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高峰論壇就新時代中關村企業家精神,暢談了企業家的昨天、今天、明天,總結中關村30年凝聚了什么精神、哪些感悟。
2017年是中關村企業家發展史上的重要時刻,也是中關村民營科技產業發展30年的歷史見證。12月15日,以“三十年崢嶸不忘初心 新時代使命砥礪前行”為主題,由海淀區政府、中關村管委會和中關村民營企業家協會指導并主辦的“中關村民營企業家發展30周年大會”在世紀金源大飯店隆重舉辦。論壇上將有數百位企業領袖一起回顧科技產業的發展歷史,共同展望未來,將歷史的責任和中關村企業家精神的接力棒傳遞給年輕一代充滿活力的創業企業家。
以下是“新時代中關村企業家精神—昨天·今天·明天”高峰對話實錄。
高峰論壇:新時代中關村企業家精神——昨天·今天·明天
主持人:(左一)
中關村天合科技成果轉化促進中心主任 朱希鐸
互動嘉賓:(左二至右)
原中關村管委會副主任、現任北京中關村論壇協會秘書長 夏穎奇
東華軟件股份公司董事長、中關村民協常務副會長 薛向東
原華訊集團董事長、中共中關村民營科技企業家協會聯合黨委副書記 戴煥忠
拉卡拉支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中關村民協常務副會長 孫陶然
新奧特集團董事長、中關村民協常務副會長 鄭福雙
朱希鐸:尊敬的趙主席,尊敬的各位中關村各代企業家朋友,非常高興我們在30年的時候舉辦這樣一個企業家高峰論壇,30年中關村企業家,我們今天如果在這樣莊嚴的時候,如果做一個論壇,讓我們企業家們一起來討論中關村企業家,特別需要討論的題目是什么呢?可能就是我們今天定位的題目,就是中關村民營科技企業家精神,討論討論我們這個精神,我們的昨天,我們的今天,我們的明天,所以我作為中關村的第一代企業家,我們這是30周年,也是我本人87年下海到四通,也是整整30年,所以我親身目睹經歷了中關村30年的歷程,也深刻的體會了中關村幾代民營企業家30年的奮斗,30年的酸甜苦辣,所以也和大家一起探討下一個30年,中關村怎么樣發揮作用,那么在中關村未來30年新的征程當中,中關村民營科技企業家,我們以什么樣的精神,以什么樣的步伐,去迎接新的30年,所以今天我們舉辦這樣一個論壇。那么我們中關村幾代民營企業家,剛才姜會長給我們總結了三代,我們自己有時候感覺的話,是四代、五代,像我們這一代都已經七八十歲了,新一代的現在90后、00后也在打拼,我們這個論壇,就中關村企業家精神討論一下,我們感覺也很為難,怎么請。
所以我們今天請了五位各個方面有代表的我們中關村的民營科技企業家,以及支持我們民營科技企業家發展的一些政府的,伴隨著我們一起走路的政府的朋友的官員,我們今天請了這樣幾位,一位是我們中關村管委會的我們的老副主任,也是我們中關村一代二代三代企業家我們的老朋友了,夏穎奇先生。我們今天請到的第二位嘉賓,是不折不扣的中關村一代企業家,是我們當年上個世紀80年代初在中關村電子一條街時代,下海引領創造了中國無線通訊還在BP機時代的創始人,我們的華訊集團的董事長,同時一直在中關村30年一線,是我們上一任的,我們中關村民營科技企業家協會的監事長,也是我們民營科技企業家協會聯合黨委的副書記戴煥忠先生,我們有請戴煥忠先生上臺。我們第三位請到的是我們中關村30年發展歷史當中,我說不好算二代還是三代,還是四代,現在還在一線引領中關村,引領中國的高科技產業。那就是我們中國現在在軟件產業領域里面,市值最大的領軍的軟件企業東華軟件公司的創始人董事長薛向東先生,我們有請薛向東先生上臺。第四位,我覺得可以算是二代三代的,因為是今天中關村高科技引領方面走在最前沿的,因為最前沿,我們可能好多領域,但是大家都關注現在最前沿的是互聯網+時代的金融服務,金融平臺,如何能夠推動,所以在這方面,我們有著名的金融服務的企業家,拉卡拉的董事長孫陶然先生,有請!我們還有一位,我覺得也是我們中關村企業家一代也有,二代也在,三代也在,四代也在,今天還走在最前沿,在用互聯網技術多媒體技術來做文化創意產業,做多媒體服務產業的,那就是我們鄭福雙先生。
