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中關村資料 > 正文

中關村軟件園榮獲北京市人民政府質量管理獎

日期:2017-12-14  來源:廠商新聞
[字體: ]

2017年12月6日,“第二屆北京市人民政府質量管理獎頒獎會議”在北京市政府隆重舉行,頒獎儀式由北京市政府副秘書長劉印春主持,副市長陰和俊出席會議。北京中關村軟件園發展有限責任公司是獲獎企業中唯一的專業化科技園區企業,中關村軟件園董事長劉克峰出席會議并作為代表接受頒獎。

  “北京市人民政府質量管理獎”是經全國評比達標表彰工作協調小組批準設立的北京市質量方面最高獎項。該獎項每兩年評選一屆,本次為第二屆評選。獲得北京市人民政府質量管理獎的企業或組織總數原則上不超過5家,另外設置不超過5家的提名獎。獲得第二屆北京市人民政府質量管理獎的單位為首都航天機械公司、北京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拜耳醫藥保健有限公司、北京中關村軟件園發展有限責任公司、華潤雙鶴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另外,北京市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北京菜市口百貨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北辰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國家會議中心、北京二商王致和食品有限公司和中國石化潤滑油有限公司獲得本屆北京市人民政府質量管理提名獎。

  這是北京市委市政府和社會各界對中關村軟件園17年的發展的高度肯定,也標志著中關村軟件園作為中關村的創新高地和創業沃土,在中關村管委會、中關村發展集團的領導和支持下,發展邁上了新臺階,站在了新起點。

  使命擔當狠抓質量十七載 園區建設產業成就翻新篇

  2000年,根據國務院《關于建設中關村科技園區有關問題的批復》精神,經北京市政府批準,中關村軟件園正式立項開始進行規劃。中關村軟件園的成立,承載著國家科技興國、創新驅動發展的重要戰略任務。

  十七年過去,中關村軟件園已擁有“國家軟件產業基地”、“國家軟件出口基地”、“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國家火炬計劃軟件產業基地”、“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國家軟件與集成電路人才國際培訓基地”、“首批智慧園區試點單位”、“創新人才培養示范基地”、“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基地”、“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示范基地”、“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北京市綠色生態示范區”、“中關村移動互聯網產業基地”、“中關村信用示范基地”、“互聯網金融產業基地”、“中關村大數據產業園(軟件園)”等數十項基地或榮譽。中關村軟件園是中國領先的高端專業化科技園區、中關村軟件園是北京建設世界級軟件名城核心區、中關村軟件園是中關村科技創新皇冠上最璀璨的明珠已成為產業界的共識。

  (一)十七年,砥礪前行,繪就中國高科技園區建設排頭兵

  中關村軟件園在園區建設方面,已成為中國高科技園區建設的排頭兵。在綠色生態示范、智慧園區先行、人文和諧家園和區域升級引擎四個方面創造了出色的成績。

  在綠色生態示范方面,園區采用了生態浮島的設計思路,重視生態語境下的建筑布局,采用國家綠色建筑標準。園區注重綠色交通,盡可能減少入園車輛;注重生態資源管理,實現智能管控能耗、水耗、空氣品質、碳排放;注重低碳能源的利用,充分實現光伏、風力、太陽能利用,以及太陽能照明;注重雨水利用,實現智能微灌、滴灌、雨水收集,生態化利用。2014年,中關村軟件園成為北京市首批綠色生態示范區。

  在智慧園區建設方面,園區智慧設施暢通全覆蓋,并建設各種應用系統,開啟云上軟件園。當前,園區正加快下一代互聯網(IPV4->IPV6)園區骨干網絡建設升級,已實現園區無線WiFi系統覆蓋,搭建云基礎服務平臺,建立基于GIS的空間服務系統。

  在人文和諧園區建設方面,開展園區人文建設,營造幸福生活社區。每年中關村軟件園孵化器聯合工會都舉行園區企業拔河比賽;每年的中秋佳節,都會舉辦“繁花·綻”ZPARK才藝大賽暨中秋聯誼會,目前已連續舉辦八屆。

  在區域升級引擎建設方面,中關村軟件園的建設推動了區域產業結構優化,從村鎮農業結構升級為高精尖產業結構;推動了區域人才結構提升,從農戶、流動人口升級為高科技創新創業人員;推動了區域城市形態改變,從棚戶區到高科技載體,從苗圃到綠色花園;推動了區域生活面貌改善,從城市邊緣化變為時尚開放、朝氣蓬勃的家園。

