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結束的“2018中關村互聯網金融論壇暨第五屆普惠金融論壇”發布報告顯示,供應鏈上升到國家戰略,供應鏈金融將迎來歷史性的發展機遇,也將成為未來金融科技行業發展的十大趨勢之一。螞蟻金服、金聯儲等占據供應鏈金融先機的平臺,有望率先獲益。
12月21日,由中關村互聯網金融研究院、中國互聯網金融三十人論壇(CIF30)主辦的“2018中關村互聯網金融論壇暨第五屆普惠金融論壇”在京召開。論壇匯聚央行、工信部中小企業局、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等相關主管機構領導及互聯網金融與小微金融等領域的相關領域專家學者等近千人,就金融科技現狀與未來趨勢、賦能實體經濟、化解金融風險等熱點話題進行了深入探討。螞蟻金服、京東金融、金聯儲等國內互金企業代表受邀出席本次峰會。
近年來,隨著金融領域供給側改革的推進,尤其是以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等為核心的金融科技的廣泛應用,使得普惠金融服務的廣度和深度不斷拓展。新時代下,金融服務要更加注重防范風險、增強服務實體經濟能力、促進經濟發展由高增長向高質量轉變,成為論壇共識。而作為賦能實體經濟的重要抓手,供應鏈金融在本次峰會上也受到高度關注。
論壇發布的《中國金融科技與小微金融競爭力報告(2018)》(以下簡稱“報告”),明確指出未來金融科技行業發展的十大趨勢之一便是:供應鏈上升到國家戰略,供應鏈金融將迎來歷史性的發展機遇。
(論壇發布《中國金融科技與小微金融競爭力報告(2018)》)
報告認為,當下,中小企業在我國經濟生活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其融資需求市場規模巨大。首先,對于互聯網金融平臺而言,由于中小企業融資用途較為明確,且平臺能對融資企業的資金流、物流、票據憑證類等信息有較好的掌握,因此,供應鏈金融業務風險相對可控,規模大、安全性較高的供應鏈金融業務屬于較為優質的資產;其次,對于產業鏈中的中小企業來說,互聯網平臺具有融資效率高、融資門檻低等特點,更易于解決其融資難的痛點。
報告指出,隨著我國企業應收賬款、各行各業產成品存貨額不斷增加及企業信用評估體系逐漸建立,供應鏈金融將迎來巨大的發展期。就實際市場增速來看,近年來,供應鏈金融業務在發達國家增長率為15%左右,到2020年我國供應鏈金融市場規模將達到18萬億元,將成為下一個藍海市場。
作為國內專注產業鏈金融的代表性平臺,金聯儲自2014年3月成立以來,已在資產端和風控端形成獨有優勢。平臺獨創BAST風控體系,從大數據分析、資產抵(質)押、供應鏈管理、企業信息洞察四維建模,可有效評估借款企業的還款意愿和還款能力,實現了全程閉環風控。
“對于新金融機構而言,要建立正確的企業價值觀和差異化服務的能力。”金聯儲相關負責人表示,隨著網貸行業逐步走向合規,行業準入門檻也大幅提高。而早前深耕垂直領域,且堅持服務小微企業、助推實體經濟的平臺,有望迎來新的發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