我們今天這個論壇,就由我們這五位企業家,我作為主持人,我們和這五位企業家一起來討論一下,我們中關村企業家精神。應該說剛才我們姜會長報告里面已經講到了,在9月份,我的感覺作為中關村企業家的感覺,破天荒的中共中央一份非常重的文件,是關于弘揚企業家精神的文件,真的30年歷史,第一次感覺這么重的文件講企業家精神。我們現在在座的我們這個平臺,我們在這個企業家精神的基礎上,我們更賦予我們特殊的意義,我們是中關村企業家,我們是中關村民營企業家,我們是中關村民營科技企業家,所以作為中關村民營科技企業家,我們30年凝聚了什么精神?我們以什么樣的精神迎接未來30年,我們可能會有很多的感慨,很多的感悟,所以我們今天這個論壇,就討論這樣一個題目,叫中關村民營科技企業家精神——昨天、今天和明天。下面我們開始,能夠就這個論壇進行討論。
我們下面就開始今天的論壇,中關村第一代企業家代表,我們老戴同志,戴煥忠先生,作為30年的企業家,咱們這個題就是中關村民營企業家精神,昨天今天明天。下面是不是先請,我們老戴同志,作為第一代企業家的代表,談談中關村企業家精神。大家歡迎!
戴煥忠:今天參加這個會議非常高興。剛才姜鵬明會長這個報告,也代表了我們老一代企業家的心聲,我是88年第一個官員下中關村來的,現在雖然我們不在企業第一線了,不在社會第一線了,現在我和朱總,還在中關村陣地上戰斗。我今天將代表老一代的心聲,當時有這樣一個基本精神,一個是搞實業,搞科技實業。第二個就是創新,這在一開始就是非常堅定的。第三點,就是堅持。
我們經常說,我們中關村第一批老企業家,叫“老不死”,什么意思呢?就是失敗了再干,再失敗再干,一直干到底。這就是我們第一代,很有擔當。我經常在全國,在各種場合說,中關村企業家是中國這批企業家是中國的脊梁,他們在中關村陣地上,沒有給黨和國家,給人民丟臉,所以我們中關村老一代的企業家沒有出過敗類。這個今天來講,作為我們老企業家是很自豪的,現在又看到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企業家,一代一代的興起,一代比一代強,作為我來講,我們是很高興的。昨天我還跟朱總講,我們要在這個陣地上一直戰斗到進八寶山。所以今天我在給市人大報告提的時候,我代表中關村提了五條意見,領導說很好,當時說,你的精神狀態很好,你不是老人,我說我是80后,馬上就是80后了,說你有什么養生秘訣分享的?我說就有一條,全天混在中關村這群知識精英當中,就這一條。混在這批精英當中,混在這批年輕人當中,不想年輕都不行,所以我今天就是表達我們老一代企業家的堅持,向大家學習,混在大家當中,請大家接納我們。謝謝!
朱希鐸:老戴同志,不愧是我們第一代企業家。講了我們第一代企業家所感悟的30年分析出來的中關村企業家精神。一個是創新精神。其實也特符合我們剛才姜會長講到這次關于中共中央講到企業家精神里頭的三個弘揚,其實也是中關村企業家集中的精神,第一個就是創新,從30年前一直到現在,中關村最大的特點就是創新,其實不光是科技創新,我們還有體制創新,還有理念創新,還有模式創新,還有服務創新,等等等等,真的一直在創新。
第二個,就是剛才說到堅持,其實堅持就是務實,剛才老戴說的精神,我們中關村一直有一個口號,就是屢敗屢戰,真的非常代表中關村企業家精神。最后叫做勝者為王,堅持到最后,能夠勝利,這就是堅持。第三個精神,也是剛才講到的社會責任。其實中關村企業家,我們一直在思考,說中關村的企業家跟全國各地那么多企業家,有很多比我們能賺錢的,有很多比我們做企業規模做得大的,中關村企業家有什么特點?真的有一種,就那種科技色彩的責任感,老操心一些創新發展的大事,看看我們能做點什么貢獻,這真的是一種社會責任。所以我想我們老戴同志,講了我們中關村一代企業家的心聲,也比較精確表達了我們的精神。
如果說老戴同志代表了我們一代企業家,咱們跳躍一下說,現在走在最前沿的企業家,怎么看這個歷史,怎么看這個精神?我們有請拉卡拉的孫陶然,因為這是科技金融走在最前沿的,中關村在這一點上走在全國前頭,有請陶然講一講。大家歡迎!