  (二)十七載,不忘初心,筑就中國大信息產業發展風向標

  園區產業方面,經過十七年的精心營造,中關村軟件園已成為中國大信息產業發展的風向標,產業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園區產業呈現四大特點,即產業高端聚集、自主創新引領、大眾創業潮頭、融合創新輻射。

  在產業高端聚集方面,截止2016年底,園區集聚了聯想(全球)總部、百度、騰訊(北京)總部、新浪總部、亞信科技、華勝天成、文思海輝、博彥科技、軟通動力、中科大洋、啟明星辰、中核能源、廣聯達等逾500家國內外知名IT企業總部和全球研發中心,其中2016年新增科大訊飛、國科量子、中國科大、樹根互聯、華米科技等多家重點龍頭企業。總部經濟達80%以上,在園從業軟件工程師達6.4萬人,總產值逾1800億元,擁有十百千工程企業26家、國家規劃布局重點軟件企業23家、跨國公司研發總部7家、上市企業(含分支機構)47家、中國軟件百強企業11家、收入過億企業60家。園區每平方公里產值699億元,園區2.6平方公里上的單位密度產出居于全國領先地位。

  園區共有39人入選中組部“千人計劃”,“國務院特殊津貼”、“青年千人”、“長江學者”、“海聚工程”、“高聚工程”和“科技北京”領軍人才等共計93人,擁有兩院院士5人。

  在自主創新引領方面,2016年,園區企業研發經費共投入205億元,知識產權共計32320項,研發投入占比達11.2%。企業共獲國家級科技進步獎39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6項,科技成果轉化389項。

  在創新創業方面,中關村軟件園勇立潮頭。中關村軟件園緊密圍繞企業從成立、孵化、加速到成熟的不同發展階段,針對雙創的特點和需求,構建了包括政策引導、產業集群、創新平臺、科技金融、國際合作和產業服務的六大生態要素,打造適宜企業創新創業的生態體系。園區已吸引眾多創業者前來,并在園區擁有中關村軟件園孵化器、中以創新合作中心、騰訊眾創空間、云基地、中關村領創空間、大學生創業園、你好未來、雷雷伙伴、衫曬孵化器、數字山谷等十大雙創孵化空間。

  在融合創新輻射方面,園區重視鏈接創新強國,已和美國、芬蘭、以色列、韓國、英國等國家政府和高科技園區建立了常態化的聯系;重視融合國際創新要素,在全球資本對接、吸引海外人才、技術深入合作等要素上全面發力;重視區域協同創新,面向京津冀等區域,帶土移植,嫁接創新,協同發展。目前已和徐州、南寧、保定、廊坊等地方城市形成園區和創新基地合作,利用領創空間、創新匯、創新基金和創新中國行四個開放性支撐平臺,將創新政策、資本、人才、技術等四個要素向全國輻射,構建軟件園區鏈,有效拓展園區發展的空間。

  成立十七年來,園區始終堅持“政府主導、市場化運作”的總體發展思路,在開發建設、產業發展模式以及踐行綠色、低碳創新園區理念等方面均取得了顯著的成績,構建了有利于促進產業持續發展、快速提升自主科技創新的良好產業生態系統,為在軟件與信息服務業領域率先實現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頂層規劃三級聯動勇創新 建設服務運營質量躍臺階

  十七年來,中關村軟件園一直非常重視服務與質量的管理與創新,并用自身的實踐經驗對高科技園區建設、服務、運營的質量管理進行了持續、深入的探索。總體而言,中關村軟件園質量管理經驗可以歸納為六個方面的特色,即戰略規劃、園區建設、科技服務、園區運營、公司治理、企業文化。

  在頂層設計、戰略規劃方面,中關村軟件園注重高標準、高質量要求,戰略規劃一直是與時俱進,不斷升級。從十一五的“一主兩輔”戰略發展模式,到十二五的“一基兩翼”戰略發展模式,再到今天十三五的“一平臺雙服務三鏈條多節點”戰略發展模式,中關村軟件園的不斷進行戰略升級,實現公司創新突破發展。

  在園區建設質量方面,中關村軟件園實施三級聯動、同步推進模式,很好地實現園區建設質量的總體把控。一級土地開發、二級載體建設、三級產業服務全面鋪開、層層推進:產業規劃引領空間規劃;基礎設施先行,載體布局合理;以服務推動項目落地;并且,園區非常重視產城融合。

