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中關村投資 > 正文

中關村智造大街服務企業超5000家

日期:2017-05-29  來源: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
[字體: ]

近日從中關村(000931,股吧)智造大街運營方了解到,智造大街將“走出去”對接京津冀乃至全國的科技園區,3年內至少與100家園區合作,近期還將在河北保定的中關村創新中心設立服務窗口,服務更多智能制造企業。

  “截至目前,智造大街整體入駐企業及項目共計368個。”據中關村智造大街CEO程靜介紹,智造大街入駐率達95%,包括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西安光機所、美國硅 谷PNP孵化器等圍繞智能制造核心技術和生態鏈的創新平臺。中關村智造大街將圍繞智能制造產業繼續擴展空間,打造全國高端引領的生態園區,加大支持并吸引 更多國內外高端原創核心技術。按照開街之初的設想,未來3年,中關村智造大街技術成果轉移轉化將突破10000項,技術交易額超1000億元,其中50% 以上輻射京外。智造大街目前已經服務了超過5000多家企業,一年內即將突破服務1萬家的目標。

  中關村智造大街如何服務企業?這離不開 大街最深處也是最核心的“敏捷制造快制中心”。走進大樓,3D打印機、材料測試儀、貼片機等各式各樣的制造、檢測設備令人眼花繚亂,據工作人員介紹,這里 為企業提供智能制造行業的打樣、測試、小批量模具制造等服務,每天慕名而來的人絡繹不絕,達成的合同量也與日俱增。

  如果沒有“智造大 街”的集聚效應,模具產品的常規生產周期為15-25天,創業者需要全國各地跑業務。如今,在智造大街3-5天就能搞定一套模具,為企業縮短了大量研發及 時間成本。為了讓科技類企業能夠在這個街區完成從研發、設計到生產、推廣的所有環節,智造大街圍繞智能制造領域,打造了涵蓋敏捷制造、工業設計、技術研 發、檢測認證、小批量試制、科技服務、市場推廣7種服務的服務鏈條。

  程靜透露,智造大街入駐的大部分企業天使輪融資都在3000萬-5000萬元,投資人到處“追著項目跑”的現象很普遍,智能制造作為實體創新頗受資本和市場青睞。

  “我們把光譜儀做成了手機攝像頭的大小,光譜分析可以應用在精準農業、智能醫療、物品鑒別等多種領域上。”芯視界首席運營官曹亞昕稱,由于業務涉及化學、材料、光學、算法、云等各個領域,智造大街就能提供符合要求的設備和實驗室硬件及服務。

   據了解,中關村智造大街自2015年年底投入改造,2016年7月正式開街,在政府支持,集體經濟和社會資本共同參與下,既疏解了低端產業,又提升了城 市核心功能,延長了高端制造產業鏈,提升了價值鏈,增強了服務高端制造業的能力,成為海淀區順應國家創新驅動發展和雙創戰略的一張新名片。下一步,中關村智造大街還將輻射至京津冀及全國更多的科技創新平臺,將派工作人員入駐部分園區,為其提供免費培訓,開設更多窗口為更多智能制造企業提供“一站式精準化服務”。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推薦閱讀
精彩推薦
商城打折熱賣

中關村社區 版權所有 / 京ICP證05038935號

關于我們 | 廣告招商 | 聯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