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中關村資料 > 正文

【我們誕生在北京】中關村一區十六園

日期:2016-09-08  來源:千龍網
[字體: ]

 中關村最早的雛形是1988年5月10日經國務院正式批準成立的全國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綜合改 革試點區。僅過了短短8年。1996年,北京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區已成為中國的“硅谷”,成為亞洲最成功的四個高科技園區之一。到1999年,經過十余年 的努力,中關村已發展有高新技術企業4000多家,全國最大的電腦生產企業聯想集團、控制華文排版市場的方正集團以及四通集團等一大批高新技術企業從這里 走向世界。1999年6月,國務院批準創建北京中關村科技園區。2000年6月20日,中關村科技園西區、上地信息產業基地北區等兩大重點建設工程破土動 工。到如今,中關村已經發展為一區十六園。園區擁有高新技術企業超過14000家,新誕生高新技術企業4268家,一批符合市場經濟運行機制要求的高新技術企業群體的形成,為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

05042388922

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實施一區多園戰略,亦就是一個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下有多個實體園。2012年12月從“一區十園”擴至“一區十六 園”,這十六個園是東城園、西城園、朝陽園、海淀園、豐臺園、石景山園、門頭溝園、房山園、通州園、順義園、大興-亦莊園、昌平園、平谷園、懷柔園、密云 園、延慶園。

2014年以來,作為首都建設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加快構建“高精尖”經濟結構的主陣地和排頭兵,中關村示范區一區十六園積極貫徹相關決策部署,著力在構建以“高精尖”為特征的經濟結構上下功夫,大力發展與功能定位相適宜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下大力氣調結構、促轉型、助升級。

1452231759755

首都功能核心區分園:騰籠換鳥發展“高精尖”

東城園 胡同變身創意工廠

雍和宮之南,北新倉西側,便是東四的板橋南巷胡同,胡同西口坐落著人民美術印刷廠老廠房。從外看,這里與其他的老舊廠房一樣,外立面是整潔密實的紅 磚。不過,走進廠區內部,才發現別有洞天。昔日機器轟鳴的印刷車間,如今已經變身為時尚的產品設計展示廳和辦公場所,世界高端辦公家具、世界名城的地標建 筑正在這里設計……這里集聚的20余家國內甚至國際頂級的文創企業,以9畝地的面積,創造著年產值5億元的經濟奇跡。

像人民美術印刷廠一樣轉型的老廠房,在中關村東城園有個昵稱——“胡同里的創意工廠”。沒增一分土地,東城園利用舊廠房、老院落“騰籠換鳥”發展文 創產業,1600余家企業入駐人民美術印刷廠等19家“胡同創意工廠”,培育了光線傳媒、盛世驕陽等一批國內外知名文創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

截止到2015年8月,東城園共有規模以上科技文創企業163家,實現總收入944.65億元。

西城園 互聯網金融借勢騰飛

德勝門,明清北京城內城九門之一,古時為出兵征戰之門。十幾年前,在這座“軍門”旁邊,建起了中關村科技園區德勝科技園,也就是如今擴容后的中關村科技園區西城園。建園以來,一批“高精尖”企業從這里出征,奪得行業領先地位。

在91金融超市坐落的中關村西城園,互聯網金融、文化創意等符合首都城市定位的產業蓬勃發展,形成了以現代服務業為主體,以設計服務、出版創意、科 技金融、智慧產業為主要特色的產業格局。此外,西外大街騰龍換鳥和業態調整工作也穩步推進。預計園區2014年全年規模以上高新技術企業累計實現總收入 1759億元,同比增長65.9%;企業實繳稅費總額94.8億元,同比增長56.5%。

城市功能拓展區園區:技術創新引領“高精尖”

朝陽園 高新技術支撐發展

站在刷卡機前,乘客不再需要翻包找交通卡,只需輕抬手腕,“嘀”一聲便可刷內置交通卡的手表通過。這就是由中關村朝陽園企業握奇提供的首款具備近場 支付功能的智能手表Sharkey。作為隨身“可穿戴”的支付設備,Sharkey可應用于深圳的公交領域及小額消費等應用領域。

作為一家數據安全解決方案供應商,握奇研發了國內第一個智能卡安全操作系統、國內第一款融合了非接觸小額支付與網上交易的產品,涵蓋移動支付、金融IC卡、交通卡、金融社保卡、網銀安全認證設備等多個領域,為數億用戶的身份認證與安全交易保駕護航。