孫陶然:謝謝!不敢當。我確實應該是中關村的學生,因為我是1987年到北京大學念書,咱們的協會是30年應該是87年成立的。所以我再北大念書期間,跟中關村就接觸非常多,因為出了我們校門就是中關村,我記得當時去過當時的四通公司、聯想公司、祥云公司都去參觀過。我記得我到聯想和四通的時候,因為作為北大的學生干部,組織學生去社會實踐,看到的很多東西,對當時的我來講是特別大的震動,包括四通當時寫的,為什么叫四通,如果成功了就變成金子,不成功就變成改革的鋪路。聯想柳總提出一系列的理念,對于我學生來講非常大的震撼。90年畢業之后,我加入一家民政部的企業,叫思達集團,就在中關村,95年之后,我們和北京青年報一起創辦了一個電腦周刊,叫做電腦時代。
這是當時大眾媒體上第一個專門報道IT行業的公司,所以在那個時代,我和楊元慶、雷軍,包括所有中關村做IT的接觸非常多,可以講,我本人活到這么大,大概年歲里面最多的歲月都是跟中關村密切結合的,包括后來拉卡拉也是在中關村發展起來的,后來我跟我們姜會長,還有咱們中關村管委會海淀區都做了非常多的接觸。
我個人對企業界的感受是這樣的,中關村企業家群體是全中國乃至全世界不同的群體,在我這個年紀的人,我最早接觸的企業,接觸的是當時所說的文革期間的投機倒把等等那一系列的。后來接觸到的就是的改革家,再接觸的就是柳傳志第一代群體。我個人在這個中間的感受,我認為特別認同感覺總結的中關村企業家精神,我自己的理解,第一個是創新,確實特別強。中關村企業家有一種寧為雞頭,不為牛后的氣魄。不屑于模仿別人,跟隨別人,在中關村涌現一大批新興產業,每個產業都不同。
我理解的第二個精神是自強。其實民營企業本身就是一個自強,中關村企業更加自強,我小時候看小說,劉亞洲寫過一本小說海水下面是泥土,那個主人公說我就是小紅鼠,同父異母的兄弟說,你是小白鼠,當他的腿被夾子夾住了,他可以咬斷來求生,小白鼠做不到這一點,我們民營企業家就像小紅鼠一樣,我們尋找生存空間,我們要把自己的企業做好,這是我體會的精神。
第三個精神,我體會的是底線精神。中關村企業家道德底線要高一些的,剛才講過,我們第一代企業家中,沒有出現敗類,我認為第二代第三代,出現敗類的機會也會比較少。這個是俞敏洪講的,他發現北大企業家的底線高一點,他基本上不干壞事,但是要干壞事,可能干的也比較壞。我套用過來,我接觸到所有中關村企業家,我認為大家商業道德底線守的比較好。大家相互之間和彼此之間有非常強的道德約束,我自己也特別有幸能夠生活在中關村,在中關村創業,我也是要不斷的創新,要自強不息,要堅守道德底線,我個人得益于柳傳志柳總的幫助特別多,我愿意學習。謝謝!
