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中關村資料 > 正文

14種音樂語言唱響中關村

日期:2014-11-04  來源:環球網
[字體: ]

有氣勢恢宏的風格,也有朝氣蓬勃的曲風,有以青春激蕩溫馨浪漫為主調,有的以真誠大氣訴說為旋律,還有的充滿喜悅與快樂,深情和贊美……在中關村創業文化暨中關村之歌歌曲發布座談會上正式公布的14首中關村之歌,以極具個性的14種音樂語言傳唱著中關村的精神。

  “14首歌曲具有完全不同的風格,目的就是把選擇權交給大眾,讓他們去勾勒出自己心中的中關村。”唱響中關村·中關村之歌征集活動承辦方品牌聯 盟(北京)咨詢股份公司董事長王永表示,中關村之歌推出的不是一首歌曲,而是一組歌曲。這14首歌曲包括:《與夢想同在》、《追夢》、《中關村之夢》、 《離夢最近的地方》、《夢圓中關村》、《有這樣一個地方》、《夢開始的地方》、《站在舞臺上》、《夢想之都》、《世界的村莊》、《中關村》。其中,《離夢 最近的地方》、《追夢》、《有這樣一個地方》擁有兩個版本。

  作為第一個國家級的創新示范區,中關村涌現出大量振奮人心的創業故事和一大批敢于創新,不怕失敗的創業者,并成為中國創新創業的一個標 志。目前,中關村在創新技術、創新標準和創新成果上不斷取得突破性的進展,在IT、通訊、生物制藥、動漫、機械制造等多個領域內產生了大量具有影響力的品 牌企業和知名人物。在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中,中關村早已經超越了區域概念,形成一區十六園發展態勢。如何進一步增強中關村的內聚力和向心力,如何讓社會更 深刻的認識中關村,如何把中關村精神轉化為更多的社會財富,成為中關村未來發展所面臨的一個重大的命題。

  早在去年作曲家深入中關村采風的時候,就有企業家指出,中關村迫切需要一首朗朗上口的歌曲來表達中關村人的情懷,激發新老中關村的人, 尤其是新一代的80后、90后創業者們的共鳴。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最終出爐的14首中關村之歌,承擔著弘揚和謳歌中關村精神的使命。作為中關村精神的載 體,中關村之歌的立足點不僅立足時代發展的大背景,比如“中關村騰飛時代的舞臺上,這是離中國夢最近的地方”(離夢最近的地方),也有著細節之處見精神的 獨具將心,比如“編一道程序解開我的疑問,用一塊彩屏閃亮我的青春”(夢圓中關村)。還有的歌曲始終沒有出現“中關村”三個字,卻淋漓盡致地展現了中關村 創業者的激情和不懼風險,勇于創新的精神,其中最突出的代表便是著名作曲家陳衛東作曲的《站在舞臺上》。

  在談到為什么有的歌曲做了兩個版本,活動主辦方中關村管委會的負責人表示,這是具有包容性的中關村精神在歌曲選擇上的一個體現,一方面 是因為有些歌曲演唱方式不同有的獨唱,有的合唱,比如《追夢》,另一方面是歌曲旋律各有優勢。同時,也是為了最大限度滿足不同年齡,不同群體聽眾的需求。 比如第一版的《有這樣一個地方》用的是很流行、很時尚、很新潮的音樂元素,也是考慮到90后群體的需求。

  唱響中關村·中關村之歌征集活動是由中共北京市委宣傳部、首都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共青團北京市委員會、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 會聯合主辦,品牌聯盟(北京)咨詢股份公司承辦。2013年5月24日啟動,先后征集到來自全國各地及世界多個國家2209首歌詞作品,組委會與作曲家反 復溝通,多次打磨,最終形成14首中關村之歌。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中關村社區 版權所有 / 京ICP證05038935號

關于我們 | 廣告招商 | 聯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