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會”從2004年舉辦至今,歷時9年已經舉辦了100余場,累計為近3000個海歸企業提供了展示機會,為500多家優秀企業提供了精品推介機會。
3月6日,北京理工國際教育交流中心迎來了本年度首場“三三會”。這次7家路演企業全部來自北京理工留學人員創業園,主要集中在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麥克斯泰科技有限公司的“訊庫”項目與泰瑞數創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推介的“一站式位置服務平臺”項目技術實力雄厚,市場空間大,已經進入相對成熟的階段;北京清科立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的“哪兒買電子商務垂直搜索引擎”項目、北京中科軟銀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的“服務器虛擬化”項目、北京涌金冠泰科技有限公司的“速來招工網”項目、泰邦泰平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的“下一代光學成像MagixoomTM技術的產業化”項目及北京云啟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的“愛家說家居導購平臺”項目尚處于項目初期,但是技術含量較高,具有較好的發展潛力。
北京理工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總經理、北京理工留學人員創業園主任和培仁在接受本刊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們希望通過‘三三會’這個平臺,使園區內的優秀海歸企業與投資機構對接,其價值不僅在于多少家企業獲得融資,更重要的是搭建一個溝通渠道。只要讓留學人員的企業順利找到投資機構,我們的目的就達到了。”
圓夢中關村(5.31,0.00,0.00%)
說起“三三會”,這其中有許多與海歸創業相關的故事。
2007年,王巍從美國留學歸來,選擇在中關村創業。“與其他地方相比,中關村更適合創業,周邊眾多高校,科研環境很適合研發類企業生存。同時人力資源充足,能招聘到高素質的人才。”
王巍創辦的公司叫北京博思廷科技有限公司,專注于智能視頻分析、軟硬件相關技術的研發和產業化。成立之初,算上王巍一共只有4個人。同其他的科技創新企業一樣,公司研發投入巨大、前期成本高,產品市場一時難以打開,資金鏈的壓力十分大。因此,前期融資成為關乎企業存續的關鍵所在。
在關鍵時刻,2009年王巍應邀參加了“三三會”,結識了中關村天使投資聯盟,自此一扇大門打開:“目前,不僅實現了VC的入資,后面還有超過20家VC在關注我們。”
正是因為這個機會,王巍的公司穩步起飛,從2008年全年微薄的營業收入,到去年業績大幅上升。
“‘三三會’給了我們一個非常好的平臺,雖然看起來是一個融資相關的平臺,實際上我們所得到的不僅僅是資金。這塊樂土給我們這些創業者提供了心理上的支持,可能比資金上的支持更重要一些。”
在中關村這個平臺上,很多學成歸來的留學生懷揣激情實現著自己的創業夢想,像王巍這樣的創業者是眾多海歸高層次人才創業的一個縮影。而“三三會”,無疑是幫助這些海歸企業搭建企業融資平臺“助推器”,實現他們的夢想之旅。
務實“三三會”
“三三會”的正式名稱是中關村留學人員企業精品項目推介會,是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于2004年推出的一項服務措施,即在每月第三個星期三的下午,召開推介會,向風險投資機構及銀行重點推介三個留學人員企業有發展前景的項目,會議由中關村管委會主辦、中關村留學人員創業園協會協辦、中關村科技園區所屬的各個留學人員創業園輪流承辦。
“最開始不叫‘三三會’,叫‘項目推介會’,讓海歸企業跟本地企業接觸,由已經在中關村的、規模稍大點的企業來跟這些海歸企業合作,給予投資,這是‘三三會’的雛形。”“三三會”創辦者夏穎奇博士表示,這個活動要務實,不搞形式主義,要緊扣留學生創業和他們的項目融資,“到會的官員不要有太多的致辭和介紹,把主要的時間和主要的內容都留給企業。”
作為中關村體系的品牌性活動,“三三會”為留創企業的科技創新項目搭建起了融資平臺,集中展示了留學人員創業企業科技創新的成果,一批又一批精品項目在這個平臺上亮相,促進了企業與政府部門、科研機構及投資機構間的溝通與聯系,加快了留創企業的融資進度,是創業軟環境建設的有效方式之一。
“三三會”從2004年舉辦至今,歷時9年已經舉辦了100余場,累計為近3000個海歸企業提供了展示機會,為500多家優秀企業提供了精品推介機會,累計邀請近100家國際、國內知名風險投資公司的負責人參會。許多優秀海歸企業正是在這個平臺上找到了最適合自己的投資機構,借力資本市場實現了華麗轉身。
“我們一共投了大概有七、八個項目,主要是集中在環保和電子信息的領域,博思廷就是我們投資的其中一家優秀企業。除此之外,我們其他2/3的已投項目都獲得了村發展,或者是中關村創投其他投資機構的增資。”天使投資聯盟副秘書長戴雙表示,“感謝結緣于三三會。”
海歸大舞臺
以2012年為例,在舉辦的10場“三三會”上,共展示了200多個留學人員精品項目,其中推介了44個一般推介項目和27個重點推介項目,并組織8次重點推介項目會前路演輔導,到會投資機構約300人次,包括吉貝克信息技術(北京)有限公司在內的17家留創企業共獲得1.9億元股權投資,另有54個項目正在與相關機構做進一步洽談,涉及投資金額2.15億元。此外,包括北京天陽賽納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在內的15個項目通過三三會獲得債權融資1830萬元,另有包括北京普益盛濟科技有限公司在內的15個項目已經通過擔保機構審核,待銀行審批后放款,涉及金額1270萬元。
“‘三三會’我們已經主辦九年了,許多工作我們逐步做實。在會議之前,我們會做一個項目遴選,由各留創園把關,通過投資經驗對項目篩選,然后由我們組織培訓,進入輔導和包裝階段。這樣在‘三三會’上可以使投資機構對項目的價值一目了然,投資商們能很清楚地抓住要點,對它進行評價。”中關村留學人員創業園協會理事長王士琦表示,這就是一個海歸企業充分展示的舞臺。
會議舉辦過程中,“三三會”要求企業盡量把握好節奏,投資機構的點評也不宜占用過多時間。
“‘三三會’被有些大學MBA作為教程研究,能進入十個年頭有它的生命力,生命力植根于中關村創新創業的熱土,把海歸企業和在中關村活躍的創業投資機構結合起來。”談及“三三會”,夏穎奇感慨良多。
創新譜篇章
年年“三三會”,歲歲有不同。從2011年開始,“三三會”的會議流程也出現了變化。前一次的舉辦方要在本次“三三會”上進行匯報,任何園區如果有企業跟風投達成一致意向,都要舉辦簡單的簽約儀式,這對很多參會企業來說,可以起到樹立信心的作用。“三三會”還新增了風投機構點評,形成跟推介項目的良好互動。介紹項目的小冊子也加入一些個性化元素,以凸顯項目特點。
2013年計劃舉辦10場“三三會”,計劃發布200個留學人員精品項目,推介40個重點推介項目和60個一般推介項目,擬邀請400人次投資機構到會,組織10次重點推介項目會前輔導。
在保留三三會傳統項目的同時,2013年的“三三會”將從形式及內容上進行創新:進一步強化項目遴選的深度和廣度,及時發現優質種子期企業;成立專家工作組,加強對推薦項目在融資方面的專業路演輔導,進一步提高項目融資推介的規范性;進一步完善融資項目會后持續跟進機制,吸引更多高水平的風投機構對三三會所推薦項目的關注和投資,切實將三三會的融資成效推向一個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