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在中關村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成立一周年峰會上,中關村(000931,股吧)管委會副主任楊建華認為,互聯網金融企業存在數據孤島碎片化現象,需要進一步加強合作與創新,并提出,政府和企業要認識互聯網金融的本質,做好風險控制、聚焦信用信息體系建設。他說
發展互聯網金融,中關村具有良好條件
近兩年,中關村把支持互聯網金融發展作為建設國家科技金融創新中心的重要內容,陸續開展了多項工作,出臺了多項支持政策,完善孵化服務體系,營 造有利于互聯網金融發展的政策環境,規劃互聯網金融產業布局,支持海淀、石景山等區縣建設互聯網金融功能區,吸引互聯網金融發展,聚焦信用信息,積極搭建 中關村互聯網金融信用信息平臺和大數據交易平臺等基礎設施,為行業健康發展保駕護航。
中關村是中國最具特色的科技創新中心,最具吸引力的創業中心和國家科技創業中心,具有發展互聯網金融的現實需求和良好條件。這主要表現在三個方 面:首先,互聯網金融是基于互聯網精神的金融變革,是基于互聯網技術對市場效率的提升,兼顧互聯網和金融兩個基因的中關村是互聯網金融發展的最佳環境所在 地。其次,中關村創新創業資源高度密集,融資需求旺盛,為互聯網金融發展提供了大量的市場機遇。再次,中關村良好的信用環境和金融服務體系,有助于發展促 進互聯網金融企業更好地管理風險。
中關村互聯網金融的經驗得失
2013年,我們成立了中關村互聯網金融行業協 會,這也是在中國首家成立的互聯網金融協會。因為互聯網金融是一個新生事物,新生事物的發展必然會伴隨一些問題和風險,在行業監管規律明確之前,成立行業 協會是互聯網金融企業凝聚行業各方力量,探索創新發展模式,實現行業自律的必然選擇。事實證明,中關村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成立一年多來,做了很多卓有成效 的工作。一方面為企業加強溝通交流,實現優勢互補和合作共贏提供了良好的平臺;另一方面積極研究發布行業規劃,積極參與國家關于互聯網金融政策的監管政策 的制定,為促進行業自律發展,實現科學監管做出了表率。
但在發展的過程中,我們也發現了一些問題。各互聯網企業目前都在根據自身業務發展的需要和風險防控的要求,構建自己的信用信息系統,這直接推高了金融和管理成本,也增加了融資成本。各企業相互之間數據孤島碎片化的現象,以及無法接入央行信 用體系的現實,使得這些數據的價值利用起來非常困難,放大效應非常有限。所以,企業之間應該進一步加強合作。此外,我們應該重點聚焦信用信息體系的建設, 以市場化的機制大力推進信用體系建設,引導鼓勵并支持增信機構在中關村地區的大發展、大繁榮,以此來促進金融數據的互聯互通、共享共用和合理交易和便利使 用。
對互聯網金融發展的三點建議
從2013年互聯網金融元年到現在行業發展迅猛、規模擴大和新的商業模式的出現,新興行業的發展不可避免伴隨一些質疑和問題,尤其是互聯網金融這個新興產業的發展,也在社會的關注和爭議不斷前進。對于如何在有效控制風險及切實保護投資者和消費者利益的前提下,實現行業健康、快速、穩健的發展,我想提出三點建議:
第一是關于互聯網金融的本質。互聯網金融的本質還是金融,所以,相關企業要大補金融課。近兩年,大量的中關村互聯網企業陸續進入了互聯網金融這 個行業,下一步這些企業要更多地在“金融”兩個字上下足功夫,做足文章、補足課,將金融的理念和游戲規則納入互聯網企業的日常運營與管理中,要匯集金融人 才,將金融的文化創造性快速地與現有的互聯網文化高度融合起來,形成真正意義上的全新的有利于互聯網金融產業發展的互聯網文化。
第二是關于互聯網企業從事金融業務在近期的核心任務。我認為主要還是集中在風險控制。企業業務的拓展和產品創新的高速增長,都必須以有效的風險 防控為前提,否則只能是空中樓閣。最近P2P公司跑路的現象很多,絕大部分的企業還是在風險防控上出了大問題,所以,在今后的一段時期,互聯網金融企業從 事金融業務的核心任務,一定要在風險防控上做好相關的功課。
第三是關于政府部門近期促進互聯網金融發展的重要任務。我認為要聚焦信用信息體系建設。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現象到現在為止沒有從根本上解 決,其中有很多的原因,但我以為信用信息體系建設不到位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政府部門應該重視這點,并給予支持和促進。
對互聯網金融的四個猜想
8月27日,在中關村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成立一周年峰會上,對于互聯網金融今后的趨勢,拉卡拉公司董事長兼總裁、中關村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執行會長孫陶然提出了自己的四個猜想,他說:
對于互聯網金融今后的趨勢,我有四個猜想:
第一個猜想,未來互聯網金融的泡沫一定會退去。這句話有點兒像廢話,任何一個行業的泡沫都會退去,但在這個行業熱鬧的時候沒有人愿意相信這一 點,尤其是對我們這樣的一個行業。在互聯網金融這個行業,我們每天都會看到很多新名詞,以及各種各樣的概念、模式、理論。這里有一些是真正針對了市場需 求,有一些則是夸大了市場需求,有一些純粹是泡沫。我認為,在未來一兩年之內,這些泡沫一定會退去,我們會看到,適應市場需求并緊緊抓住用戶剛需的企業得 以發展。
第二個猜想,互聯網金融一定會回歸本質。互聯網金融的本質是金融,而金融的本質是對風險的控制和經營,這其中可能還有一些爭論。但是走到今天, 大家都應該知道,互聯網金融企業要大補金融課程,企業在人才、業務制度、組織機構的建設等方面,要回歸到金融的本質。只有把握了金融本質,互聯網金融才能 夠發展起來。
第三個猜想,最終在互聯網金融這個熱鬧的行業中生存下來的一定是那些走正道的企業。在金融領域,企業要想掙錢太容易了,有些企業甚至可能稍微違 規一點、突破一點,就可以去掙短錢、掙快錢。但從長期來看,對任何一個行業而言,走正道才是成功的捷徑,如果不走正道,短時間會獲得規模與收益,但“出來 混一定會還的”。現在中國出現了很多P2P跑路現象,這其中大部分企業創立時的本意是好的,但由于對風險的把握和控制能力出了問題,導致難以為繼。但有的 企業一開始就沒有真正想去提供產品和服務,而是希望通過竅門、捷徑、歪門邪道去發展,其最終結果可想而知。我認為,未來真正在互聯網金融這個行業里能夠立 得住的企業,一定是那些走正道的企業。也許他們目前走得慢了一點,也許目前他們沒有在聚光燈下,但是放在一定的時間緯度上看,最終可以走到最后并獲得成功 的,一定是他們。
第四個猜想,我認為,未來在中國互聯網金融市場上,一定有北京隊的一席之地。中國幅員遼闊,全國很多地方都有從事互聯網金融的企業,包括深圳、 上海、浙江等,當然也有北京。從互聯網金融元年開始,中關村就成立了全國第一家互聯網金融協會,甚至在協會成立之前很多企業就已經在互聯網金融領域做了各 種各樣的嘗試和創新。相信在大家抱團取暖、相互借鑒的氛圍下,在中關村管委會大力支持和配合下,未來中國互聯網金融的陣容里一定有一個強大的北京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