在朝陽園,一大批像握奇這樣的企業正蓬勃發展。2014年,朝陽園嚴格執行“置換、清退、準入、獎勵”四大機制,做好減法和加法,特斯拉中國、陌陌 信息、觸控愛普等總部企業入駐。2016年上半年,中關村朝陽園規模以上企業實現總收入1960.5億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63.8億元,增長9.1%;在中關村示范區收入排名中位居第二位,占示范區收入總量的10.7%。

海淀園 專精特新茁壯成長

3座五六層樓高的攀巖墻、屋頂還有國內最長的1公里跑道、洋范兒十足的西餐廳、專業的中醫按摩室和育嬰哺乳室……這不是某個運動休閑之地,而是百度在海淀區上地地區新建的百度科技園。

與百度科技園毗鄰,聯想全球總部、騰訊北京總部、亞信、天元網絡、廣聯達等項目正在新建。這些項目的東邊,是入駐了文思海輝、博彥科技、軟通動力等 企業總部或研發中心的中關村軟件園一期。中關村軟件園雖然僅有2.6平方公里,卻集聚了百度等277家軟件企業總部和全球研發中心。在這里,沒有生產線, 沒有原材料,也不見大煙囪,通過“人腦+電腦”的組合就創造出了綠色的GDP。2014年,中關村軟件園入駐企業的總產值達1400億元,每平方公里產值 541億元,單位密度產出居于全國領先地位。

2010年,7054.74億元;2011年,8782.82億元;2012年,10665億元;2013年,12533億元;2014年,14400億元;2015年1-10月,11038.41億元……一條漂亮的增長曲線,展示出中關村海淀園“十二五”期間持續提升的經濟創新能力。

豐臺園 攜手發展前沿技術

作為新材料家族中的一員,石墨烯有著顯赫的地位。這種由碳原子構成的單層片狀結構的新材料,因其是已知的世上最薄、最堅硬的納米級材料,而受到世界各國的重視。

2014年12月,石墨烯產業化推進大會在中關村豐臺園舉辦。在本次大會上,英國布魯內爾大學高級石墨烯工程中心中關村豐臺園研發中心正式授牌, “石墨烯材料通過增材技術(3D打印)在汽車領域的高端應用專項”啟動。這是北京首個以石墨烯新材料為關鍵技術的國際合作項目。未來,豐臺園將打造近40 萬平方米的石墨烯產業園,重點布局石墨烯研發、孵化、檢測認證、技術與產品交易等公共服務平臺,吸引全球石墨烯研發機構、原材料生產企業、應用材料及元器 件企業入駐。

2015年,中關村豐臺園區共1828家高新企業,其中新入園469家,高新企業到期減少133家;全年共實現總收入4004.2億元,比上年同期 的3699.4億元增加304.8億元,同比增長8.2%;工業總產值285.5億元,同比下降19.9%;出口總額16.2億美元,同比增長 22.7%;利潤總額219.4億元,同比增長36.4%。

石景山園 科技金融文化融合是主線

不聞馬達轟鳴,不見鋼花飛濺。寒冬臘月,位于中關村石景山園的首鋼老廠房看上去一片寧靜。實際上,這里正積蓄著轉型的動能。廠區西側,矗立著幾個幾十米高的巨型混凝土圓罐,這里原本用來存放煉鐵原料。而現在工人正在里邊忙碌,將建筑改造為文化創意基地。

打開規劃圖,混凝土圓罐搖身一變裝上了樓梯、樓板和窗戶,被改裝成一棟棟樓房,被架在兩排大罐子之間的物料傳送帶則成了未來整個文化創意園的屋脊。改造完畢后,該項目將成為一條吸引文化創意、研發及設計類企業聚集的“天街”,成為名符其實的“京西798”。

事實上,文化創意只是首鋼轉型發展的產業之一。而在石景山園,文化與科技融合也是一條主線,動漫網游、數字內容、創意設計等文創產業助推石景山成為 “中國數字娛樂第一區”;集支付、金融信息服務、征信、大數據挖掘等互聯網金融企業的入駐和發展,形成了互聯網金融產業的特色優勢。2015年10月末, 中關村石景山園共有規模以上高新技術企業266家,累計實現總收入1178.4億元,同比增長9.1%。