朱希鐸:我們陶然董事長,不愧為新一代中關村民營科技企業家的代表。他總結的精神我也很感動,就是底線精神,我一直在琢磨,我們這次中央這么重視,專門發那么重的文件,專題談中國企業家精神,為什么?其實我的理解,真的是中國在改革開放經濟發展這么重大的轉折時期,中國經濟將來的最基本的基礎設施建設,支撐是什么?支撐應該是企業家精神。企業家的道德,企業家的責任,企業家的法制觀念,企業家的社會責任感,企業家的服務于社會的精神。這是企業家精神,應該去支撐。因為這個號召,其實有可能要整個中國經濟發展當中,從基礎設施上解決,我們一個最堅實的支撐基礎,就是企業家精神。所以我覺得剛才陶然真的是年輕的企業家,能夠抓住中關村企業家的奉獻精神,責任精神,特別有一個底線精神,真的非常準確。謝謝陶然。
在中關村的企業家里面,我們一直有一種訴求,剛才陶然說的,中關村的企業家,一直想在某一個科技創新的產業方面勵志把它打造成領軍,打造成引領,這種作用,這種創新,在中關村非常典型的企業家的共同特點,我們有一位非常成功的企業家,也就是我們薛向東先生,是東華軟件,大家知道中國軟件企業現在市值最高的第一大企業就是東華軟件,幾乎能夠把中國在信息化的應用方面走到了今天,從最基礎的實體產業,醫療的信息化,醫院的信息化一直走到今天,用互聯網技術走到健康,走到民生,走到大數據,走到云服務等等,一直走在最前面。我想向東在這方面會有很多體會,我們歡迎向東給講講中關村企業家精神。
薛向東:謝謝大家!我也算是中關村人。我在一生里,在中關村生活的時間最長,大學畢業就住在中關村這邊,雙榆樹,那個是集體宿舍,后來我下海創業也在中關村,現在公司在中關村上市,在中關村發展壯大,剛才兩位企業家講的我非常同意。中關村企業家精神,也是凝聚全世界最優秀的企業家精神,首先是創新,這個創新包括技術創新,產品創新、業務模式的創新,也包括了帶中國特色體制的創新,因為中國從80年代、90年代,那個時候市場經濟還不健全,逐步開放的過程,中關村企業家在那個體制下,想了很多的辦法,來推動企業的發展,從體制上來促進生產力的發展,這里我想也是中關村體制的創新。這是幾代企業家,將來要不斷學習,不斷提升的方面。
從未來來講,創新還是永恒的主題,創新也是一個企業發展,一個國家的發展,中關村發展的一個源泉和動力。拿東華軟件來說,當時我們01年成立東華軟件,規模非常小,06年上市,上市的時候,市值也很少,利潤也很少,到現在市值利潤、銷售收入,幾項指標,都是漲了15到20倍。發展了11年時間,這個過程就是不斷創新的過程,技術來說,我們不斷的把一代一代核心技術,用到我們產品,用到我們客戶當中去,最早的時候,是單機數據庫,后來是云,大數據,現在是人工智能,物聯網,移動互聯網都很火,作為一個企業家不斷的研究這些技術,同時結合本企業的情況,把這些技術幫助客戶創造價值,幫助客戶創造價值,企業就有錢賺,可以幫助政府創造稅收,所以最近我提到一個人工智能加的概念,AI+。
這兩年人工智能非常火,全球都在做,全球最大的市值前12的公司,第一應該是蘋果,第二是Google,第三個是Facebook,第四是騰訊,前十大公司里面,最近有一個特別大的變化世界上,前幾年,全球市值前十大的公司,像中國工商銀行,曾經進入過,中石油進入過,像美國的一些能源公司,包括巴西的能源公司進去過,現在來看,目前此時此刻市值排前十大的公司,都是高科技,后面也是高科技,這就看到科學技術的發展,創新的發展,給整個世界經濟的發展帶來了動力,給企業發展帶來了動力,創新在里面的作用,確確實實體現的越來越明顯。
為什么東華軟件提人工智能加呢?這些巨頭,都在做人工智能的平臺,包括百度也在做,而且李彥宏有一個很好的思路,把他很多核心技術都開源了,對我們做行業應用的公司來說,我們再去做跟百度的核心技術是沒有必要的,百度開源的技術,我拿來用到醫院里,我現在做精準醫療,做醫療大數據。醫療比如說我們在一個軟件里面,最簡單的功能,一個病人來看病,如果這個病人是糖尿病,血糖高,醫生說,給他正常開方的話,開二甲雙胍,但是這個人有腎病的話,就不能開這個藥,我們這個功能就能提醒這個人,這個人有腎的問題,不能開二甲雙胍這個藥。這個對醫生精準治療,起到很大的作用,包括醫療數據,將來的使用,這些案例很多了。