  在科技服務、產業服務質量方面,園區注重創新生態、多元高效。中關村軟件園以支持創新創業為核心,積極圍繞產業鏈打造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資金鏈,構建了專業化、特色化、國際化、品牌化和創新性的產業生態服務體系,成功建立了以IT服務、產業招商、人才服務、創融服務、孵化服務、雙創服務、國際拓展的7大類產業促進服務和以會議、餐飲、住宿、交通、載體物業、共享服務的6大類配套設施服務。

  在園區運營質量方面,注重創新創優、共治共享。中關村軟件園開展業主自治管理機制,成立園區業主大會,并由業主大會選舉成立園區業主委員會。這開創了科技園區公共物業管理服務之先河。更值得借鑒的是,2013年,中關村軟件園還在海淀園工委的領導下,專門成立了園區企業聯合黨工委,對園區范圍內無上級主管單位的企業履行黨章及相關章程、法律賦予基層黨、工、團組織的職責。聯合黨委打破了組織隸屬關系,以園區地域認同感為紐帶,以黨建聯合共建共享為主要特征,探索出了一條“三聯三共”的區域化黨建工作新思路,創新了服務理念、服務載體、活動方式。

  在公司治理方面,中關村軟件園接軌國際、規范完善治理標準和框架體系。積極引入ISO管理體系認證等國際先進管理體系,2012年首次獲得ISO9000/14000質量/環境管理體系認證,2015年再次認證成功。并且,不斷制訂、完善公司治理的制度體系建設,到目前為止共制定70余項規章制度,每年進行體系更新和完善,有效促進了公司管理和運轉的科學化、規范化、系統性。

  在企業文化建設方面,中關村軟件園一直保持積極心態,把自己擺在創業路上,堅持追逐自己的夢想。經過多年的錘煉,中關村軟件園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獨特文化。中關村軟件園已深深刻上了“雙創時代、國企精神”的烙印,它代表的是勇于擔當、施展才干、成就夢想、收獲快樂;深深刻上了”共享時代 共享理念“的烙印,它代表的是同心、同創、同享;深深刻上了“開放融合、國際視野”的烙印,它代表的是ZPARK的新詮釋:熱情、專業、愿景、尊重、知識。

  正是這種覆蓋園區建設、服務、運營等各個方面的精細措施,這種滴水穿石、堅持不懈、狠抓落實的質量精神,讓中關村軟件園的質量管理不斷邁上新臺階。

  國際視野一流品質高標準 迎接未來四度園區再出發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報告中,在部署“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時,明確提及“質量第一”和“質量強國”。展望未來,中關村軟件園的領航者們正全面踐行總書記的要求,采用全球眼光、一流水平、高標準高要求地繼續狠抓質量管理,向“四度園區”邁進。

  “四度園區”是中關村軟件園未來發展戰略的重要舉措,其指導思想是國際視野、一流品質、中國特色、標桿示范,總體目標是把中關村軟件園建設成為軟件產業的世界名園,發展原則是“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標準是規劃建設一流、項目載體一流、產業聚集和創新活躍度一流、產業組織和服務一流、園區運營和管理一流。

  “四度園區”具體包括速度園區、活度園區、美度園區、溫度園區四個方面。速度園區是中關村軟件園要快速成為大信息產業的國際創新樞紐,要在園區發展速度、創業成長速度、創新迭代速度、服務協同速度方面加速發展;活度園區是大力激發園區創新創業活力,大力新增創業項目、創業空間、創業業態、創業成果、創業活動;美度園區是要把中關村軟件園建設成為美麗舒適的園區,要生態環境宜人、設施協調統一、低碳資源利用等;溫度園區是中關村軟件園要成為有溫度的家園,物業服務要溫馨、公共組織要貼心、商業服務要知心、社區活動要暖心。

  四度園區的建設,將大大推動中關村軟件園3.0戰略的實施。北京市人民政府質量管理獎的獲得,也將成為中關村軟件園未來發展的新動力。當前,黨中央已發布《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并明確要求我國要向世界科技強國邁進。北京市也提出了新的首都功能定位,即要構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中關村軟件園將抓住北京建設全國科技創新中心的新契機,登上這個更為高遠、更為廣闊的舞臺,成為全國科技創新中心的新支點,為實現跨越式的創新發展而繼續奮斗!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中關村社區 版權所有 / 京ICP證05038935號

關于我們 | 廣告招商 | 聯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