城市發展新區的園區:新興產業集群井噴發展

通州園 種業中關村成亮點

北京東南,這就是中關村第一家種業類科技園,也是國內第一家圍繞種業全產業鏈打造的科技園區。

在這里,科研院所與種業企業合作,讓品種選育更趨商業化和專利化。以前,國外公司耐儲藏的番茄、甜椒和早春蘿卜等高端品種一度搶占國內市場,現在這里培育了“京葫36號”等許多本土蔬菜良種,已打破國外壟斷。

目前,通州國際種業科技園已成為種業企業和科研院所研發的聚集區,吸引國內外知名企業及科研單位50余家。其中,全球十大種業企業之一的法國利馬格蘭特種谷物研發有限公司、全國種業企業前10強中的金色農華和德農落戶園區,90%以上的種業企業擁有自己的研發中心。

2015年上半年,11個園區完成工業總產值220.5億元,總收入523.4億元,實現稅收41.95億元;通州園高新技術企業完成總收入162.73億元。

順義園 高科技“點紙成金”

用紙也能“糊”出飛機的重要部件?您別不信,在中關村順義園,由北京市和中航工業共同出資組建的中航復合材料有限責任公司就實現了這個奇跡。一部分 由國外進口、一部分從國內就能買到的專用紙原料,經過復雜的技術加工后,就能變成比鋁和鋼還要堅實可靠的復合材料,應用在飛機、高鐵等高速交通工具上。

早年間,我國芳綸紙蜂窩紙品長期以來全部依賴美國進口,如今,中航復材自主研制的技術,不僅使這一材料突破國際壟斷供給國內,還開始遠銷國外。

在順義園,像中航復材這樣“點紙成金”,將零部件、原材料買進家門,產出高附加值產品的案例越來越多。數碼視訊、中航復材等擁有強大自主創新能力的 企業,已經發展成為新興產業中的領軍企業。地理信息、激光電視等產業成為順義園繼航空、汽車兩大產業集群后的新興產業,不斷助推順義園從制造向創造轉變。

2015年一季度,中關村順義園運行穩定,各項指標平穩增長。截止3月底,中關村順義園共有規模以上企業88家,同比增長15.8%,期末共有從業 人員4.6萬人,同比增長22.2%。累計實現總收入102.9億元,同比增長40.8%,工業總產值97.7億元,同比增長53.8%,實繳稅費總額 7.2億元,同比增長48.0%。

大興-亦莊園 產業領域邁向高端

對于3個月至5歲大的嬰兒來說,為了預防百白破和b型流感嗜血桿菌等4種疾病,都需要打疫苗。過去,如果不進口國外進口的疫苗,嬰兒要忍受8針的痛苦才能對這幾種病全部免疫。位于大興-亦莊園的民海生物,在國內率先研制出這種四聯疫苗,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

創新創新再創新,不斷提升科技研發能力,是大興-亦莊園的生動寫照。2014年,全國進入臨床試驗的Ⅰ類生物新藥共有11個,其中5個來自園區的神 州細胞、百泰生物等企業。其他產業領域亦不斷向產業鏈高端延伸。比如,京東方研制出9.55英寸AMOLED柔性顯示屏,讓手機像紙一樣卷曲放到口袋里, 標志著我國企業在柔性顯示領域取得了技術與工藝的重大突破。中芯國際28納米工藝量產,實現我國集成電路制造工藝新突破。

2014年,園區“四個一批”高精尖項目建設持續推進, 20個項目投產,新增產值44億元;義翹神州等20個項目開工,其中過半數為研發和總部類企業;小米互聯網產業園等31個項目簽約,80%為總部、研發和服務類項目。

昌平園 新興產業強勁發展

2014年9月,成立僅5年的中關村企業百濟神州收到了德國制藥巨頭默克雪蘭諾的900萬美元付款,而就在當年5月,百濟神州還收到了后者打來的500萬美元付款。不到半年,1400萬美元已經打入百濟神州的賬戶。

所賣何物?不是投資,不是產品,而是技術。根據兩者簽訂的協議,默克雪蘭諾將收購百濟神州研發的兩種抗癌新藥在中國以外市場的開發權。百濟神州為此可獲得最高達4.65億美元的收益。1400萬美元僅僅是其中一部分而已。

國際領先制藥企業高價收購中國自主研發新藥,反映了中國新藥研發能力取得明顯提升,并日益得到國際社會普遍認可。

在中關村昌平園,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欣欣向榮。除此之外,昌平園的電子信息、高端裝備制造、節能環保產業強勁發展,未來科技城等重點項目穩步推進。 2015年上半年,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昌平園規模以上企業實現總收入1205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了24%,年內增速首次超過20%,經濟發展勢頭良好。