包括我們做了人臉識別,人體識別人工智能的識別應用,在山西省公安廳做了全省公安大數據人工智能應用,有云的軟件,華為云的基礎設施,我們整個集成核心的軟件。每個行業把人工智能加上去以后,都會迸發出很多的商機和很多的活力。當然對企業來說,也是非常好的商機。
所以我覺得技術創新、產品創新、業務模式創新,業務模式創新,剛才講到,我們原來傳統的做行業軟件,比如說醫院也好,銀行也好,政府也好,這些來提供軟件,現在互聯網+上醫院,我們坐在這,我給老家的親戚,給他掛號、住院、付費,查結果,在手機上全能干,技術的發展有這么好,互聯網+醫院,業務模式也帶來很好的發展。另外還有一個企業家有社會責任的問題,中關村企業家一代一代都做了很好的工作,很值得我們學習。同時東華軟件,我現在招了100個殘疾人,整個公司里面,包括北京十二次黨代會上,蔡奇書記到東華軟件座談的時候,蔡書記說你們東華軟件做得不錯。解決了企業的成本壓力,又體現了社會責任,做了好事。從企業家來說,企業做到一定規模,創造稅收,解決就業,社會責任,這是中關村一代一代企業家,做得非常好的,包括我本人也不斷學習去提升的方面。
未來,十九大給國家提供了非常好的發展平臺,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中國治理的這么穩定,創造這么好的環境,提出進入新時代,中關村也提出新時代的概念,特別吻合,未來作為中關村的企業家,不忘初心,繼續努力,做好各方面的工作,為社會作出更多的貢獻。
將來人類要實現永生,最近有兩個科學家,Google的首席科學家提到一個人工智能的永生,未來人類通過人工智能的技術,把自己的思維,自己的大腦的東西統統存在芯片上,以后你的下一代,一千年以后,你的人工智能跟你一千年以后的人對話都可以的。第二個觀點,生命科學家的觀點,生命科學家說不需要你人工智能,蛋白質的人體都有可能實現永生,怎么實現呢?人是這樣,從零歲到30歲,是細胞,長得快,死亡的慢,從30歲以后,是死亡的快,長得慢了,80歲的人,也是新誕生的,只是說長得速度慢于衰亡的速度,生命科學家的說法,將來我通過基因工程,通過各種技術,保持你長的速度很快,你就不會衰亡了,未來實現永生兩個路徑沒問題。
最后的結論,第一,祝賀大家身體健康,實現永生。謝謝大家!
朱希鐸:中關村精神有一個重要的精神就是學習精神,企業家本人不停的學習,企業在不停的學習,才能夠使得中關村民營高科技企業能夠引領,站在最前沿,站在制高點,應該說向東董事長本人,以及他們的東華軟件非常典型的就是一個案例,包括最精彩的表達,告訴我們今后人可以永生,不死了。大家為我們向東同志的創新鼓掌。
我們中關村30年,如果說我們有一個代表性的企業和企業家,跟我們一代那個時候大家就在一起奮戰,奮戰到今天還在引領,最典型的就是新奧特,新奧特我們當時在80年代初,在中關村的時候,那個時候新奧特就做得挺火,一直到現在,繼續越來越火,所以我們想請鄭福雙董事長,福雙講講體會,這里頭有什么樣的中關村精神?在支撐著?大家歡迎!
鄭福雙:我也聽出來了,主持人講,這么搞企業,企業還搞的這么個德性,搞不大呢?我是中關村里面,沒長大的企業之一,說企業家精神,最合適的就是朱總和戴總這兩個人,其實最重要的企業精神,全讓他們體現了,我自己認為我是一代半差不多,第一代跟他們混在一塊,那個時候還小,我比第二代早一點,所以我是一代半的企業家,當時確實企業沒有做大,但是還活下來了。我認為活下來就有機會,我現在做得一件事兒就是,怎么樣讓我們中關村,像我們這樣的老企業,能夠在新的技術,新的環境下,老樹發新芽,最近兩年我們內部培育了八個企業,大多數拿到了投資,我把我的想法做一些分享。
我認為中關村企業家精神,我自己有六個字可以跟大家分享。
理想、行動、堅持。理想就是我們的明天,光有理想,不開展行動毫無疑義,行動就是我們的今天。堅持是貫穿了從昨天、今天到明天為止一整套主線,所以沒有理想,我們一事無成,沒有行動,沒有堅持,肯定會失敗。謝謝!
