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多米長的一條街區,服務創新創業能有多大的能量?40家創業服務機構、700個入孵創業團隊、2500余家合作投資機構、18.75億元融資額……春節前夕,開街僅有一年半時間的中關村創業大街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
創業服務機構一年翻番
春節前一個寒冬的午后,在中關村創業大樓昊海樓二樓,一場特殊的“街坊會”正在舉行。在這場主題為“創新無止境”的中關村創業大街年會上,創業 大街宣布迎來了兩個“新街坊”——普華永道和創客加。至此,入駐創業大街的“街坊”數量已經達到了40家,與一年前相比直接翻番。
在過去,人們腦海中所熟知的普華永道還是全球頂尖會計師事務所之一。近年來,這個人們眼中似乎只與“高大上”掛鉤的國際巨頭,也開始通過創新創 業服務“接地氣”,為初創期和成長期企業提供財務管理、市場開拓、全球擴張等服務。而中關村創業大街,成了他們眼中接觸優質初創企業最好的渠道。
說到給創業者提供創新服務的地方,你會想到哪?或許第一個進入腦海的會是創業咖啡館。2011年,全國第一個創業咖啡館車庫咖啡在這里開張,也成了“長”出中關村創業大街最早的“種子”。而如今,除了咖啡館,書店也成了中關村特色創業服務機構的一種新形態。
最近幾天來到中關村創業大街,如果你在不少創業服務機構中看到一個名叫“智慧書堂”的地方,你可別以為這是一家普通的書店。一月中旬,全國首家 知識產權主題書店剛剛落戶創業大街,在這里,除了能找到知識產權相關的各種書籍,創業者還能在這里獲得知識產權相關的培訓、講座等。
股權投融資平臺“因果樹”、依托清華優質資源的清華經管創業者加速器、投資服務機構和君資本……2015年,創業大街新引進20家機構,累計引 進共40家有影響力的國際國內創業服務機構。截至2015年12月,累計入孵創業團隊700個,超過100個海外團隊;合作投資機構超過2500家,有 375個團隊獲得融資,平均每家融資500萬元,融資總額18.75億元。
雙創經驗全國開花
作為創新創業資源高度集聚的標桿區域,中關村創業大街的影響力早已不局限在這一條街道之間。
去年下半年,中關村宣布“升級版創業大街”啟動規劃,復制中關村創業大街的運營經驗,北京將啟動建設全長7.2公里的中關村大街,將創新創業資 源的集聚、輻射作用進一步擴大。此外,創業大街還聯合15家創業服務“街坊”們和上百家創業企業,在北京、天津、河北等全國20多所高校進行校園宣講,讓 創業文化點亮高校,也引導青年們理性創業。
每天都有各式各樣的講座可以充電;不用刻意花時間去留意創業動向,因為樓上樓下街頭街尾,每天都有一個個創業團隊的展示;不用擔心自己的項目 “養在深閨無人知”,因為這條街上的各種優秀團隊,都會引起全國乃至全球投資機構的關注;不用為工商注冊、稅務跑斷腿,多家政府部門現場服務,在“創業會 客廳”里就能一站式解決這些問題……創業大街這種政府扶持、企業運營,集聚政府、企業多方創業服務資源于一個街區,形成集聚效應的“雙創”服務模式,也正 逐漸在全國輻射。
2015年12月,一個復制中關村創業大街模式的街區在青島開街。這個規劃建筑面積15000平方米的大街,包括A、B、C座樓宇及創業會客廳等綜合建筑群。
與中關村創業大街的“創業會客廳”類似,這里將提供工商注冊、多證聯辦、人力資源、創業導師、政策服務、項目申報、科技金融等一系列服務。此 外,街區還引入了如Binggo咖啡、黑馬會、鄰客創業公社等來自中關村的創業服務機構,以及徐井宏、秦君、毛大慶等國內知名創業導師資源。此外,在深 圳、天津等地,汲取中關村創業大街經驗的創新創業集聚區早已遍地開花。
百余海外項目“跨洋孵化”
慕名而來的不止是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和政府機構或是企業。這不,“來自星星的”韓國創業者Jacky Choi,踏著一批韓國“前輩”的腳步來到了中國。
去年7月,5個來自韓國的創業項目入駐中關村創業大街“清華經管創業者加速器”。3個月的孵化期里,每天都有中關村創業大街的投資人對他們進行 一對一的輔導培訓。三個月后,這些團隊結束了孵化。啟程回國前,這5個韓國項目中有的拿到了數千萬元的創業投資,有的獲得了當地科技企業數額可觀的合作意 向書,還有的干脆在中國建立了合資公司。在Jacky Choi的祖國,來中關村學習、考察、尋求資源對接,已經成了不少創業者、政府機構的新流行。
不久后的金秋,趁著2015年“雙創周”,Jacky Choi也帶著他和團隊研發的基于安卓手機的血液檢測系統來到了中關村創業大街。這個血液檢測系統具備強大的驗血、管理和數據云服務功能。無論患者身在何 處,只需檢測一滴血,就能在60秒內進行50多種血象測試,幫助慢性病患者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在中關村創業大街的路演平臺上,除了來自韓國創業者的移動驗血裝置和血液檢測系統,印度的可視化數據項目、意大利的智能傳感器項目、美國的環境監測項目、德國的水處理項目、澳大利亞的無水洗車項目也爭相登場。
這個曾助力成千上萬中國創業者啟動他們創業夢的大街,如今也已成了海外人才來華的“創業首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