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中關村投資 > 正文

中關村海淀創業園:眾創時代搭平臺 孵化企業創佳績

日期:2016-01-24  來源:人民網
[字體: ]

上一頁
北京美髯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裁朱榮輝分享創業感受
北京美髯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裁朱榮輝分享創業感受
下一頁

1月22日,由北京中關村海淀創業園舉辦的“海淀創業園創業者俱樂部2016年新春聯誼會”活動在中關村創業大廈舉辦。 原北京海外學人中心副主任趙峰、北京海外學人中心運行保障部部長孫偉、海淀區人大常委會教科文衛工委副主任委員趙新鳴、北京市僑聯副主席石岳、上地街道辦 主任冀國瑞、海淀創業園主任趙新良等領導,北京奧瑞金種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韓庚瑞、北京智立醫學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洪利等優秀企業家代表齊聚一 堂,共話“同創”情誼,共創海淀創業園“高端、共贏,建設世界一流孵化器”目標。

會上,中關村海淀創業園主任趙新良總結了2015年創業園的具體工作,他指出,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形勢下,2015年海淀創業園成立了“金種子 創業谷”,建設學院路地區青年創新創業服務項目“眾創加油站”,打造“中國北京(海淀)留學人員創業園翠湖云中心分園”。海淀創業園內實現了北京國瑞升科 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依科曼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等5家企業成功上市。據趙新良介紹,截至2015年12月底,在海淀創業園累計孵化企業932家、畢業企 業273家、畢業在園企業58家,園內企業以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等行業為主,留學人員創業者中具有博士學位的占全部創業者的近50%,在園企業受政府資助 累計融資4.1億元;在創業谷累計在孵高新企業180家,畢業企業89家,吸引創業項目350個,其中140個優秀項目通過專家評審,46個創新項目獲得 政府資助790萬元。

作為已經擁有19年歷史的孵化器行業“老大”——中關村海淀創業園,逐漸探索出一條別具特色的創新創業道路。趙新良稱,眾創時代搭平臺,目前海淀創業園已 經搭建了智能硬件實驗室平臺、生物醫藥公共服務平臺、網絡孵化平臺,積極促進新興產業發展,同時加強資源整合,實現投融資、考察、需求等多方面對接,并眾 籌咖啡,讓在園企業“不出樓”,即可與成功企業家進行資源、融資對接,另外建創新型孵化器——金種子創業谷,形成“零成本創業+全鏈條孵化”與“聚集服務 資源+完善生態系統”的特色服務。

海淀區人大常委會教科文衛工委副主任委員趙新鳴闡述了近十年創業環境的變化,即創業者傾向于“找市場”,創業園開始提供金融、投資等多種服務,政府則簡政放權、更加開明。他建議海淀創業園,應努力挖掘更好的項目,將培養大企業作為下一階段的目標。

上地街道辦主任冀國瑞則分享了上地街道為創業者提供的便利服務。他介紹,上地街道面積共9.52平方公里,聚集了14666家企業,有近20萬員 工,2015年上地街道GDP超100億元,財稅收入近100億元。目前,上地街道設立了海淀區22個街道中唯一一個企業服務辦公室,并將繼續做好服務工 作。冀國瑞稱,2016年確定了四個工作重點,排頭兵是“疏堵”——將投入60萬元組織專業隊伍進行交通引導,新建7座立交橋或地下通道,其次是“治 亂”、“便民”、“樂業”,將在上地搭建實體服務平臺,提供集成化服務。

聯誼會上,數位優秀企業家代表表達了對海淀創業園的感恩,并分享了創業感受。北京美髯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裁朱榮輝結合在海淀創業園15年的創業歷程,介 紹了自己創業失敗的教訓,即要有平常心和創業風險意識。北京庫藍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柯鋼認為,創業過程中不能自我膨脹,要善于發現自己的價值,項目要能解 決社會的痛處,獲得成功便水到渠成。北京諾思蘭德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許松山則分享了如何度過創業初期,他指出,當創業項目符合社會需求時便有了生 存資本,同時要堅持發展主營業務,重視保護知識產權,建立核心團隊。

本次聯誼會誕生了中關村海淀創業園首屆校友會,并揭曉瑞曼博公司、中科嘉固公司、識益生物公司等獲得“海創之星”獎,德威華泰公司、天智航公司等獲得“紅鉆企業”獎,奧瑞金種業公司、諾思蘭德公司、智立醫學公司等獲得“優秀上市企業”獎。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中關村社區 版權所有 / 京ICP證05038935號

關于我們 | 廣告招商 | 聯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