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芯片、腦部手術機器人、量子點光譜儀、液態金屬材料及應用……作為自主創新的重要源頭和原始創新的主要策源地,中關村創新產業示范區已在人工智能、原創新材料、生物科技等領域涌現了一系列重大創新成果,截至目前共創制國際標準184項。
寒武紀是地球生命大爆發的年代,從那時起,地球進入了生命的新紀元。然而,中關村里的“寒武紀”則是由中科院計算技術研究員陳云霽、陳天石,領銜研發的世界上第、模擬人類神經元和突觸進行深度學習的芯片。陳天石表示,圍棋“高手”AlphaGo之所以能勝利,是因為使用了約170個圖形處理器和1200個,處理器,這些設備可能需要占用一個機房,未來如果能把AlphaGo的芯片換成“寒武紀”,一個小盒子就能裝下了。據了解,目前正在產業化的“寒武紀”芯片明年進入市場后,將開啟人工智能的新紀元。
“寒武紀”只是中關村產品的一個縮影。科技成果的背后離不開人才的聚集。為引進人才,政府推動出臺“京校十條”“京科九條”等政策文件,鼓勵高校院所轉化科技成果。在中關村試點實施簡化“綠卡”辦理程序10項出入境管理改革措施,支持企業引進全球,人才。如今,中關村海歸創業人才超過3萬人,累計創辦企業超過8000家,成為國內海歸人才創辦企業數量,多的地區。
人才的聚集帶來了前沿技術,也吸引各路資本追逐中關村。去年才成立的地平線機器人公司,在初創期就獲得了晨興、高瓴、紅杉、金沙江、線性資本、創新工場和真格基金的聯合投資。去年又先后獲得硅谷,風險投資家Yuri Milner、雙湖投資、青云創投和祥峰投資的重量級投資。截至目前,中關村示范區已上市企業超過310家,其中境外上市企業超百家。中關村多層次資本市場已全面形成,為科技創新插上了資本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