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關村創業大街“創業家”平臺的工作人員向京港中學生講述創業孵化器
高校、科研院所密集的中關村一帶,是奮斗青年著名的“理想國”,在不足200米的創業大街,無數年輕的草根創業者野心勃勃,期冀創業孵化器助力自己取得成功。22日,多位來這里參觀的香港中學生稱,這里青年人創業熱情不輸港青,而大學畢業如有機會,很開心能來內地創業發展。
香港中學生袁裕豐告訴記者,沒有想到內地比香港以及香港部分社會基金更支持青年人創業,對于大陸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他覺得年輕人會受益更多,一些好的想法和創業理念也有獲得更多的實踐機會。
2014年,北京中關村西區的“海淀圖書城步行街”更名為“中關村創業大街”,成立伊始便迅速成為創業孵化中心,吸納了創業家、3W咖啡等多家 創業服務機構入駐,為創業者提供交流的平臺,同時通過創業項目路演為創業者和投資者提供對接渠道,資本與人才的碰撞,每天都在這條不長的大街上演。今年5 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來到中關村創業大街,到訪了3W咖啡館等企業,并表示要“讓創業創新成為時代潮流”。
如今,每天大量“找錢”的創業者和“找項目”的投資人在創業大街相互碰面商討合作,以創業家為例,該平臺自2010年成立以來已累計投資112億元,在分享創業案例的同時提供政策分析。
在參觀過程中,3W咖啡創客空間負責人還給京港大學生講解了創業孵化器,并提到為幫助初期創業者節約資本,平臺一方面幫助創業者解決公司注冊難 題,另一方面免去創業者辦公所用全部水電費,這意味著在政府政策鼓勵的背景下,絕大多數融資困難的初創公司每月只需支付1000元左右的“攤位”費,就可 以免去多重初期“煩惱”迅速成長,而為這些初期小公司買單的,是眾籌平臺后面的180位股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