朱希鐸:謝謝!鄭總特別切合我們今天的主題,中關村企業家精神,昨天今天明天。講的非常到位,我很受啟發,中關村企業家有一個很大的特點,中關村不像社會別的領域企業家,一波一波老在那更新,老在那換代。
中關村的企業這個集群,總是這個狀態,有80后、90后甚至00后,現在創在最前沿的創業,但是一代企業家都沒閑著,還在學習,還在發揮著光熱,還再往前推,我們一代、一代半一直在打拼,這是中關村的特點,企業家一直不停創新,不停學習,不停的中關村科技創新往前闖,擔當一個領軍角色,舉旗的角色一直在奮斗,做自己的貢獻。
應該說中關村30年歷史,是從想當年海淀實驗區,又成了中關村實驗區,又成了中關村的自主創新試驗區,產業園區,又到了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應該說中關村30年歷史,一直伴隨著政府體制改革,政府變成服務型政府,政府來促進為企業家服務,為科技創新產業服務,一直是全國的旗幟,甚至是于是世界的旗幟,我們作為中關村老企業家,一直有一個感覺,就是我們從創業的第一天起,就和我們中關村的這些各級領導,我們不是領導跟企業之間的,官員和企業之間的服務關系,我們一直有一個感覺就是朋友關系,所以從這一點上來說,我們今天有幸請到中關村管委會最有發言權的,從好幾代,一直經歷著的人,我們的代表,我們夏穎奇先生,這是我們原中關村管委會的副主任,我們能夠有請夏穎奇老主任,作為我們中關村企業家的朋友,給我們講講中關村企業家精神,還有中關村企業走到今天,已經跟我們是血肉相融,朋友伙伴的關系,大家歡迎我們夏主任。
夏穎奇:謝謝!民協30年,我認識很多民協的朋友,方方面面。因為我本身應該說是中關村的村民,從72年開始到北京理工大學當時叫工業學院,讀書就沒有離開中關村,所以對中關村還是了解的,30年對青年人來說很遙遠,對于我們這些過來的人,或者中老年人來說就是昨天,所以剛才聽咱們姜鵬明會長熱情洋溢,慷慨激昂,很有文采的講話,講當年的創業,我也在回想當年的情況,改革開放,其實我是個受益者,是第一批教育部國家公派留學生,那個時候出國,是30多年前,80年代初,第一次乘飛機,第一次去首都機場,第一次到了國外了,完全不懂是怎么回事,但是從機場到市區,那個車開到了110邁,就跟我們現在上路那個速度,但是我從來沒有在那么高的速度下坐過車,在國內沒坐過飛機,火車沒有那么快,所有汽車都沒有那么快,在那種速度上感覺到害怕。
看國外北美加拿大美國的高速公路,當時我們早期的留學生認為,中國一百年也建不出來,這是我們當時的一些基本的想法,真實的想法。
可是現在,30多年,我們幾乎全面的超過了國外的基礎設施建設,高速公路世界第一,高鐵占全球的60%,我們方方面面都大發展了。這種發展在中關村體現的最深刻最明顯。每當我們這些人遇到外地來的同學,親戚老鄉,或者我們出差到外省市,遇到一些人,偶爾說你在中關村干過,中關村很有名,中關村怎么回事,中關村是什么?幾句話是很難說得清楚的。
所以今天我們的討論,過去和未來,我這里想到了,前幾年很著名的時政作家林志軍寫過一本書,叫《中國的新革命》,就是把中關村早期編年史一樣,寫了25年,當然沒寫到現在,叫《中國的新革命》,現在中關村的,或者中關村資深的人,感興趣的話,不妨可以查一下,林志軍寫的《中國的新革命》,我認為講解分析評價中關村,很多書沒有超越它。中關村在早期我所感受到的中關村企業家,是我還在國外讀書,在讀博士期間,84年左右,聯想、四通、方正都是84年,在那前后,我們當時有學者他們先回國了,我們讀研究生的還沒讀完,還在國外,他們給我寫信,回信的,居然打了一篇漢字,旁邊帶有窟窿眼的噴墨的,針孔打字的,這個人后來很有名,是科技部中國2000年新世紀治理千年蟲的首席科學家,是我的同學,他用打字給我,這是我用中國計算機打出來的。
