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受UNclub聯盟的邀請,去中關村創業大街做了一期分享。本來這種活動我一般很少參與,因為這個平臺上大部分的分享還是由創業者來完成,我們這些媒體人更多的是第三方的觀察者,很少登臺發表自己的觀點。
不過主辦方說“其實你們也是創業者啊”,我仔細思考了一下。發現的確如此,速途是一家媒體,但本質上來說也是一家企業,我們是媒體工作者,但在互聯 網高速發展的今天,又何嘗不是創業者。速途網由3個人的小小科技媒體,通過多次新媒體的轉型,發展成今天300多人的中型科技媒體集群,不敢說和那些綜合 性媒體相比如何如何,但至少在同類型企業(或者媒體)里面,規模已然是行業第一。
這些年的發展中,吃過的苦頭和走過的彎路只有我們自己知道,當然由于這次分享是以自媒體運營為主,這里就不再談及企業運營層面的東西,廢話不多講,我就把那天分享的內容中我個人認為的幾條干貨發出來,和大家進行討論。
關于自媒體的定義
關于什么是自媒體,百度百科或者相關的專業資料已經有了很詳細的解釋,但在我看來,目前所有關于自媒體的解釋和劃分都太狹隘了。在我看來,一個人只 要滿足兩個條件,那么他就是一個自媒體人,第一:有自己獨立的觀點;第二:有自己傳播觀點的渠道。按照這個解釋,在我看來我們的出租車司機都是自媒體人, 第一他們有自己獨到的觀點,我們坐車的時候發現司機師傅對國家大事的看法頭頭是道;第二,他們有自己傳播渠道,出租車師傅的渠道就是車和人,每天他的觀點 傳輸給很多乘客。
換句話說,做自媒體其實有很多種方式,而不是我們常規意義上認為能寫東西的才是自媒體。一個阿姨如果她能做得一手好菜,他通過微信或者優酷視頻每天 把她做菜的教程通過視頻的方式分享出來,如果能吸引成千上萬的人觀看,這種情況下縱然她不會寫字,我們都可以把她稱為一個優秀的自媒體。
自媒體的團隊化運作
“團隊化運作的自媒體”剛聽到這個說法大家應該會感到很詫異,因為在很多人看來自媒體最大的魅力體現在“自”,有自己獨立的觀點和思想,不被原有的框框束縛,如果都團隊化了,那么和那些傳統媒體還有區別嗎?
但我們發現,自媒體經過這些年的發展,似乎一切又回到專業化的原點,那些真正牛逼的自媒體人,背后往往是一個個團隊來運營,比如:羅振宇、王凱、程 苓峰等等。這些“自媒體”人,背后的團隊從內容策劃到落地,再到bd市場對外合作,都分工明確,并且大都有專業化的工作流程和體系。所以,自媒體到了今 天,要想真正當成事業來做,也不應該在單打獨斗,必須有抱團的思維來運營。當然,個別超級牛人和純粹為了玩票的人除外,這個觀點只針對大部分的普通人。
自媒體人要學會借船出海
為什么自媒體人會三六九等,為什么有“年入百萬”的自媒體人,為什么還有食不果腹的自媒體人,在我看來除了能力問題之外,很大的原因取決于自媒體人是否擁有使用資源和平臺的能力。
中國有句老話叫做“好酒不怕巷子深”,這真是一句害人的話,實際的情況是“酒香也怕巷子深”,現在國內大部分人的自媒體人都沒有平臺推廣的思維,為 了做內容而做內容。也有時候喜歡堅守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不愿意流量被分食,在我看來這是一種錯誤的做法,自媒體人要學會多平臺多渠道傳播自己的觀點或者思 想,除了微信公眾賬號,還有速途專欄、搜狐新聞客戶端、網易云閱讀、鮮果、扎客、今日頭條、即刻新聞、酷發現、騰訊訂閱等等幾乎所有的移動閱讀平臺能入駐 的盡量都入駐(遇到要求獨家入駐的平臺,直接拒絕,除非你有像魏武揮一樣生產內容的能力),讓我們做的事情能夠事半功倍。
附:以下是UNclub工作人員總結的在中關村創業大街的分享實錄
什么是自媒體?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自媒體的概念,丁道師認為,符合以下兩個標準的就是自媒體:
第一,你有自己獨立的觀點和思想。
第二,你有發出這個觀點或思想的一個平臺和渠道,那你就是自媒體。
亦即,人人都是自媒體!
