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中關村協會 > 正文

海東與中關村的四次“握手”

日期:2012-06-09  來源: 西海都市報
[字體: ]

  海東地區首次與中關村“握手”,是在2008年。當時,中關村科技園區與海東工業園區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這為今后的合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009年,北京市和青海省又在科技和教育方面建立協議,海東地區和北京中關村科技園區對接,計劃在海東建立“中關村大學科技園青海基地”,重點發展電子信息(軟件、集成電路、網絡)、生物醫藥、文化創意新能源等領域高新技術項目。

  兩次誠懇“握手”之前,在推進工業化的進程中,海東始終缺乏這樣一個平臺:能夠對海東區域產業規劃、產業布局提供相應的智力支持;能夠積極推薦優秀企業來海東投資建廠,實現互利共贏;或在未來積極引導核心上市企業到海東發展。這個平臺將對海東地區工業化進程和產業結構調整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建立平臺的愿望在與中關村第三次“握手”后付諸實施,2011年10月26日,“中關村大學科技園青;”成立,來自北京市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及其下屬的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科技大學3所科技園與海東地區領導舉行會談,就建設中關村大學科技園青;剡_成共識。

  基地計劃經過3年到5年的發展,集聚中小企業200余家,凝聚各類高技術人才10000多人,實現產值50億元,打造我省的“人才集聚基地、科技創新基地、企業孵化基地”,為我省實現跨越式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海東工業園區建設、東部城市群建設程度,并給予優厚的政策支持,這為海東跨越發展照亮了行進的道路。今年,海東各級政府在企業如何落戶、如何培育扶持發展壯大、如何延伸產業鏈條等方面明確思路,把吸引企業投入作為園區建設成效的重要標準,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落實好各項優惠政策,制定招商引資跟蹤服務的制度性規定,形成高效規范的招商機制。

  今年3月,海東地委、行署與中關村第四次“握手”,雙方達成多層面共識,計劃將在海東工業園區科技園建立“青海中關村高新技術產業基地”,這是中關村確立“國際創新中心”的一次實踐,“青海中關村高新技術產業基地”的建設,將標志著“中關村”品牌走出北京,拉開與西部正式合作的序幕,這在西部地區乃至全國是第一次戰略品牌輸出。海東將依托“青海中關村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建設,全面建設高新技術基地、高素質人才創業基地、中小企業孵化基地。中關村將在人才、資金、科技項目、科技園區建設等方面,給予海東大力支持,用建設和發展歷程中積累的寶貴經驗全方位支持海東發展。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中關村社區 版權所有 / 京ICP證05038935號

關于我們 | 廣告招商 | 聯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