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中關村投資 > 正文

謝青:中關村創新方面有一些想法比硅谷更積極

日期:2017-03-24  來源:和訊網
[字體: ]

主題為“直面全球化和自由貿易的未來”的博鰲亞洲論壇2017年年會于2017年3月23日—3月26日在海南博鰲召開,飛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總裁兼首席執行官謝青在分論壇“亞創新者的DNA”上表示,中關村(000931,股吧)已經越來越接近硅谷了,并且在創新方面有一些想法更積極。

  飛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總裁兼首席執行官謝青發言實錄如下:

  謝青:首先我想把硅谷和中關村做一個比較,我自己有一些非常獨特的經歷,我就是清華渡過的,我的小學、中學,包括我的本科、碩士都是在清華的。然后我去斯坦福獲得了博士學位,接下來27年又是在美國渡過的,然后我又回到了清華,這是非常獨特的經歷。

  謝青:大家一開始都講硅谷成功的我們怎么在中關村復制,我們已經越來越接近硅谷了,比如說從文化上來講。中關村在創新方面有一些想法更積極。清華和斯坦福都有大量的教育資源,我在斯坦福博士學位沒讀完,那個時候已經開始創業了。那么,第一家公司不太成功,從中學了一些東西,然后去建了第二家公司。

  謝青:后來,上市了,賣掉了以后收了40億美元。現在又有一個六七十億美元的公司。對于在美國留學的這樣一些留學生來講,這是他們能夠去參與的一個大的項目。

  謝青:我從小是在清華、中關村長大的,然后讀了碩士,然后去了斯坦福,在那創業。我當然同意監管、文化還有其他的事。但是,你的教授、同學對于創業創新非常重要,在斯坦福的時候,我的感覺并不是每個教授都參與公司的運作,但是絕大多數都有。

  謝青:有一位教授參與六家企業的運作,有各種各樣的身份,可能是顧問,可能是公司的高管。所以,整體的創業氣氛是非常活躍的。另外,在創新的角度來講,怎么樣創新能夠持續下去?在我看來,我現在在上市公司已經工作了七年了,之前在私營企業非上市公司。

  謝青:創新是一種心態,比如說銷售、營銷這個領域,我沒有什么,英語不是我的母語,但是創新方面我感到自己是很有優勢的,我的競爭力是很強的。比如說我現在做的這家公司,飛塔,我們希望通過互聯網經濟在這樣一個網絡安全領域做一些事情,現在大概有20%的企業使用飛塔的設備。這是創新方面的成就,因為網絡安全是不斷變革的領域,如果你的創新不能不斷變革,不斷跟上的話,你的企業不能持續的增長,就會被淘汰。

  謝青:中關村發展太快了,如果你要在全球進行競爭的話,你要有長期的投資,進行長期的發展,不是我這個東西三年、五年一炮走紅之后就凋謝了,我們現在也在做安全處理器,需要三年四年才能做到,這也是一個長期的投資,但是你一旦做成以后會是一個很大的優勢,和CPU的軟件角度來講能夠取得七到十年領先的優勢。所以怎么在長期的環境當中創新,這是非常重要的。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中關村社區 版權所有 / 京ICP證05038935號

關于我們 | 廣告招商 | 聯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