自媒體有什么優勢?
1.免費
自媒體運營的優勢是很多東西都是免費的,我們用自媒體的平臺來做一些文章,來給用戶發一些內容我們幾乎是不需要繳納任何費用的。我們可以免費的使用 這個平臺,我們很多素材的來源是免費的,我們的很多的制作工具也是免費的,我們的溝通方式也是免費的,然后我們和客戶收錢,把客戶的內容進行投放,后者把 客戶的產品進行售賣,多種方式,都能成為我們的優勢。
2.互動
互動,因為在傳統的網絡形式我們說IBM的三千美元的廣告投放出去,出去就出去了,效果是多少,或者說有多少人引發了討論,這個事無從得知的,那個 時候QQ都沒有出來呢,誰知道這個廣告有沒有出去,或者有多少人看,有多少人去購買,這個更是無法去檢測。但現在我們通過這種新媒體的平臺,比如現在一個 文案投放出去,可以很方便地通過微博、微信、朋友圈收到這種反饋。這種互動性是通過傳統的任何一種電視也好廣告也好廣播無法比擬的一種優勢。就是企業由單 一的方式變成互動的方式。
3.精準
第三個就是精準,我就拿我那個養生堂來舉例。如果這個號去買一些電子產品的話估計沒有多少人去搭理,正是因為關注這個號的人群是對健康對養生比較關 注的一些人群,那你去買這些跟健康跟養生有關的東西那就自然而然有很多人來買你的帳。自媒體運營賬號的一個步驟詳解第一個就是我們自媒體的一個定位。因為 這也是這兩年比較關注的一個問題,因為以前就是想怎么做怎么做,自己覺得想怎么好玩怎么來,很多人是抱著好玩的態度來。
如何運用一個自媒體?
1.全面系統地學習自媒體運營,規劃自媒體的發展之路。
2.熟知企業文化發展,自媒體化營銷的基本方式。
3.從線上到線下,從高大上到接地氣,學會讓自媒體從理論到實踐上的一些應用。
4.應用一些新媒體平臺,全網營銷,事半功倍。
5.就是多領域的一些案例分享,從實踐中找到操作思路的方式。
如何運用好自媒體?
1.定位
你這個人,或者你這個團隊擅長哪個領域,或者你覺得有那個空白的市場,你想去搶占這個市場,在做任何一件事情之前要做好團隊的定位,定位可已讓你少走很多彎路。
2.目標
既然有了定位就要設立一個目標。沒有目標團隊是沒有奮斗力,不要想能做成什么就做成什么。大部分自媒體比較松散,不設定一個目標,沒有名曲的目標,就像一個無頭蒼蠅,沒有目標就沒有前進的動力。
設立的目標可能是粉絲量的增長,可以是銷售力的提升,可以是評估影響力的評估系統,能不能達先不說,你得先設立這個目標。
3.內容
俗話說任何時候都是內容為王,寫東西,還是做菜,出租車司機,不管怎么變,廣播變成電視,電視變成自媒體,媒體的基本的一個理念就是內容為王,自媒 體一樣,但是我說的不是內容寫的有多好,文字只是其中的一種展現方式,這個也是很多人的誤區,很多人認為自媒體就是寫寫東西,做一些互動,這也是一個誤區 吧。
現在文字只是其中的一種方式,并不是全部,我們每天看電視是動態的,我們看畫展是圖片,我們聽音頻。我手上現在也關注了兩三百個公眾號,文字來傳播思想理念大部分是這樣的。文字,好處是門檻很低,缺點是容易造成同質化,很難形成自己的優勢。
選題:這也是根據你的內容,做選題的時候我們每周開一個選題會,有很多小組,然每一個小組說一下每個領域有沒有什么大事發生,我們進行討論。同樣我 們做自媒體,我們在寫新聞之前我們要有一個選題策劃的思路在前面。我們來舉個例子,今天我們看到兩會的一個新聞,我看到一個就是五十四章撲克牌,相對應那 幾個人,很多網友就評論大王對應的是哪個哪個,這個選題的方式就是吸引網友來討論。
