誕生于全國創新圣地北京中關村,剛一落地就獲得殿堂級創業大咖合作邀請,擁有史上最豪華的“雙創”股東團隊,定位為做“創業者的銀行”,中關村銀行可謂為創業者而生。
“許多年前,中關村人就提出要創辦一家科技銀行,為創業者提供全生命周期的綜合金融服務,從藍圖到籌建到獲批再到開業,中關村人等待并努力了近十年”,中關村銀行有關人士近日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因此,年輕的中關村銀行可以說是一家肩負使命的銀行。”
生于“獨角獸”沃土
提到中關村示范區,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就是——“獨角獸出沒,請注意”!確實,中關村可以當之無愧的被稱為“獨角獸(公司)”沃土。
有數據顯示,中關村有2萬家高新技術企業,其中包括308家上市公司、1611家新三板掛牌企業、67家獨角獸公司,以及4000余家瞪羚企業(銀 行對成長性好、具有跳躍式發展態勢的高新技術企業的一種通稱),占全國超過40%的天使投資案例和投資金額,1/3的創業投資案例和金額都發生在中關村。
如今,中關村銀行生于斯也將長于斯。該行一方面將受益于中關村示范區所擁有的無可比擬的優質科技企業資源;另一方面,也將借勢于投貸聯動等科技金融創新試點政策。
“中關村是我國科技創新的金名片,而中關村銀行將按照‘伙伴共贏、場景融合、科技驅動’的思路,積極應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前沿技 術構建基礎平臺,形成機會發現、交易服務、大數據風控、智能投顧以及智能運營等智慧金融核心能力,跨界整合社會優質資源,從用戶需求出發,解決行業痛點, 向創新創業企業開放對接金融服務能力,建立共贏伙伴關系”,中關村銀行有關人士表示,“我們希望通過場景合作及共建,打造開放、融合、共享的綜合金融服務 平臺,致力建設成為場景化、智能化、平臺化的生態型銀行。”
需要說明的是,盡管中關村可能是全中國“最不缺錢”的地方,但有調查顯示,在中關村示范區,收入2000萬元以下的企業當年獲得融資不足3%,每年 有2000億元的企業有效信貸融資需求得不到滿足。中關村銀行有關人士表示,“由于銀行與科技企業信息不對稱、風險與收益不對等的問題,銀行很難為早期創 業企業提供金融服務,所以在中關村形成了天使和創投機構投資難、投資貴,與銀行貸款融資難、融資貴并存的現象”。也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中關村銀行應運而 生。
背靠最牛“雙創”股東
“鄰居們”很牛并不是中關村銀行的唯一優勢,在獲批的一眾民營銀行中,中關村銀行也可以挺直腰桿“拼爹”。中關村銀行的股東結構相對特殊,其發起股 東共有11家中關村知名上市公司,包括用友網絡、碧水源、光線傳媒、東方園林、東華軟件、華勝天成、東方雨虹、梅泰諾、鼎漢技術、旋極信息、恒泰艾普。
監管部門的相關規章制度,對于民營銀行發起股東的資質有明確要求:企業應具有良好的社會聲譽、誠信記錄和納稅記錄,具有較長的發展期和穩定的經營表現等。
據《證券日報》記者了解,中關村銀行籌備組在監管機構的指導下,按照一系列的原則,從中關村的300余家上市企業中遴選出了20多家,結合企業的意 愿,經過盡職調查,最終確定了上述11家優質民營上市公司。更為重要的是,這11家發起股東,都是行業領軍企業,不僅擁有資源和實力,企業負責人本身也都 是中關村的優秀創業家,愿意幫助一代又一代創業者實現夢想,傳承和發揚中關村的創新精神和創業文化。
談及發起設立中關村銀行的初衷,用友網絡、華勝天成、梅泰諾等公司都在公告中謹慎而又充滿希冀地表示,“時值金融改革推動民營銀行發展的歷史時刻, 民營銀行面臨巨大的發展機遇和良好前景。中關村地區科技創新資源豐富,高新技術企業聚集,設立北京中關村銀行,有利于發揮公司自身多年客戶化經營優勢,結 合公司業務方向和戰略地位,建立行業與金融的綜合化服務平臺”。
“各位發起股東是中關村銀行創新發展的強大后盾,股東們已經明確表態將結合自身資源秉賦為銀行提供客戶、技術、資金、經驗等全方位的幫助”,中關村 銀行有關人士告訴《證券日報》記者,“此外,股東不會施加不合理的盈利指標,不會干預銀行正常經營;未來,各位發起股東仍將按照現代公司治理的有關理念、 經驗,幫助中關村銀行服務好發起股東的產業鏈上中下游企業,并積極在獲客、渠道、宣傳等方面提供支持,將中關村銀行做出特色,建設成為民營銀行的旗幟、科 技與金融結合的標桿。”
另據記者了解,中關村銀行將協調各發起股東出資成立投資公司,與其緊密互動開展認股權貸款等投貸聯動業務,與投資機構和同業合作共同早期發現和服務于未來的瞪羚企業、獨角獸和領軍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