這樣我們就不能不會像,中關村的歷史貢獻,當然我們現在說有百度,有小米有各位坐在這里。但是我認為中關村的前輩歷史貢獻,幾乎到現在還沒有人能超越,包括李彥宏雷軍等等這些人,還沒有人能超越,我認為就是計算機的漢字化,叫做漢化,我們的漢字以前是曾經我們有造紙,我們有活版印刷,這都是在世界上,推動世界人類文明的,但是到了計算機時代,我們的漢字不能進入外國人發明的計算機,中華民族的文化就可能跟不上信息時代這趟高速公路,是中關村的企業家在黑暗中苦斗解決了一系列的計算機漢化的難題,形成了一套技術解決方案。比如說王永民、仇國軍,他們搞的輸入法,好多種,十幾種都不止,現在我們也在用,比如說聯想倪光南搞的漢卡,在大腦里有的記憶,通過輸入法找出漢字,再用王選北大方正的排版印刷系統,把它放在屏幕上,大字小字,黑字解體字排版印刷系統,還有四通的打印機,2406、2408,這樣我們中國的漢字就能在計算機用中運行,我們老祖宗發明的方塊字,比拼音生命力還強,速度還快,這是中關村早期第一代我們下海的那些科技前輩。做出的不可替代的歷史性的貢獻。盡管我們現在享受手機、計算機、互聯網無線互聯網數碼等等等等,更新的技術,但是計算機的漢化,這是中關村的里程碑,是我們第一代企業家們實現的。
前兩個禮拜,我有機會跟加拿大的前總理在清華搞個座談,吃完飯的時候坐在一起談了很多。外國人到中國來,有很多人對中國很不了解,現在聽說了一些,實地考察的時候,還是聽的目瞪口呆,他們坐了高鐵,他們看到了城市,然后也了解了一些中國普通百姓的生活情況。有的還到了很一般的中國人的家里,就是中國留學生,到他家里做客,看了家里了擺設和家用電器,甚至到了超市,看了小推車,中國人也是滿車滿車往里裝,非常驚訝的情況下,在吃飯了時候就問我,說你能不能預測一下,20年后,中國是什么樣?那個時候十九大剛開完,我真是很為難,我跟他說,我說我預測不了,不光20年預測不了,五年以后也很難預測,想想五年前,十八大之前吧,中國那個狀態,中國人的生活水平,中國人的生活方式,經過整個十八大,黨內的反腐,中國社會的進步,我們出現的智能手機,我們現在的共享經濟,我們送外賣的,小單車等等等等這種生活方式,這都不是我們五年以前能夠預測的,那么現在預測20年不能,預測五年以后,我也不敢說。
如果大膽預測五年以后,我不知道很多企業還在不在,百度是什么樣,阿里是什么樣,騰訊是什么樣,不敢說。但是我對外國的前政要說,我說五年以后,二十年以后,不變的是中關村那些大學還在,科學院、研究所,國家重點實驗室都在,中關村仍然是校園里不斷的走出來的青年人,懷揣著創新創業的夢想,和他們的前輩在中關村打拼,這個可以預測,那么怎么定義這個中關村?我在政府工作當年,各種各樣的政府文件,也有各種各樣的學者研究分析,寫過很多。但是現在有的時候我想來想去,我還是愿意用外國人的話來說,2000年,17年以前,進入新世紀,美國很重要的一個雜志叫《news weak》,新聞周刊這個雜志,人類進入新世紀的,寫了八個新世紀的文化圣地全世界,其中第四個寫的是中關村,這個稿子從他采訪撰寫到后來發表,我們完全不知道。當時的市長是劉淇,不知道怎么看到了,又不詳細,讓管委會找,我當時負責外事,趕快找出來了,寫了一個簡報,外國人那個時候,以美國人的雜志,把中關村寫了三條,概括為三條。
第一,中關村是中國高科技企業的孵化器,是個大孵化器。當時幾千家,現在幾萬家,高科技企業孵化器,我們這些巨頭都是在中關村,土生土長的,草根企業,螞蟻企業,孵化長大,成為參天大樹走出去。
第二中關村在致力于培養中國的比爾蓋茨。這就是我們30年,剛才姜鵬明會長講的中關村之歌,企業家精神,中關村在致力于培養中國的比爾蓋茨,我們的企業家。大企業必須有一個核心人物,有老大,這就是我們的核心企業家。有他的精神,有他的謀略,有他的市場洞察力,才能大令這個企業越做越強。
第三,中關村帶領中國社會進入信息時代。美國人這的評價。信息時代應該從大哥大、BP機,從數字漢限的,然后互聯網,然后到我們享受所有的數碼無線。是中關村在早年帶領中國社會進入信息時代,通過科技創新拼搏,解決了中國進入信息時代全套的技術解決方案。所以我們紀念民協30年,這是極其有意義的,在座的各位年輕人將來若干年之后,會講給你們的下屬,或者是后代聽,我們這些老的,我還不能算太老,但是也退休幾年了,要把這些東西能夠記錄在案的,作為精神傳承。謝謝大家!
