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中關村投資 > 正文

北京中關村國際創客中心:讓每個夢想都找到一個家

日期:2017-08-07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字體: ]

一個“菜鳥”玩著游戲就學會了吉他伴奏,配備了深度體感傳感器的智能機器人正在與人交流,貼上一個神奇的“智能云貼”身上疼痛立刻緩解了……科幻大片中的這些場景在創業公社·中關村國際創客中心正成為現實。

  位于中關村大街15號的創客中心前身為生意火爆的中關村廣場購物中心,一度聚集了上千家服裝批發商販。2015年,在“區域人口疏解”與“雙 創”的雙重號召下,創業公社承擔起中關村廣場購物中心升級改造的重任。經過半年的努力,運營面積達3萬平方米的“中關村國際創客中心”誕生了!

  “讓所有的夢想都有一個家。”中關村國際創客中心一塊黑板上的這句話,令人過目難忘。由于入駐企業多為創業初期的小微企業,為了幫助入駐企業節 約租金,創客中心提供了共享式辦公區、微型辦公區、獨立辦公空間等多樣的辦公空間,還設立了公共的演播廳、會客區、茶歇區等,供入駐企業靈活使用。同時, 在政策方面,創客中心接入了中關村雛鷹人才、創新基地、大學生創業扶持資金等政策,為入駐企業提供全方位的服務。

  2015年底,“視感科技”入駐中關村國際創客中心。作為一家以智能吉他起家的企業,視感科技像許多創業企業一樣,對相關政策幾乎是兩眼一抹 黑。公司創始人兼CEO張博涵說:“創客空間的負責人為我們開‘小灶’,如幫忙擬定申請‘雛鷹計劃’企業大綱,整理申報材料并進行審核與修改等等。”在創 客空間的支持下,2016年8月,“視感科技”成功拿到30萬元的雛鷹政策補貼資金,在關鍵時刻獲得了支持。到今年,這把智能吉他獲得全球工業設計頂級獎 項——紅點設計獎,“視感科技”已經獲得了數千萬元A輪融資,團隊規模也從“一張咖啡桌”就能容下,成長為“一排排辦公桌”的規模。

  成立近兩年來,中關村國際創客中心舉辦各類活動約200場次,入駐企業近100家,運營成效顯著。而這,在中關村創業大街并不是個別現象。在這 條短短幾百米長的大街上,就有40多家創業服務機構聚集在一起,創業成為這個巴掌之地的代名詞。截至今年6月,這條中國首個規模化聚集創新創業要素的創業 大街開街3周年,累計孵化團隊1900個(其中海歸和外籍團隊222個),其中獲得融資的743個,總融資額91.04億元。“如果說中關村最早是個電子 大賣場,后來是一個超級軟件園,現在就是一個超級孵化器。”中關村國際創客中心負責人夏艷紅深有感觸地說。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中關村社區 版權所有 / 京ICP證05038935號

關于我們 | 廣告招商 | 聯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