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中關村投資 > 正文

中關村園區建設與京津冀協同發展

日期:2015-01-01  來源:《中關村》
[字體: ]

 跨區域共建園區應注重新興技術的集成應用,高起點規劃,打造引領潮流的智慧園區、綠色空間。

  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是中央從建設創新型國家大局出發,對大區域發展格局進行重構性設計的重大國家戰略,對于破解新時期首都發展難題、實現京津冀一體化、打造我國新的增長極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戰略意義。

  三地合作格局初步形成

  就當前合作而言,京津冀三地積極推進,初步形成了多主體、多層次、多領域的合作格局。政府層面,2013年以來,北京、河北、天津三地政府分別 簽署了經濟社會多領域的合作框架協議,共同謀劃在產業轉型、交通體系、港口物流等多個方面的對接合作。市場主體層面,截至2013年10月,北京對天津、 河北的投資,占北京對全國對外投資總額的20%左右,其中大部分為社會投資;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科院北京分院、首鋼集團、首創集團、北控水務集團等一 大批市場主體也都深度參與和推動在津冀周邊的布局與合作。

  京津冀協同發展協同創新是核心,產業轉移與協作是重點,從創新協同和產業協作的角度看,中關村(8.33, -0.04, -0.48%)在 京津冀協同發展中至關重要。2011年以來,中關村管委會已與天津濱海新區、寶坻區,河北的廊坊、承德、唐山、保定等區域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加強在科技創 新、產業對接、人才交流等方面的合作,并扎實推進天津濱海--中關村科技園、寶坻京津中關村科技新城、固安大清河開發區等一批跨區域的共建園區規劃、開發 建設。從政府推動合作的角度看,跨區域共建園區是一種很有效的合作形式,具備利于形成雙方清晰的利益共享機制、利于推動產業整體有序轉移、利于實現雙方資 源整合的集中支持、利于培育形成特色產業集群等一系列操作性方面的特點,而將成為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方式。

  跨區域共建園區的關鍵點

  結合當前京津冀協同發展及中關村共建園區實際進展,在未來推進跨區域共建園區中應重點突出以下幾個方面的戰略重點:

  一是要有全球競爭的戰略視野,打造引領區域創新升級的戰略支點。中關村與津冀周邊區域共建園區有別于國內其他區域之間的園區共建,不是一般的產 業轉移,不是簡單的做大產業規模、追求經濟規模。京津冀區域在新時期國家創新戰略中地位獨特,肩負著建設世界級創新型城市群,引領我國參與全球科技經濟競 爭的戰略使命。中關村與津冀共建園區不是簡單的整合京津冀三地資源,而是要放眼全球,要在國家、區域和首都發展大勢中去找定位,瞄準未來全球發展的制高 點,整合利用好全球創新資源,增強創新競爭力,培育區域性創新增長極,使共建園區成為引領京津冀大區域整體升級的創新引擎。

  二是要以創新服務體系建設為核心,構筑大區域一體化的創新創業生態系統。中關村三十多年的創新發展,歸結到最核心的一條就在于構建了一個適宜創 新、激活創業的區域創新創業生態系統,使得區域能夠永葆創新活力,始終站在全球、國內創新發展的前沿位置。中關村與津冀共建園區核心在于移植中關村的創新 基因,要聚焦中關村創新創業服務要素、創新服務模式的導入,加快構建和完善創新創業服務體系。要按照產城融合的理念,推動科技園區與城市功能的互促升級, 大力提升園區科技創新服務、公共配套、生活等綜合服務功能,將共建園區打造成為"創新強勁、宜居宜業、功能綜合、環境優美"的創新社區,打造成為大區域創 新創業生態系統的重要創新節點。

  三是要把握科技創新的時代特征,以功能布局引領創新鏈、產業鏈分工。當前,互聯網思維和大數據時代下,創新鏈、價值鏈、產業鏈的布局在很大程度 上已經突破了時間、空間上的局限,呈現出"開放化、分散化、網絡化、社區化"的特征,合作的核心在于"思想流、信息流和資金流"。中關村與津冀共建園區要 把握科技創新的時代特征,特別是要注重運用移動互聯網思維,做好基于功能布局的頂層設計,在更大區域范圍內科學謀劃各區域功能布局,以功能布局引導創新資 源的合理流動,實現創新鏈的跨區域優化配置,帶動價值鏈分工與產業鏈協作,形成功能互補、創新聯動、產業協同的新格局。要高度重視大數據、物聯網、云計 算、智慧產業等對傳統行業轉型發展的影響,利用互聯網思維和新興技術促進傳統產業轉型、促進產業融合升級。

  五是要注重新興技術的集成應用,高起點規劃,打造引領潮流的智慧園區、綠色空間。當前,隨著信息技術,特別是云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網、大數 據等技術的快速發展,智慧城市、智慧園區正在快速興起,成為引領發展的潮流。新興信息技術是中關村示范區的最大優勢,在京津冀共建園區中,要突出兩大關 鍵:一是要高起點規劃、創新性設計,在園區規劃、設計、建設中,高度注重中關村新興信息技術的集成應用,突出"網絡化、智能化、智慧型"園區建設,打造一 批"智慧便捷"的新型科技園區發展標桿。二是要注重綠色環保理念、節能設計、節能技術、環保產品的全方位植入,推進資源能源綜合高效利用,打造園區"綠色 低碳、集約高效"的生態名片。

  五是要明確政府定位,引入社會化主體,發揮市場資源配置決定性作用。區域合作企業是主角,但企業的合作是點對點的,更需要發揮政府的引導作用, 發揮相關社會主體的資源集成、導向作用。首先,政府部門不要越位,過于積極,過多的規劃、定位、論證,缺乏統籌,無效的對接太多,簽了好多協議,落實的不 夠,在產業選擇上,項目選擇上,政府到底有沒有能力去準確的把握技術趨勢、行業趨勢,值得思考。其次,在共建園區中充分調動社會資本力量,園區開發建設、 運營管理中要積極引入科技園區運營商、科技孵化器投資運營主體等第三方、專業化的市場服務主體,充分發揮市場主體在服務、引導要素流動、配置方面的主導作 用。

  六是要高度關注創新創業者的需求,打造企業服務高地和成本洼地。二十年前,人們常說,有什么樣的產業、什么樣的企業就有什么樣的人;今天,在移動互聯時代,我們要說,有什么樣的人就有什么樣的產業,就有什么樣的企業。李彥宏之于百度[微博],馬云[微博]之于阿里,劉強東之于京東,雷軍[微博]之 于小米,等等,不勝枚舉。中關村與津冀共建園區中,要改變傳統產業轉移的思維,把人才和服務放在首要位置:一是要圍繞人才,特別是創新創業者的需求開展各 項服務,配置相關資源,探索以"置業"、"配套服務"帶動"創業"-以"創業"打造"集群"-以"集群"帶動"整體升級"的全新合作模式。二是要轉變傳統 的區位優勢、土地成本、政策比拼的競爭思想,轉向"拼環境、拼規劃、拼服務"。共建園區承接地必須在傳統區位、土地競爭的基礎上,更加關注環境,既包括產 業硬件設施、配套環境、商務環境,也包括行政服務環境、要素供給、生態環境,要切實降低企業生產成本、配套成本、運營成本,通過全方位服務,打造企業服務 高地和綜合成本洼地。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推薦閱讀
精彩推薦
商城打折熱賣

中關村社區 版權所有 / 京ICP證05038935號

關于我們 | 廣告招商 | 聯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