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互聯網金融在火熱中逐步進入理性發展階段。在互聯網行業和金融行業深度融合的過程中,互聯網金融已成為中關村的創業藍海。
作為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的核心區,中關村海淀園聚集了200多家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1萬余家高新技術企業,其中既有跨國企業,也有快速成長的本土企業,以及眾多小微企業。豐富的創新資源,使中關村核心區成為一個擁有互聯網基因且充滿生機勃勃的創新創業沃土。
隨著互聯網金融的不斷發展,第三方支付機構、P2P以及大數據金融、眾籌等各類機構相繼涌現。目前,中關村核心區已經聚集了近200家互聯網金融機構,為高新技術企業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9月25日,在2014年中關村論壇上,由中關村海淀園管委會與北京市海淀區金融服務辦公室共同承辦的“互聯網金融:融合與發展”專場,邀請了來自政府 以及傳統金融機構、互聯網金融企業及研究機構、高科技企業的專業人士,就中關村核心區的金融政策、發展趨勢以及互聯網金融面臨的機遇與挑戰、互聯網金融機 構產品創新與市場營銷創新、P2P等問題進行了把脈問診,讓與會者享受了一場互聯網金融盛宴。
全力完善生態體系
構建互聯網金融產業鏈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到要促進互聯網金融的健康發展,完善金融監管的協調機制。今年4月,中國人民銀行發布了《2014年中國金融穩定報告》,其中專題探討了互聯網金融,認為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有助于改善小微企業的融資環境、優化金融資源的配制、提高金融體系的包容性。
早在2012年8月,國家發改委等九部委聯合北京市發布了《關于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國家科技金融創新中心的意見》,首次在國家層面確立了中關村作為國家級科技金融創新中心的戰略定位,并明確以中關村核心區為基礎建設國家科技金融功能區。
“目前,中關村海淀園作為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的核心區,以及中關村國家科技金融創新中心的核心功能區,正在不斷加快推進互聯網金融行業的健康發 展。”北京市海淀區副區長、中關村海淀園管委會主任孟景偉在論壇上表示,在中國人民銀行、北京市金融工作局及中關村管委會等部門的大力支持下,中關村核心 區互聯網金融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在發展政策上,2013年率先出臺了《關于促進互聯網金融創新發展的意見》及相關的配套政策。明確在工商注冊、房租補貼、互聯網金融轉型升級、互聯網金融產業成立引導基金等方面予以支持。
在產業聚集上,互聯網支付、網絡信貸、眾籌融資、P2P、金融電商、商業保理等各類互聯網金融業態聚集發展。目前已經匯集了首都在線、融360、有利網、億贊普等互聯網金融機構近200家,并發起設立了全國第一家互聯網金融的行業組織及中關村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
在空間載體上,引導互聯網金融要素,在中國互聯網金融中心、中關村互聯網金融產業基地以及互聯網金融產業園等載體上聚集發展。
在生態環境上,注重加強風險防控,依托行業協會及聯盟,推動行業健康發展,并探索建立區域信用體系,加強樹立互聯網金融的品牌宣傳,舉辦了互聯網金融峰會等一系列活動;依托中關村互聯網金融研究院等行業研究機構,推動行業交流、人才培養及行業的前瞻性理論研究。
孟景偉表示,中關村核心區將進一步深入貫徹落實國家、北京市總體戰略部署,緊緊圍繞建設國家科技金融創新中心的目標,充分發揮科技金融優勢和互聯網產業 優勢,不斷加大扶持力度,搭建互聯網金融服務平臺,探索推動金融云平臺、云技術及云風控的建設,大力拓展產業空間,加強風險防控,完善生態體系,打造完整 的互聯網金融產業鏈。
“讓互聯網金融成為一條活水,澆灌實體經濟和科技創新之樹,幫助中關村核心區加快建設國家科技金融創新中心和國家互聯網金融中心,爭取早日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科技創新中心。”孟景偉表示。
營造良好金融環境
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
“互聯網金融的快速發展,一方面深刻說明,我國中小微企業和居民百姓的現實金融服務需求的市場是非常巨大的;另一方面也深刻說明,現行金融服務體系對中小微企業和居民百姓現實金融服務需求的覆蓋率和服務效率,還有待于進一步提高。”北京市金融工作局副局長栗志剛表示。
互聯網金融的快速發展,在促進金融機構通過互聯網并運用先進技術滿足小微企業和居民各項金融服務的同時,也給互聯網企業開展跨業金融服務提供了良好的契機。
據悉,北京市金融工作局一直大力支持互聯網金融的快速健康發展,支持互聯網金融依法合規經營,切實維護金融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切實加強行業自律。
栗志剛表示,北京市金融工作局將按照國務院和北京市政府的各項要求,積極推動相關部門、區縣為互聯網金融創造寬松的發展環境,積極協調相關部門加強金融 服務創新研究,推動政府金融機構、互聯網企業大數據資源整合分析并充分共享,加快推進移動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為金融機構和互聯網切實服務實體經濟,支持小 微企業和社會民生,作出基礎性的服務工作。