房山園 高端制造漸成氣候

地鐵4號線列車經過圓明園和北大東門站之間時,乘客會感覺到車輛噪音和振動明顯減少,即使端一滿杯水站在車廂里,也不會灑出來。檢測數據顯示,這段路的振動噪音比其他路段減少20分貝。

這是一段約200米長的試驗線路。鐵軌和鋼筋混凝土結構的路基不是緊壓在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基底上,而是“懸浮”在基底上方約3厘米的位置。“懸浮”的裝置名為“阻尼彈簧隔振器”,相當于在路基和基底之間鋪了一層“席夢思床墊”,達到了減震的效果。

依靠這一自主研發的技術,中關村房山園的入園企業九州一軌不僅獲得了北京地鐵10號線二期、7號線的合同,還相繼中標哈爾濱、鄭州、西安等城市的地鐵項目合同。

房山區目前已建成眾創空間面積95萬平方米,在建眾創空間面積138萬平方米。天使空間的進駐將帶來創業孵化示范效應。

從2015年上半年的數據來看,中關村房山園共實現總收入92.6億元,同比增長17.7%,比中關村示范區的平均增速還要高出5.5個百分點,利潤同比增長568.4%,位于中關村十六園首位。另外,2014年,中關村房山園共實現總收入184.1億元,實現稅收8.6億元,同比增長21.8%。而授牌前的2013年前10個月,房山區的總收入是135.2億元。

生態涵養發展區的園區:遠郊區縣打造高精尖產業

門頭溝園 在“遷”和“引”中求發展

外形似一個雙開門的大冰箱,中間裝著透明的玻璃門,里面一圈“機械手”。這就是入駐中關村門頭溝園的北京精雕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精雕數控機床。大到汽車火箭,小到手機殼、手表刻度盤,所有產品中不規則的精細紋路雕刻,都離不開它。

從建廠之初年產精雕數控機床不足2000臺,到如今年產1.5萬臺,十年來精雕科技在國際市場逐漸占據了領先位置,但空間不足的問題也暴露出來。

在寸土寸金的門頭溝園,空間不足已經成為制約企業發展的重要瓶頸。怎么辦?門頭溝園將視野擴大到了環京地區,以精雕科技為代表的8家企業,先后將生 產、裝配這樣占地面積較大的生產部門,遷至河北廊坊、涿鹿、固安等多個地區。如今,精雕科技的舊廠房已成為國際先進機床生產技術的設計研發中心和客戶體驗 中心。其它企業外遷騰出的廠房也建成了總部大廈。騰龍換鳥、筑巢引鳳使一批高科技項目先后落戶門頭溝園。

2016年上半年門頭溝園擁有55家規模以上企業,同比新增11家,減少6家,凈增5家,園區規模進一步擴大。上半年園區規上企業共實現總收入 55.0億元,同比增長10.4%,與上個月比減慢了5.9個百分點;實繳稅費4.3億元,同比下降12.8%;出口總額1.3億美元,同比下降 41.2%;利潤總額-0.08億元;期末從業人員16938人,同比下降16.1%,園區企業依然處于深入調整期,經濟運行放緩。

平谷園 工業轉型走向高新

在中關村平谷園入駐企業北京普析通用儀器有限責任公司的實驗室里,將牛奶取樣,進行處理,僅2個小時就能準確得知牛奶中是否存在三聚氰胺和具體的超標參數。

說到公司產品的應用,公司負責人如數家珍:2008年,公司參與三聚氰胺檢測國家標準制定,由于準確性、穩定性過硬,公司的檢測儀器成了標準驗收時的“御用”檢測儀器;2012年曝出毒膠囊事件后,全國1600余家藥企紛紛購買普析的檢測儀器對藥品鉻含量進行把關。

作為一家提供分析儀器,檢測試劑,前處理設備、方法、標準的全套解決方案提供商,普析早在十幾年前就認識到京郊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廣闊前景,將公司從市區搬到了平谷。如今,普析已是平谷園高精尖的代表企業。

作為一個遠郊區縣的中關村園區,平谷園依據自身特點,堅持“差異化、特色化、品牌化”建園道路,充分發揮引領地區工業經濟轉型升級和高新產業聚集的 核心作用。2014年1-11月,實現工業總產值44.74億元,同比增長280.7%,實繳稅費總額3.53億元,同比增長220.5%。

懷柔園 納米產業“國家隊”

