局,結合實際,以各區(市、縣)、經開區、高 新區、綜保區、臨空經濟區為主體,將全市園區梳理調整為十三園。同時,明確產業定位,將充分發揮“中關村”要素,培養園區科技創新機制和發展原動力,大力 發展以大數據、新醫藥、高端裝備制造、航空航天產業和金融服務業等為重點的高新技術產業、現代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

貴陽市人大財經委建議,針對當前該市工業經濟存在“增量不足、存量減少”的問題,應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提高項目投產率,用“倒逼機制”全力協調解決各項要素配置,確保項目盡快投產達產。

困難:路網不完善,生產生活服務配套滯后

貴陽市工信委、市人大財經委組委均認為,園區基礎設施建設進度滯后,已成為制約園區及縣城經濟發展的“短板”。“一方面是基礎設施配套不完善。路網方面,除小孟、麥沙等開發較早的園區外,其余園區的路網大多不完善,”康克巖說,另一方面,生產生活服務設施配套也不完善。

如何攻克“短板”?“我們將按照‘一年強基礎,兩年大突破,三年大提升’的總體要求,用一年左右時間基本完善產業園區基礎設施,到2017年形成一 批基礎設施完備、主導產業突出、經濟體量較大的產業園區,與貴安新區及周邊地區協調創新、聯動發展。”康克巖介紹,到2017年,園區經濟總規模實現三年 翻番,其中:工業總產值達到3600億元以上;園區固定資產投資累計達到3000億元以上。

困難:融資能力不強,土地利用效益較低

在貴陽市產業園區發展中,融資能力不強是另一大難題。據貴陽市工業委介紹,一方面,園區建設滾動發展運營模式尚未形成,另一方面,園區融資手段單一,土地資源仍然是各平臺公司向銀行直接融資的首要資源。

 

 

“除此之外,貴陽園區土地利用效益并不高。”貴陽市人大財經委主任委員毛基木說,由于落地在產業園內的工業項目投產率不高,部分投產項目因種種原因沒有產值,導致園區綜合效益較低。

針對融資能力不強問題,貴陽市工業委表示將全力打造園區投融資平臺,對未設立投融資平臺或平臺規模較小的園區,通過市級平臺進行項目包裝、資金籌措,對各園區進行融資支持,實現產城互動、產融結合。

土地利用效益較低問題,貴陽市人大財經委還建議,對已簽約而遲遲未開工建設的項目要進行及時清理和調整,確保有限土地資源向優質企業和項目傾斜,促成快速建成投產,形成規模。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中關村社區 版權所有 / 京ICP證05038935號

關于我們 | 廣告招商 | 聯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