據記者了解,2013年以來,北京市海淀區和北京市金融工作局一直在推動中小微企業的融資服務平臺建設。目前,中關村核心區互聯網金融已經打造出完整的服務體系,互聯網金融產業園一期已開園,互聯網金融服務中心大廈也即將迎來中小微融資服務平臺。
互聯網金融與傳統金融共融共生
近年來,谷歌、蘋果以及百度、阿里巴巴、騰訊等互聯網巨頭紛紛進入互聯網金融產業,給傳統金融機構帶來了巨大的沖擊。比如,谷歌的谷歌錢包、亞馬遜的支 付和轉讓、蘋果基于IOS操作系統的手機錢包和支付,以及阿里巴巴支付寶、騰訊微信支付、百度支付、京東支付等,將深刻改變支付業態相關產業的布局。
“互聯網金融是傳統金融行業與互聯網技術和創新精神相結合的新興的領域;ヂ摼W開放、平等、協作分享的精神,滲透到傳統的金融領域,兩者的深度融合與發展對金融模式、金融發展和社會生活都產生了重大的影響。”中關村海淀園管委會副主任黃英在論壇發言時強調。
“在互聯網金融所有的業態中,支付業務和結算業務將會是互聯網金融公司和相關機構與傳統金融機構競爭最激烈的一個行業和領域。”中關村管委會副主任楊建 華表示,互聯網金融業態有很多種,但主要包括互聯網支付、互聯網借貸,以及第三方互聯網金融服務,比如融360平臺、91金融助手等。
據介紹,2012年,全球的商業銀行有34%的收入來自于支付業務,總規模達到1.3萬億美元,而且其業務量仍在迅猛增加。越來越多的資金,在支付方式上已經從傳統的銀行支付轉向第三方支付,互聯網金融的支付業態已經大大超越了傳統金融機構的支付領域。
“互聯網金融巨頭的進入,一定會在不遠的將來改變整個支付業態。”楊建華表示,目前中關村擁有近60張第三方支付牌照,這為中關村金融與互聯網企業進一步融合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此外,互聯網借貸和眾籌融資將以現有借貸體系的補充形式出現。”楊建華表示,在發展過程中,互聯網金融企業除了會實現自身高速發展外,還將為科技型中小企業和社會居民提供更便利的金融服務。
不過,楊建華也強調,要實現互聯網金融與傳統金融的共生與融合發展,必須依靠、依托有絕對公信力的信用信息體系建設。在今后一段時期,無論是互聯網金融機構,還是政府部門,都應該更多地把信用信息體系的共建、共享作為重要任務。
中國農業銀行(601288,股吧)首席經濟學家向松祚認為,現在大家都關心余額寶、財富通、P2P平臺,“其實傳統的銀行業務也沒有躺著睡覺,傳統的金融、證券公司的業務越來越多地都通過互聯網來完成”。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劉志勤表示,雖然互聯網金融、互聯網信息科技已經滲透到金融的每一個層面,而且新的業態層出不窮,使得傳統的金融業態發生了劇烈的變化,但是傳統金融并沒有因為互聯網金融的存在而消亡,也不會消亡,這兩者必須相互依存。
對于未來的金融格局,中信證券(600030,股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兼投資銀行委員會主席德地立人表示,未來的金融格局將有三個部分,一是互聯網金融,二是新興專業金融互聯網公司,三是屬于傳統金融行業的金融互聯網業務。
加大金融產品創新
服務經濟社會發展
“互聯網金融企業如果想抓住歷史機遇,必然要做出一些傳統金融做不到的事。如果是別人都能夠做到的,互聯網金融就沒有什么前途了。”愛錢幫首席執行官王 吉濤表示,互聯網金融企業必須更多地挖掘互聯網的成分,要把互聯網金融不僅當成是一種融資,更多的是當成針對企業發展的一種綜合服務,這樣才能做到一些傳 統金融做不了的事。
王吉濤認為,創新是互聯網金融必須要追求的,沒有創新,互聯網金融一定會消亡,但是創新要注意方式方法。一是創新利 潤的基點是什么?國家之所以大力發展互聯網金融,是因為其可以服務實體經濟,可以解決目前中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因此,互聯網金融的創新,必須牢牢建立在 服務實體經濟、服務中小微企業的基礎上。二是互聯網金融和技術上的創新,必須有助于降低交易成本、提升生產效率和生產力。三是控制好金融風險,努力挖掘信 用要素。
中關村互聯網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國培機構董事長劉勇表示,互聯網金融的產品要以客戶需求為導向,只有滿足市場需求,才能擁有更大的市場。如果推出的產品不僅有利于投資人、消費者,而且有助于小微企業、實體商戶發展,就會形成一個良好的生態圈,實現普惠金融的價值,進而推動企業快速發展。
“互聯網金融產品的創新要源于技術的組合以及與應用需求的對接。”天使匯首席執行官、中關村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副會長蘭寧羽表示,天使匯推出的快速合資 功能,利用進度條形成了一種超額認購的勢頭,不僅幫助創業者快速完成融資,更重要的是轉變了角色——從以前求著向投資人要錢,到現在投資人求著給他投錢。 “天使匯即將推出一個2億元宅男創業計劃,將創造更多的創業機會。”
“當前,中國的互聯網金融還不夠成熟,原因之一是還沒有偉大的企業出現。”1993年就開始在美國從事互聯網金融的我愛卡創始人兼CEO涂志云表示,未來10年,互聯網金融會成為中國重要的產業,風險管理的技術、個人征信的技術將在中國移動互聯網的大架構下,取得突破性發展。
“互聯網金融不是最終目標,也不是人類發展的終點,無網金融應該是下一步的革命性變化。”劉志勤表示,無網金融將是一個更高層次、更深刻的變革,理論上 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將惠及到更多的人群。“未來,在無網金融方面,中關村的創業者和從業者將擁有更廣闊的市場空間。”