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13日中關村第一屆大數據日揭幕,2013年隨著智能終端進一步普及,數據采集逐漸多樣,智能分析逐漸成熟,云計算數據存儲和加工后臺開始就緒,一個數據新世界正在到來。在這個數據新世界里,一切皆數據,一切數據皆信息,一切信息皆價值。在這個數據新世界里,個性化醫療、智能交通、數字金融、智能學習等深入人們的生活和工作,形成新的商業模式、生活方式和社會規則。高效、智能、個性化成為數據新世界的代名詞。
為推動這個數據新世界早日到來,從產業創新和行業應用角度推動大數據落地,2013中關村大數據日于12月13日在中關村云廣場酒店隆重開幕!給我們打開如何看待和融入大數據時代的“新視界”。本次大會由中關村管委會指導,云基地主辦,中關村大數據產業聯盟協辦。大會通過搭建大數據領域內高端、專業交流溝通平臺,圍繞全球大數據發展趨勢與應用實踐、探討中國大數據發展現狀和未來、中國大數據道路探索與階段性成果、以及產業政策、資本市場對大數據關注焦點等核心問題,廣泛邀請全球技術創新者、應用實踐者、政策制定者和資本推動者共同參與,為中國大數據建設培植良好的產業氛圍和發展環境,思想云集,創意云聚。
一、企業和社會的大數據
大數據不能稱為一個行業,因為大數據植根于各行各業:農業大數據、金融大數據、氣象大數據、工業大數據、商業大數據、醫療大數據、教育大數據、電商大數據等等。大數據并不能獨立于傳統行業而存在,它的含義包羅萬象:大數據+跨界、大數據+顛覆、大數據+融合、大數據+生活、大數據+便利、大數據+安全、大數據+夢想、大數據+時尚、大數據+文明,以及大數據+N,任何可以被數據化的都可以列入大數據的范疇。
2013中關村大數據日匯聚了諸多大數據思想領袖、企業代表、技術先鋒和專家學者,共同探討包羅萬象的“大數據+”。大會上午,創業家、風險投資人、《The Big Data Landscape》一書作者大衛·芬雷布(David Feinleib)出席大會,并參加“引領@ Big Data”主題論壇。芬雷布認為,“大數據是正在發生的大事件,下一個大事件是大數據應用的涌現”,他還預言,“下一個谷歌微軟級別的公司將在大數據領域出現”。由宏源證券首席分析師趙國棟主持,中關村管委會副主任宣鴻先生,計算機學會大數據專委會副秘書長潘柱廷,太極集團總裁劉淮松,榮之聯總裁王東輝,慧點姜曉丹先生共同參與的“政策@Big Data”主題論壇深入探討了大數據產業整體發展現狀、趨勢和未來,國家發展大數據的政策引導和支持,以及中國發展大數據的特色和優勢。隨后,在“基礎設施@Big Data”主題論壇,天云大數據CEO雷濤主持,聯通集團范濟安,上海弘桉總裁李馥岑,國家電網劉建明,天地超云副總裁鄧洪升,天潤融通總經理吳強GraphSQL共同創始人靳若明共同參與,圍繞大數據基礎設施建設、大數據與云計算、大數據與智能硬件等話題進行深入探討、思維碰撞。在“技術@Big Data”主題論壇,拓爾思史周軍、用友集團高級副總裁鄭雨林、華院數據CEO宣曉華、大數據實驗室合伙人糜萬軍、天云軟件CEO張福波等業界專家、知名人士和企業領袖就大數據技術這一專業話題進行分享交流。
大會下午,“Big Data @互聯網金融”、“Big Data@智能硬件”、“Big Data@數據智慧城市”、“Big Data@創新醫療”四個主題分論壇并行展開,包括大數據金融創新、個性化醫療、量化自我、可佩戴計算、智能硬件、智慧城市等諸多精彩話題,深入探討大數據對各個產業帶來的創新變革和創業機遇,對經濟和商業運行模式和我們每個人的生活帶來的變化。
二、大數據新世界:正在發生的未來
大會特邀嘉賓大衛·芬雷布(David Feinleib)認為,大數據是正在發生的大事件,而下一個將要發生的大事件會發生在大數據與其他行業的交叉領域,比如大數據與教育、大數據與健康等等。各種關于大數據的應用會涌現出來,這就是大數據的下一個趨勢。
