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市外專局、濱海新區人力社保局、濱海-中關村科技園聯合組織的“春暉杯”中國留學人員創新創業大賽獲獎人員“津門行”活動在濱海-中關村科技園啟動。活動吸引了來自美國、加拿大、德國、澳大利亞等10個國家和地區的60余位獲獎人員參與政策宣傳、項目路演、實地考察等活動,并就人才引進、項目合作等事宜進行深入對接洽談。
醫療大健康項目成“香餑餑”
記者現場了解到,在此次來津的“春暉杯”中國留學人員創新創業大賽獲獎人員中,有80%以上擁有博士學位,創業項目覆蓋生物醫藥、醫療器械、電子信息、節能環保、裝備制造等多個高新技術領域。其中,醫療大健康領域的創新創業項目成為此次活動的一大亮點,AI+醫學影像數據、生物材料、智能電子病歷、3D人體掃描新技術等項目集聚新區,成為多路投資人及孵化平臺爭相接洽的目標。
今年智聯招聘聯手全球化智庫(CCG)發布的《2017中國海歸就業創業調查報告》顯示,中國留學人員創業的主要領域集中在創新技術和現代服務業。而這一次來到濱海-中關村科技園的海歸創業者也十分符合該報告的描述。以“移動開放式乳腺核磁共振成像系統開發”項目為例,該項目的關鍵技術指標已達到國際水平,并且十分符合本市引進和發展的重點領域,新區投資方十分看好該項目的發展前景。
而“中國家庭醫生版智能線上電子病歷系統”項目則結合大數據、人工智能、臨床醫學路徑等多個學科領域,從技術創新和服務創新兩方面入手,將團隊在美國積累的醫療大數據技術等優勢與國內合作伙伴在連鎖家庭診所和家庭醫生培訓中心的資源相結合,讓電子病歷在具備記錄功能之外,還延伸出智能輔助問診以及遠程教育等多個新型功能板塊。項目負責人劉思源告訴記者,中國的醫療大健康市場龐大,僅對家庭醫生用戶這樣的細分領域進行計算,每年的平均增長率就達到了21%,而國內的創新創業政策優勢也越來越明顯,這讓像他們這樣的海歸創業者十分看好項目的成長前景。
政策大禮包讓海歸備受鼓舞
在昨日的“津門行”活動中,新區人社局相關負責人現場為海外優秀留學人員介紹了新區正在實施的多種人才政策。種類齊全的人才“大禮包”令在場的創業者們備受鼓舞。
新區人社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新區正在以培養集聚高層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為重點,積極打造繁榮宜居智慧新城,通過不斷努力,新區人才的質與量均得到顯著增長。目前,新區常住人口約300萬人,從業人員142萬人(其中外來從業人員76.7萬人),國家規定的六類人才總量達到90萬人,占從業人員的64%,其中高技能人才達15.8萬人。而引進留學歸國人員7100多人、特聘外國專家2300多人,區內人才密度居全國前列。
而在政策方面,目前新區實施的“天津濱海新區鯤鵬計劃”從人才引進、人才培養、人才創新創業、人才平臺建設、優化人才公共服務等多個角度,給予資金、平臺、資源等全方位人才服務。
“我十分看好新區實施的科技成果轉化獎勵以及改革人才引進審批工作。”一名來自澳大利亞的海歸創業者告訴記者,他的項目由一個海歸創業團隊組成,因此新區在人才辦理關系接轉、落戶、社保、出入境等事項上提供的便捷服務,以及人才引進審批服務一站式限時辦結等政策優勢,對于他的團隊十分具有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