0.3毫米厚、0.5克重,用輕薄如紙來形容絲毫不為過。然而,這種一塊原材料,經過加工卻可制成更輕薄的手機觸摸屏1600張。這就是落戶中關村 懷柔園的全球首條用原子“鋪設”的納米級別“碳絲綢”的生產線,即清華-富士康納米科技研究中心超順排碳納米管陣列產業化項目,每月生產碳納米管薄膜可為 300萬部手機提供觸摸屏。

這種精確排列獲得的碳納米薄膜,目前在全世界只有中國能生產制作。雖然一期廠房只有3000平方米,但四年內年產量將達1.8億片,年產值近10億元,產生的經濟效益不可估量,開啟納米時代“絲綢之路”的新開端。

除了碳納米管,懷柔園還有中科納新的納米綠色印刷項目、微納能源的納米發電項目、百益源科技的納米遠紅外技術、美國工程院院士周郁團隊的納米壓印 LED圖形襯底項目。納米技術,正在“打印”懷柔的高新綠色經濟。2015年1-11月,中關村懷柔園區規模以上企業實現總收入241.2億元,同比增長 54.1%;期末從業人員2.3萬人,同比增加34.0%,其中科技活動人員0.5萬人,同比增加31.2%;實現工業總產值131.3億元,同比增長 17.9%;出口總額0.7億美元,同比增長33.0%;利潤總額24.1億元,同比增長37.8%。勞均產出率為104.9萬元/人,比去年同期上漲 13.2萬元/人。地均產出率為33.9億元/平方公里,同比增長11.9億元/平方公里。

密云園 五大產業主導發展

距城區45公里的中關村密云園,坐落著康辰醫藥的研發和生產總部,藍天下幾棟灰白相間的廠房,看不出什么特別。然而,這里卻走出了多個填補空白的醫藥產品。

該公司研發生產的國家一類手術止血新藥——“蘇靈”,填補了我國在蛇毒血凝酶方面自主知識產權的空白,也是目前全球唯一單一組分、具有明確單一作用 靶點的止血新藥。1998年初,公司創始人帶領團隊從我國華南地區的尖吻蝮蛇的毒液中發現了一種新的具有止血作用的活性組分,歷時10年研發, 2009年正式推出產品,3年后產品年銷售額就突破5億元,現已成為國內三甲醫院手術止血首選藥品。

抗腫瘤新藥迪奧,系國家一類抗腫瘤新藥,屬于細胞毒類抗腫瘤藥,能夠干擾腫瘤細胞DNA合成,阻止細胞分裂增殖而發揮抗癌作用。研究已顯示其對于頭頸癌、非小細胞肺癌以及肝癌等多種實體瘤有效。目前,該產品已經申報生產,預計市場可觀。

目前,密云園已形成以康辰醫藥、美中雙和為代表的生物醫藥產業,北新建材、仁創為代表的新型建材產業等五大主導產業。2014年完成工業收入260億元,占全縣工業收入總量的70%。

延慶園 新能源引領經濟發展

構建三級微電網架構,分級管理,各級微電網既可并網運行,又可孤網運行,做到并網并得上,孤網穩得住,隔離足夠快(該項目是國內首個較大規模的新能 源應用及智能微電網示范項目,主要包括智能微電網變配電系統、小型風力發電示范系統、電動汽車光伏充電示范站、綜合儲能系統、優質供電系統、微電網控制與 能量管理系統、智能配電系統、智能用電系統、雙向通信系統、智能電網調度及園區能源服務中心等共計十項內容。位于中關村延慶園的北京市新能源產業基地高新 技術產業孵化器。結合綠色北京,通過該示范工程,將孵化器園區建設以“綠色發電”“高效儲電”“可靠供電”“智能用電”“綠色出行”“節能降耗”“微電網 智能控制”為特點,充分體現多種優化目標相協調的智能微電網綜合研究、示范、展示基地。

延慶是國家綠色能源示范縣,延慶園依托得天獨厚的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等新能源資源優勢,重點發展新能源產業,著力構建集研發設計、成果孵化、生 產制造、檢驗檢測、示范應用于一體的新能源產業鏈。目前,新能源示范效應初顯,產業鏈條逐步完善,產業基礎初具規模。2014年園區全年預計完成總收入 56.4億元,同比增長7.9%;實繳稅費總額2.8億元,同比增長14.9%;實現利潤總額5.4億元,同比增長50.7%。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中關村社區 版權所有 / 京ICP證05038935號

關于我們 | 廣告招商 | 聯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