天云大數據CEO雷濤現場指出:“隨著數據和計算模型放到了一起、全量的數據融合成了一體、知識發現的工作成為了基礎工作的一環,大數據實際上已經變成了一種基礎設施。”對于企業來說,構建這樣的一個基礎設施變成了完善企業信息化、探索企業數據價值、實現有競爭力的業務創新的根本;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說,大數據正在改變人們生活和工作以及社會生產方式的各個方面。今天,一個嶄新的數據未來正在發生。
在醫療領域,越來越普及的可穿戴智能設備可以隨時隨地監測人們的身體數據,一場量化自我運動正在或者已經發生;每個人、每家醫院內部、醫院和醫院之間的電子病歷庫正在建立,通過分析歷史數據,醫生能更有針對性地治療病人,并且可以避免大量的重復檢查。個性化醫療正在逐漸形成。
在金融領域,作為可以產生海量數據的行業,大數據正在改變著銀行、證券交易所、股票基金等機構的運作方式。通過將金融數據與互聯網數據綜合分析,可以為風險管理、金融分析、客戶價值挖掘與個性化定制服務、保險定制、精準營銷等各方面提供數據依據,做出正確決策,以減少市場波動和不確定因素對金融價格的影響。
電商領域,可以說是目前大數據發揮作用的主要用武之地,主要表現為精準營銷或者個性化推薦。與過去相比,現在電商可以采集到更多更全面的用戶數據,根據用戶的上網行為、點擊行為和消費行為等數據分析,得出更為精準的分析效果,從而制定更為精準的廣告營銷,或推出具有客戶潛在需求的產品,從而進一步擴大用戶群體及銷售,再進一步收集更多的用戶數據,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除此之外,大數據與交通出行、商業制造、教育等傳統行業都有交叉點,并正在改變其的運作方式。一個更加數據化、智能化、個性化的未來正在到來。
三、大數據的歷史機遇
據IDC今年年初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到2020年,數字宇宙規模將超出預期,達到40 ZB,其中約三分之一的數據(超過13000EB)將具有大數據價值,該價值在其被標簽、被分析時則會體現出來。加拿大帝國商業銀行預測,在未來十年內信息的增長將增加50倍。中國作為世界人口大國,經過過去三十余年的工業化和信息化建設,中國的互聯網產業得到長足發展,IT基礎設施研發制造、軟件應用開發等技術得到大幅度提高,這為中國抓住大數據的歷史機遇提供了必備條件。
工信部發布的物聯網“十二五”規劃指出,把信息處理技術作為4項關鍵技術創新工程之一,其中包括了海量數據存儲、數據挖掘、圖像視頻智能分析等,另外3項信息感知技術、信息傳輸技術、信息安全技術,也與大數據密切相關。與此同時,中關村作為中國的“硅谷”,率先布局大數據產業,并將大數據產業納入《中關村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創新引領工程(2013-2015年)》。2012年,中關村大數據產業聯盟正式成立,同時,2012年中關村大數據日發布的云天使基金、中云融匯基金、大數據實驗室孵化基金三只產業投資基金經過一年發展,也投資和扶持了像數音堂、數據聯英等一批大數據創業企業。另據中關村管委會主任郭洪介紹,為促進中關村互聯網金融的發展,還將建設中關村大數據市場。
面對大數據的歷史機遇,2013中關村大數據日匯聚了國內外知名思想領袖、業界代表、知名專家,共同探討了中國政府及中國企業如何抓住這次歷史機遇。正如寬帶資本董事長田溯寧所說,“大數據對于中國人來講可以說是有獨特的機會,因為我們的教育、醫療從長遠看就是用大數據來解決問題的機會。這樣的歷史機遇也給我們新的視角,看待產業、創新和變革,我們應該感到非常興奮和激動,因為我們正在見證人類歷史上一場非常重大的創新,或者最重大的創新之一,就是我們進入了一個數據的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