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從中關村(000931,股吧)民營科技企業家協會第八屆會員代表大會上獲悉,北京市非公有制經濟主體已達180萬戶,高新技術企業中九成以上為民營企業。非公經濟在穩定增長、促進創新、增加就業、改善民生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已經成為北京市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關村管委會副主任侯云在會上表示,作為我國新經濟的 發動機,中關村示范區聚焦“雙創”工作,著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發展質量以及發展效益不斷提高。在此過程中,社會組織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中 關村社會組織已達500多家。與此同時,中關村的社會組織發展呈現出非常新穎的特點,一是數量多、實力增強、活動活躍。二是從業人員年輕化,職業化高學歷 的特征明顯,其中本科以上學歷的人員占80%。三是形成了資源組織、自主決策、自我管理、自負盈虧、自我約束的“五自模式”。在服務中關村示范區發展和服 務京津冀協同發展中,協會和社會組織的作用更加凸顯,開展行業產業政策的研究、標準的創制推廣、平臺的搭建等工作,成為中關村創新創業生態系統中不可或缺 的重要組成部分。下一步圍繞中關村示范區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和要求,社會組織要考慮如何謀劃布局自身的發展規劃。
據介紹,2016年 中關村示范區企業總收入達到4.75萬億元,同比增長12%;實現增加值6254億元,同比增長13%,占北京市GDP總值的25%。侯云表示,2017 年是北京加強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關鍵一年,中關村示范區作為北京建設全國科創中心的主要載體,將進一步推進和探索獨有的聯合治理模式,政府、市場、社 會組織三者聯合治理的模式,以打造中關村升級版為著力點,以當好先行先試改革的試驗田為動力,以搭建市場化的創新平臺、重大前沿項目為主要抓手,切實當好 全國科創中心建設主要的載體,進一步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的步伐。
據悉,中關村民營企業家協會第八屆會員代表大會聽取 并審議了第七屆理事會工作報告、第七屆監事會工作報告,并選舉產生了第八屆理事會、監事會、常務理事會、會長、監事長、秘書長。會議確定,未來協會將堅持 在現代社會組織的定位、運營模式、管理手段等方面創新實踐,探索出社會組織市場化運營和公益性服務有機結合的良性模式,成為新常態下現代社會組織發展的先 行者,推動中關村民營科技企業家協會進入發展新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