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的隊伍中,不久或將有合肥的身影。近日,合肥高新區向科技部火炬中心進行了匯報,爭創“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欲對標北京中關村、上海張江等國內一流園區,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創業樞紐和原創新興產業高地。
“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是產業和新業態的發源地,能引領世界產業發展趨勢,聚集了大量高端要素和專業要素,甚至創造了新時代前沿的模式、制度和文化。爭創“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合肥高新區底氣何在?綜合實力上看,在今年公布的國家高新區綜合評價中,合肥高新區綜合排名在全國157家高新區中穩居第一方陣,爭創極具競爭力。
科研能力則更為突出。今年1月,合肥成為繼上海之后,國家正式批準建設的第二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合肥高新區憑借出眾的科研實力,成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核心承載區,承擔重要使命。量子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新能源國家實驗室、天地一體化網絡合肥中心、智慧能源創新平臺、合肥離子醫學中心、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高新園區等前沿科技平臺和科研院所成為核心承載區的重要依托,也為沖刺“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奠定了雄厚科研根基。
豐富的人才儲備,也是合肥高新區爭創的重要砝碼。“目前,合肥高新區擁有市級以上高層次人才353人,其中國家‘千人計劃’23人,‘萬人計劃’9人,省、市‘百人計劃’95人,省戰新產業領軍人才140人,市級以上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團隊130個,海外留學人員和外國專家3000余人,人才對經濟發展的貢獻率達42%。”合肥高新區人事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更為重要的是,合肥高新區爭創的決心和態度。今年10月底,合肥高新區出臺了“支持爭創‘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若干政策”(即“創新十條”),將投入大量資金用于支持源頭創新、發展高端協同創新平臺、提升園區國際化水平、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等。
科研基礎、人才儲備、政策推進的協同發力,將形成合肥高新區爭創“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的強大競爭力,助推合肥高新區成為創新策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