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中關村投資 > 正文

中關村:新發展理念的先行者

日期:2017-11-08  來源:光明網
[字體: ]

 11月6日,由中關村管委會指導,中關村上市公司協會、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北京大學出版社主辦的“創新與資本雙引擎驅動暨中關村模式高峰論壇”在中關村展示中心會議中心一層多功能廳舉辦。

中關村:新發展理念的先行者

  出席論壇的主辦方嘉賓有中關村上市公司協會會長、科興控股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尹衛東先生,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劉俏院長、董小英副教授,北京大學出版社王明舟社長,以及當當網副總裁王延平先生。企業嘉賓有神州高鐵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志全先生,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常務副總裁、董秘何愿平先生,東華軟件股份公司黨委常務副書記左耀龍先生。論壇由中關村上市公司協會秘書長郭偉瓊女士、財新傳媒集團《財新時間》制片人畢嘯南先生主持。

  論壇的第一階段由尹衛東會長和董小英副教授分別就“中關村上市公司競爭力分析”和“中關村創新生態的噴泉模型”進行主題演講。

  尹衛東會長“中關村上市公司競爭力分析”的報告指出,中關村上市公司分布于境內外各主要資本市場,市值規模接近5萬億元,連續多年有多家市值超過千億元的領軍企業;中關村行業結構完整,覆蓋全部國家戰略新興產業,同時具有高成長性的特點。中關村板塊穩步增長,并且規模持續擴大、實力持續增強,成為中國資本市場優質上市公司的代表和重要力量。

  接下來,董小英副教授基于一年多來對企業的走訪,結合連續五年中關村上市公司的各種數據及對中關村管委會領導的采訪,對中關村的創新生態向參會者進行了深入剖析。她認為,中關村的創新生態由五部分構成,分別是政府及政策機制、區域生態系統、企業創新系統、資本助力機制,以及區域/企業邊界拓展。這五個方面相輔相成,就像一個噴泉系統一樣,形成了創新的良性循環生態。

  論壇的第二階段在畢嘯南先生精彩的主持與引導下,各位企業家和學者嘉賓針對中關村的創新創業生態、針對資本與科技創新的關系進行了熱烈的討論。大家一致認為資本在科技創新商業化過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正如尹衛東會長所說,大部分中關村的上市公司都是通過科技創新從無到有,再依靠資本市場由小變大。在中關村,擁有技術的人才就像DNA一樣隱藏在大學、研究所,而尋找科技創新的資金在不斷搜索著這些DNA,在信息迅捷的今天,資金可以與技術快速整合形成“受精卵”,再經過孵化就成為了一家家科技公司。

  神州高鐵王志全董事長認為企業必須有自己的產品和核心技術,“以客戶為中心”“打開門做研究”;同時也對科技創新保持了高度開放的心態,一方面購買技術,一方面采用成立合作公司合作研發等。碧水源的何愿平副總裁認為將大量資金投入研發是值得的,因為它能帶來產出,“手里有技術,心里不發慌”,擁有了核心技術,研發投入遲早可以收回。東華軟件左耀龍副書記介紹說,東華除了進行自主研發外,也大量借助資本優勢,采用收購、參股和再融資的方式利用外部資源,在這方面積累了大量經驗。

  在嘉賓與觀眾的一系列精彩互動之后,本次論壇順利閉幕。這次論壇為十九大之后區域經濟治理、雙創活動明晰了下一步工作的方向。正如習總書記在十九大上提出的,必須堅定不移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要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加強對中小企業創新的支持,促進科技成果轉化。要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提高直接融資比重,促進多層次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習總書記關于創新和資本促進發展的重要思想、重要論斷,為我們指明了新時代社會經濟發展的方向。

  中關村科技園區作為我國首個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已經通過開發科技與資本的雙引擎驅動力,在黨中央號召重點發展的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綠色低碳、現代供應鏈、高端服務等領域孕育了一大批世界級領先企業,形成了一支支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兼具的勞動者大軍。可以說,中關村正是新經濟的先進代表,是新發展理念堅定不移的先行貫徹者。由中關村上市公司協會、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聯合撰寫的《中關村模式:科技+資本雙引擎驅動》一書,通過數字中關村、案例中關村和政策中關村三個部分,對中關村科技園區的創新創業生態進行了全景解讀,為我們深入了解、重新認識中關村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角度。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中關村社區 版權所有 / 京ICP證05038935號

關于我們 | 廣告招商 | 聯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