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中關村投資 > 正文

中關村落地投貸聯動試點 多銀行欲設投資子公司

日期:2016-09-15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廣州)
[字體: ]

9月14日,在北京市海淀區科技金融本外幣集合授信和投貸聯動啟動會上,北京銀行、中國銀行分別與兩家新三板企業簽署投貸聯動投資和貸款協議。海淀區政府方面表示,這是銀監會投貸聯動試點率先在海淀區落地。

4月21日,銀監會、科技部、人民銀行聯合發布《關于支持銀行業金融機構加大創新力度 開展科創企業投貸聯動試點的指導意見》,明確在北京中關村、武漢東湖、上海張江、天津濱海以及西安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五個地區開展試點,參與試點的有國家開發銀行、北京銀行等10家機構。

北京市銀監局副局長逯劍介紹,投貸聯動分為外部投貸聯動和內部投貸聯動兩種模式,《指導意見》是對內部投貸聯動予以支持,外部投貸聯動可以參照執行。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到,外部模式主要是指與銀行不相關的投資機構進行股權投資,銀行參與信貸投放;而內部模式是指銀行申請設立的投資子公司與銀行信貸聯動的模式。

“經 過政府認可并納入風險補償分擔機制安排,企業注冊地或實際經營地在五個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均可以是投貸聯動服務對象。”逯劍介紹。在北京中關村國家自主 創新示范區,首批十家試點銀行中的七家將開展投貸聯動業務,包括國開行北京分行、中國銀行北京分行、恒豐銀行北京分行、北京銀行、上海銀行北京分行、天津銀行北京分行以及浦發硅谷銀行北京分行。這是全國金融機構參與投貸聯動最密集的地區。

逯劍介紹,《指導意見》發布后,5月底,海淀區內相關銀行制定試點方案,初步明確投貸聯動組織安排和機制建設;6月底,相關銀行上報北京地區試點實施方案,搭建整體框架;8月底,在完善實施方案的基礎上,相關銀行正式上報投資功能子公司的申請設立。

海淀區較早開始投貸聯動模式的探索。海新會秘書長付強介紹,對于區內的小微科技型企業,在企業獲得PE、VC等機構投資后,將撮合銀行與企業對接,銀行對相關企業進行再次風控審核,確定信貸資金支持金額。

 

建設銀行、中國銀行、工商銀行等機構相關人士表示,盡管投資功能子公司尚未成立,但已通過建銀國際、中銀國際、工銀國際等投行平臺嘗試開展“投貸聯動”業務。

一 位國有大行企業金融部人士介紹,除《商業銀行法》規定“商業銀行不得向非自用不動產投資或者向非銀行金融機構和企業投資”之外,銀行的風險容忍度也難以承 受股權投資的高風險。但當前科技企業在經濟中的比重和貢獻加大,新型科技企業區別于傳統企業的抵質押風控模式倒逼商業銀行創新模式。

在十家試點銀行之外,以建設銀行、工商銀行為代表的多家銀行加大了對科技金融領域的支持力度,已在嘗試或低調籌劃設立投貸聯動相關業務部門。“試點銀行會有更多的業務創新模式,更多的政策支持和不同的考核方式。”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中關村社區 版權所有 / 京ICP證05038935號

關于我們 | 廣告招商 | 聯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