朱希鐸:謝謝!謝謝夏主任,真的是屬于太熟悉中關村了。這么準確的表達了。
夏穎奇:不熟悉了,我在中關村45年,我到這開車,差點丟了。
朱希鐸:中關村想當年,上個世紀80年代起家的時候,最核心的引領型的創新技術,真的皆是漢字技術。中關村一堆企業家,四通漢字的打字機,聯想是漢卡,方正是漢字的激光照排,清華紫光是漢字的掃描錄入,王選是屬于漢王,漢字錄入方法。
夏穎奇:這都得了科技進步一等獎。
朱希鐸:從這個角度來說,中關村的歷史是創新的歷史,這都是追蹤高科技前沿的歷史。
我們再次以熱烈的掌聲對夏主任的總結表示感謝。我們這個題目就是中關村民營科技企業家精神——昨天、今天、明天,這個題太大,我們幾個人坐在這里,我估計討論到明天也討論不完,但是我們這次就是開個頭,我們各位在這里就這個題談談自己的感想,只是破一個題,我們可能后面的任務,就是要中關村所有的民營科技企業家,民營科技企業,以及圍繞著中關村科技創新產業所有的政府官員,各個方面的專家,我們大家一起來共同再進一步探討中關村民營科技企業家精神,我們討論我們的昨天、今天、明天,我們剛剛開完十九大,現在我們這次大會也恰逢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的時候,我們知道這次十九大,習近平新時代給我們提出了中國要建成世界創新強國的三個里程碑目標。到2050年要成為世界科技創新強國。
科技創新強國,所以一定要科技創新引領,所以應該說未來,我們中關村作為民營科技企業家協會,我們中關村民營科技企業家集群,我們所領導的中關村民營科技企業這個大系統,責無旁貸要像過去30年一樣,我們要進一步的繼續引領,繼續前沖,繼續發揮我們的作用。我們能夠再去擔當真的要去完成中關村,就是黨中央給中關村定的任務,世界級的影響力的創新策源地、創新產業的高地等等。最后再留兩三分鐘,請每位嘉賓,一人說一兩句感慨,中關村企業家精神昨天今天明天。能夠感慨一下。我們從福雙那邊開始講。
鄭福雙:30年轉眼間過去了,我們再努力,再干30年。
孫陶然:中關村企業家精神昨天今天和明天,不忘初心與時俱進,使命必達,不忘我們的精神,與時俱進,使命必達。
戴煥忠:我們曾經走過了輝煌的30年,我作為第一代創業者,老的企業家,希望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第五代的企業家們,精英們,不要把我們忘了,不要不帶我們玩兒。
薛向東:衷心的感謝,各地政府對中關村企業家的大力支持,非常希望像中關村各類企業家學習,不斷堅持技術創新,產品創新,業務模式創新,做好自己企業的同時,為中關村發展創造更好的就業,創造更多的就業,更多的稅收,為實現中華民族的中國夢做貢獻。
夏穎奇: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科技報國,人生出彩。
朱希鐸:我們今天這個論壇就到此結束,讓我們大家一起為中關村企業家精神的明天一起奮斗,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