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中關村投資 > 正文

科創慧谷天津“孵蛋”中關村人的創業雙城記(圖)

日期:2015-08-06  來源:北京商報(北京)
[字體: ]

科創慧谷的運營團隊需要經常開會探討問題
科創慧谷的運營團隊需要經常開會探討問題

在清華科技園附近,一家名叫“啟迪之星創業咖啡”的咖啡館成為齊曉紅的地盤,一杯杯咖啡也成為科創慧谷(天津)科技園(以下簡稱“科創慧谷”)與北京創 業者的溫暖連接。齊曉紅是科創慧谷的總經理,在她往返京津的五年中,一家家北京創業企業進駐,而她和自己創業團隊的故事,成為北京中關村人在異地創業的良 好借鑒。

創業雙城記

2010年創立的科創慧谷位于天津華明高新區,目前園區在冊企業達150多家。不過最初來天津創業的齊曉紅這批“中關村人”,都有一個適應的過程,他們的故事也反映著園區的變化。

從北京的中關村到天津的華明高新區,實際的距離并不遠,但在心理上,北京到天津仍有不短的“距離”。提起當時剛去天津的日子,齊曉紅總結道,一開始 不愛去,現在不愛回。齊曉紅解釋說,當時園區尚未建設完畢,裝修等都未完工,冬天的郊區顯得特別冷,而且吃也不是很方便,因此不愛去,但作為北京清控科創 集團在天津東麗投資的惟一一家科技園項目,讓齊曉紅不得不經常往返北京與天津,進行招商引資。

當時的天津園區幾乎是招商與裝修齊頭并進,但就是這一間間毛坯房,吸引了一家家企業進駐。在清華科技園附近,一家名叫“啟迪之星創業咖啡”的咖啡 館,這里成為她談事情常去的地方,每次約兩三家企業談項目,走一個又來一個,咖啡續杯都讓她感到不適,于是換茶成為慣例,久而久之,她也戲稱這家咖啡館是 自己的地盤。

“創業大管家”的使命

科創慧谷是清控科創的直屬公司——清控科創(天津)實業有限公司運營的高科技產業園區,主要由科技企業孵化器、創新企業加速器、總部經濟功能區和配套商務功能區組成,依托清華大學的技術實力與產業資源。

科創慧谷副總經理楊兵介紹,目前在園區加速器、孵化器、創業苗圃這三大板塊中,加速器主要針對初創型企業,每年約30家進駐園區,針對這些初創型企 業,園區的主要任務是讓他們走得更遠,包括做上市輔導等。除了加速器,孵化器則針對不成熟的企業,而創業苗圃則針對大學生等青年創業團隊,這樣的團隊從一 開始的一二十個如今已經發展到上百個。

通過這幾年的發展,進駐園區的企業也發生了變化。之前進駐的企業多來自北京,有一定規模,而現在很多是草根創業,年輕人的小項目,風險大,數量明顯增長。

進駐企業類型的變化,也使楊兵的工作發生了轉變。為了幫助這些草根企業更好地成長,園區通過舉辦各類創業活動、項目PK賽,幫助他們融入市場、傳授經驗、對接投資人和北京的一些資源。

楊兵提供的一組數字很好地說明了這一問題,去年一年科創慧谷園區舉辦的活動僅十幾次,而今年上半年,這一數字擴大至50余次,以至少每周一次的頻率進行。

齊曉紅笑說,為創業企業找融資、找資源,園區幾乎就是“創業企業的大管家”。

不能辜負這個時代

在談及園區最大的優勢時,齊曉紅介紹,清控科創是一家科技服務提供商和科技園區建設運營商,在清控科創系統化的服務理念和運營模式下,創建科創慧谷可直接復制服務科技創新模式入津。

目前,依托集團公司體系化的管理經驗和理念,科創慧谷已經引進和發展生物醫藥、低碳環保、電子信息、文化創意等高科技產業,“體系化就是告訴你怎么 走你就怎么走就成了,遇到問題做出小的調整,其實并沒有太多難度”。齊曉紅說道,科創慧谷服務創業公司成為承接北京企業孵化、轉化、產業化成果的基地,其 實都是在順勢而為。

然而,創業者仍有其難處,這一點經常與創業者接觸的齊曉紅十分清楚。創業首先面臨資金問題,齊曉紅表示希望政府盡快落實對大學生創業的扶持政策。

齊曉紅分析,2015年天津市針對大學生的失業金為每月960元,如果能把這筆錢轉化成對創業的扶持效果或許更好。

“應該把被動的補助轉化為積極的鼓勵。”齊曉紅坦言,對于社保基數政府也可做出調整,對創業企業來說,幫員工繳納社保成為一種負擔,而進入創業企業工作的員工也并非真的需要這筆資金,切實拿到的工資才最算數。

作為孵化器的總經理,楊兵表示,創業過程中必然會遭遇挫折,但是如果有人幫助,則可避免彎路,科創慧谷要做的就是施以援手。此外在他的經驗中,越來越年輕化的創業團隊也面臨市場的重重考驗。

“目前‘80后’、‘90后’成為主力,但他們對市場的把握不大。”楊兵表示。因此對于年輕人的這些小的創業項目,楊兵一再提醒緊盯市場,告誡他們創業并非一個人的事,能夠進入市場的才是最終的王者。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供的機遇下,作為“創業大管家”的科創慧谷(天津)科技園順勢而為,發揮清華特質的優勢,自己創業,也幫助別人創業。

· 數讀 ·

目前園區在冊企業達到150多家。

每年約30家創業企業進入園區加速器板塊接受指導。

上半年園區舉辦創業活動、項目PK賽50多次。

· Why Me ·

或許齊曉紅自己都沒有留意,在那家小小的咖啡館里,她所喝的每一杯咖啡都倒映著一張張創業者年輕和至誠的臉,這家孵化創業公司在孵化著別人,但在這個過程中,又何嘗不是在孵化自己?

不過,京津冀大大小小的企業孵化器有太多,齊曉紅們又是憑借著怎樣的自信和優勢,在遠離大本營的天津創出一片天空?

 

 

事實上,對于創業者而言,除了有一腔熱血外,還要有足夠的實力,科創慧谷的一大優勢就是依托清華大學雄厚的技術實力與產業資源,從而能夠搭建全方位服務體系,成為集商業中心、商務辦公、品質酒店、總部經濟及完善配套服務的綜合性科技園區。

2010年創園后,科創慧谷引入清華高端裝備研究院科研院所1家,在談華中科技大學三維打印研發中心1家,院士專家工作站1個,國家級引進海外人才 千人計劃1人,獲得區高層次自主創新創業人才15人,高科技企業近百家(科技型企業完成認證97個),入園企業14年稅收約1.38億元。 正因如此,它才成為京津產業聯動的典型案例。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中關村社區 版權所有 / 京ICP證05038935號

關于我們 | 廣告招商 | 聯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