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中關村投資 > 正文

中關村:科技創新的領跑者

日期:2015-09-01  來源:經濟日報
[字體: ]

  中關村創業大街已經入駐了車庫咖啡、3W咖啡、36氪、聯想之星、黑馬會等幾十家創業服務機構。 在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創新型孵化器——車庫咖啡局促狹窄的會議室里,前來取經的各方人士絡繹不絕。


▽ 中關村創業大街外墻上的電子屏不時閃過創業投資人的寄語。
中關村創業大街已經入駐了車庫咖啡、3W咖啡、36氪、聯想之星、黑馬會等幾十家創業服務機構。
在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創新型孵化器——車庫咖啡局促狹窄的會議室里,前來取經的各方人士絡繹不絕。圖為車庫咖啡管理合伙人李燕(右一)接待來訪者。

  中關村一直有著中國“硅谷”之譽,如今它是我國最具活力的科技創新創業中心,也是最重要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策源地。

  剛剛過去的一年中,在這片創新創業的沃土上,新創辦科技型企業超過1.3萬家,比上年增長1倍多;企業實現總收入3.57萬億元,比上年增長17.2%,對全市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40%……

  作為首個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在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號角聲里,中關村是如何實現持續創新發展的?《經濟日報》記者就此深入中關村進行了采訪。

  獨特的價值選擇

  這是個以創新創業為榮的時代。在中關村,創新創業成為一脈相承的價值選擇

  7月底的一天,魏清晨在車庫咖啡一間狹窄的會議室里告訴記者,他的團隊剛剛搬出去,“有投資了”。中關村管委會的許漢明處長在一旁介紹,老魏很“可怕”,他聽你的聲音,能知道你的心情。

  2010年以前,老魏在深圳主板上市的一家金融公司做信息副總。這年7月他脫身干起了面向企業的集體減壓培訓,前后服務過富士康、迪信通等大客 戶。隨著互聯網的興起,老魏做起了互聯網端的減壓服務,直到現在做海妖音樂,他始終沒有離開兩件事:一是情緒識別,二是情緒減壓。

  2013年開始老魏他們奮戰在車庫咖啡的一隅,在移動APP上服務著幾十甚至上百萬的用戶,“很可能在一兩年內服務上億的用戶”。據說,他們剛剛融到了600萬元的投資。老魏的“創業夢”似乎漸入佳境。而在北京的中關村,這樣的“夢”還有很多……

  坐落在中關村創業大街上的車庫咖啡里,不僅里面坐得滿滿當當,門口也經常是人頭攢動。“互聯網時代創業跟過去不同,以前創業者有想法卻不知道找 誰合作,也不知道向誰學習。”車庫咖啡的管理合伙人李燕介紹,車庫咖啡里有投資、創意、技術大牛,信息在此匯聚會發生化學反應,這里不是一個人在創新,而 是一群人在互動,在創新。

  車庫咖啡2012年獲得創新型孵化器的稱號,從2011年到現在,一共有400多家企業從這里走出去。去年,他們服務常駐及認證創業團隊147家。“我手上注明創始人的名片大概就有2900多張。”李燕說。

  這是個以創新創業為榮的時代。據說,中關村有一個“21歲現象”。21歲正好是大三學生,有一定的知識儲備,又有融入社會的想法,開始積極參與創業的實踐活動。他們的選擇為今日中國寫下最好的注腳,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浪潮已經到來。

  上世紀80年代,來自中科院的科學家陳春先創辦“北京等離子學會先進技術發展服務部”,被譽為“中關村創業第一人”。陳春先用自己長達20多年的創業歷程,掙脫體制機制的束縛,踏上“科技人員下海辦企業”的中關村第一代創業之路。

  以此為發端,個人計算機時代,以柳傳志為代表的創業企業家,打造了聯想、方正、同方等標桿性企業;互聯網時代,以張朝陽、李彥宏為代表的高端領 軍人才,創辦了搜狐、新浪、百度等時代性公司;移動互聯網時代,以雷軍、劉強東等為代表的新時代創業家,鍛造了小米、京東等新潮流企業。無論成立早晚,它 們都在科技浪潮中你追我趕、奮勇爭先。

  在中關村,創新創業成為一脈相承的價值選擇。這塊“示范田”上播撒下的種子,讓我們看到未來。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中關村社區 版權所有 / 京ICP證05038935號

關于我們 | 廣告招商 | 聯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