還有就是一些企業,做一些微信上的小動畫,其實并不難的,用一些模板就可以。你們可以上網搜一些案例,看怎樣把策劃落地,做到吸引用戶的目的。
4.推廣方式
微信的推廣方式有好幾十種,說白了好多推廣方式我們都知道,我們通過百度,通過各種方式都能搜到,我們也把自己從0粉絲到五千萬粉絲,當讓我們這個是總共加起來的,來分享給大家。但是有的人說了,我看可但是沒有什么效果,原因很簡單,就是沒有去執行,執行力是很重要的。
就是只要你去執行,還有一些好辦法比如說互推呀,一些外部鏈接推廣呀等等很多方法,很多方法都需要我們用心的去做執行,而不是流于表面。
5.功能開發
這也是自媒體比較欠缺的地方,很多人認為只要把微信做一些轉發就好了,其實要是把微信利用好了的話,這個底部菜單在內容功能上,如果利用好了的話,和其他人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6.粉絲維護
可以建一些微信群QQ群等等,或者你再建一個微博的平臺,或者做一些線下的活動,獎品的發送等。
關于自媒體運營的一些經驗之談
1.借力營銷(你是造船出海,還是借船出海呢?)
第一個就是我一直就講你是造船入海還是借船出海,俗話說我們要借力打力。我們不能總靠蠻力,這樣反而不一定取得好的效果。
關于借船出海還是造船出海,我舉一個例子,就是有一條河你自己造一艘船過去,還是借別人的,我想答案很明顯,有很多人就是說每個環節我都自己來做,親力親為。
這樣第一個是你做的很累,還有就是當你把這些基礎的做完你發現機會早就別別人搶走了,第一個就是借船出海還是造船出海。利用你說的莫半夜好平臺也好,達到一個目的。
2.平臺入駐選擇(雞蛋不放在一個籃子里,哪些平臺可以成為自媒體陣地?)
第二個就是平臺入駐,其實第二個和第三個差不多。做自媒體不一定是微信,有好多人把微信和自媒體畫上等號,很多人說你的自媒體我就是加上你的微信。其實絕對不僅僅是這樣。
任何一款社交媒體產品,都有生命周期,比如微博微信QQ等等,同一時期也有很多不同的做的很好的產品。我們要把雞蛋放在不同籃子里。
3.病毒營銷(微信群、朋友圈的利用)
4.分析復盤
這也是我們很多人面臨的一個問題就是做完一件事情我們很多人高興一下歡呼一下,然后去做其他的事情。
我覺得這個可以緩一緩,就是你做成功了一件事情或者做失敗了一件事情,先不要著急做下一件事情,先整個團隊進行一個復盤分析,這是聯想公司所創立的一種重要的管理方式。
復盤的話對我們來說主要是三個步驟:
第一個就是數據的一個分析。
第二個是我們的團隊復盤。就是你這個團隊做完這件事,我們來好好的坐下來談論這件事,好好想一想。
你這一塊推廣為什么沒有坐上去,你這一塊為什么有錯別字,團隊復盤,團隊之間的溝通協作也是我們所欠缺的,就是我們做完之后不去考慮。
第三個是階段提升。我們不是為了復盤而復盤,我們是為了以后的一些發展和策略的制定,所以這是復盤真正的原因所在,我們要根據復盤好的來提升,不好的來改正,通過復盤來形成我們的方法論,把這個辦法整理成我們一個理論來交給我們新來的一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