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天津市政府與北京市政府在京簽署協議,將加快建設濱海-中關村科技園。根據協議,濱海 -中關村科技園將按照“創新引領、市場主導、政府推動、互利共贏”的原則,以北塘企業園為起步區與核心區,建設高端創新要素聚集、產業特色鮮明、可持續發 展的國際一流科技研發和成果轉化園區。
相關專家表示,這次合作不是簡單資源轉移、項目搬家,而是要在空間區域、行政管理、人才引進、創新政策等方面進行探索和突破。
路線圖:起步區2018年建成
該 園將以北塘企業園為起步區與核心區,進而輻射濱海新區有關功能區乃至新區全域。園區規劃建設分為“兩步走”:到2018年起步區基本建成,聚集一批創新企 業,建立管委會并成熟運行,建成運營服務主題并良好運行;到2020年建成若干創新社區和特色產業基地,形成可推廣、可復制的跨行政區域合作機制。
“未來,會給予園區管委會最大范圍管理決策自主權。充分利用這一平臺,吸引更多北京科技資源落戶新區乃至天津。”濱海新區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
濱 海-中關村科技園將充分利用中關村和濱海新區創新政策疊加的優勢,結合兩地產業發展定位、發展規劃、發展特色和發展需求,積極承接高新技術企業轉移和重大 科技成果轉化,通過推動開展全面創新改革、建設特色產業功能區、構建創業服務體系、優化配置科技資源、加強科技金融服務、完善配套服務體系、在京津建設濱 海中關村園企業協同創新中心等,鼓勵在京企業、高校和科研機構、高端人才、科技金融、創新創業服務體系到濱海中關村園發展、跨區投資或業務延伸,逐步形成 產城融合的創新社區。
北京中關村管委會主任郭洪表示,雙方作為京津冀協同發展共同體項目的先頭部隊,我國創新經濟增長新引擎,將在帶動區域經濟發展,落實國家重大戰略中發揮重要作用。“聚焦協同創新的體制機制、平臺以及模式,共同構建創新高地,為國家探索可復制的經驗。”郭洪說。
園 區在空間區域上,打破兩市各自“一畝三分地”跨區域合作;在行政管理上,科技園管委會由雙方共同管理,不定行政級別,不定單位性質,新區將賦予園區管委會 最大范圍管理決策自主權;在創新政策上,除加強已有政策疊加、集成外,進一步在跨區域政策、新興產業政策上加大改革創新力度,爭取更多政策支持。
聲音:雙方合作1+1>2
“濱海新區不僅是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還是自由貿易試驗區,有著雙‘自’聯動的效應。北京中關村在原始創新、高技術服務業方面發展相對比較快,比重較大,新區在產業化創新中優勢明顯。因此,兩地開展合作,達到1+1>2的效果。”北京中關村管委會主任郭洪表示。
以該科技園建設為契機,把北京的科技創新資源和天津的先進制造優勢緊密結合起來,貫通創新鏈、產業鏈、政策鏈、資金鏈,培育一批以企業集團、科技園區為載體的創新實體,引導中關村的創新資源向濱海新區輻射轉移,使更多的科技成果在天津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天 津市科委主任陸文龍表示,要利用好科技園這一平臺,吸引更多北京科技資源落戶天津。“以此次簽約為契機,把北京科技資源沿著京津走廊聚集到天津的濱海新 區、武清區、東麗區、寶坻區、北辰區,以這五個創新社區為核心進一步聚集北京資源,向全市擴散,加快實現中央對天津的定位。”
而北京市科委主任閆傲霜表示,要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作用,打造良好環境,促進京津冀科技協同創新,實現合作共贏。
展望:打造協同創新共同體
北 京中關村管委會主任郭洪表示,未來,該區域將聚集國家發展戰略需要,面向未來和前沿領域,共同構建前沿高地,為整個國家轉型升級發展發揮引領帶動作用。具 體方向主要聚焦在新一代信息技術,像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智能化的領域,以及一些顛覆性的原創新材料,前沿生物技術,智能制造,裝備創新等領域。
天津濱海綜合發展研究院周雪峰博士認為,濱海新區近年來通過建設中心商務區金融承載體、天津港保稅區制造業承載體等一批載體功能區,在京冀產業對接協作等方面成果顯著,一批先進制造企業、研發轉化機構、高端服務機構落戶濱海新區。
“《中 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京津冀協同創新共同體建設行動計劃》已經出臺,不僅將加快天津濱海—中關村科技園建設納入其中,而且將實施京津冀人才圈建設工 程。”新區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計劃》明確,聚焦重點合作園區,積極促進人才交流和聯合培養,完善跨區域人才服務網絡,努力實現京津冀人才支持政策相互 銜接、工作體系相互對接、資源市場相互貫通、發展平臺相互支撐、體制機制改革相互促進,不斷增強對高端人才的吸引力。
“中 關村與濱海新區合作還肩負著深化改革,在諸多領域先行先試,探索創新的重任。”郭洪介紹說,中關村是國家科技體制改革的試驗田,一系列先行先試的改革任務 由我們探索。雙方合作還有一個大的背景,就是建設京津冀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這也是國家唯一一個跨省區市的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中關村與濱海新區在全面創 新改革試驗區的建設當中,應該發揮先行先試,提供示范的作用。
探因:為啥選址北塘
北塘地處潮白河、永定新河、薊運河三河交匯處,是北京、天津市區進入濱海新區的門戶。目前注冊企業500余家,注冊資本金超100億元人民幣,逐步形成總部經濟、金融服務、影視文化、科技貿易類等產業的集群發展。
早在2014年,中關村管委會主要領導就深入北塘調研,雙方在創新創業合作方面進行洽談。目前,《天津濱海-中關村科技園共建方案》提出反饋意見并上報。2016年,中關村管委會召開了“濱海-中關村科技園共建方案研討會”。
北塘兩次在北京召開借重首都資源招商推介會,充分發揮北京各界資源,邀請在京優質企業參會并組織企業赴北塘項目現場實地考察,吸引總部企業投資及駐區辦公,中國人民銀行產品研發測試中心也落戶北塘,帶動區域科技產業發展。
“目 前,北塘已具備承接首都功能疏解載體條件。”北塘企業園區負責人說,北塘的配套服務設施正快馬加鞭建設。濱海新區中醫醫院于已經開工、Z4、Z2兩條軌道 線正緊鑼密鼓做前期準備,承載機場到北塘的軌道線路。此外,現有的文體中心即將試運行,昆明路小學和北塘第一幼兒園將預計今年底明年初建成。
該負責人表示,目前,企業園區在集思廣益,抓緊研究對接北京中關村的政策,要做到規劃上再提升、建設上再提速、環境上再美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